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練習題1.1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論語・述而》


【注】①為:這裡是幫助的意思。②衛君:衛出公輒,是衛靈公的孫子,公元前492年――前481年在位。他的父親因冒犯了衛靈公夫人南子,出逃到晉國。衛靈公死,立輒為君。其父回國與他爭位。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子貢和冉有都想知道孔子是否願意幫助衛君,子貢非常瞭解孔子,因此沒有直接問。


B.孔子認為伯夷、叔齊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所以自己對他們沒有怨恨。


C.衛國國君輒即位後,其父與其爭奪王位,與伯夷、叔齊兄弟互相讓位形成對照。


D.孔子讚揚伯夷、叔齊,就是對衛出公父子違反等級名分的不滿,所以子貢知道孔子是不會幫助衛君的。


(2)孔子還說過:“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結合上面的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孔子的“禮讓”的理解。(3分)


答:                                                                          

【回答】

(1)B(不是孔子對他們沒有怨恨,而是說伯夷、叔齊兄弟沒有怨恨)(2)(3分)孔子認為禮讓是治國的根本。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就沒有什麼困難的了;如果為國者不能讓,就不能指望社會也能有禮讓之風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