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練習題2.0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曰:“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餘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湮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節選自《史記·伯夷列傳》)

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B.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C.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D.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伯”和“叔”均屬兄弟排行的次序,完整的次序是伯、仲、叔、季,若家族中有五個兄弟,則稱最小的一個為“孟”。

B.“木主”,即木製的神位,在其上書寫死者姓名,以供祭祀,俗稱“牌位”,這與*古代的祖先崇拜有極為強烈的關聯。

C.“采薇”是伯夷和叔齊兩人在首陽山上的生存方式,與兩人的身世結合,被後世詩文賦予了極高的人格內涵和歸隱傾向。

D.“君子”原指貴族子弟,西周時期貴族往往深習禮樂教化,其後“周文疲憊”,“君子”經孔子改造,被賦予了道德內涵。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孤竹君想要立叔齊為國君,等到孤竹君去世後,兄弟二人都不願繼承王位,故先後離去,國人遂立叔齊的另外一個哥哥為國君。

B.伯夷和叔齊到達周地之後,發現武王正向東行**商紂,立即勒住韁繩,以孝、仁之道相勸阻,不但無果還險些喪命。

C.伯夷和叔齊隱居於首陽山之後,食不果腹,卻慷慨作歌,在歌詞中將上古帝王時代視為自己的精神故土,如今先王已逝,世間再無去處。

D.作者有伯夷、叔齊之死,對天道提出質疑,這是具有終極意味的堅定的道德拷問,至此全文達到情感高潮,其後文勢變弱,至於無奈嘆惋。

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

②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庶馮生。”

【回答】

15.B

16.A

17.D

18.①但顏淵常常窮得一無所有,連糟糠都難得吃飽,終於過早地夭亡了。(回、厭,卒、蚤,句意各1分,共5分)②賈誼說:“貪婪的人為財而丟命,壯烈之士為名而獻身,自命不凡者為權勢而死,普通老百姓愛惜自己的*命。”(賈子、徇、烈士、“死”的為動用法,馮生各1分,共5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5.本題考查文言斷句。首先應將句子迴歸文字,結合語境理解大意,這句話的大意是:有的人選好了道路才舉步,看準了時機才說話,從不走小道捷徑,不是公平正當的事決不努力去做,可是他們卻要橫遭災禍,這樣的例子多得沒法數了。然後再根據句中的一些斷句標誌進行斷句,本句主要藉助句中的人名及特殊句式進行斷句,比如“或”以及“者……也“判斷句。斷完之後還要重新讀一遍,看有無講不通的地方或者違反情理的地方。

【考點定位】要求對一段課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斷句,能力層級為B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對淺易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標點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讀多背,形成語感。有了一定的語感,讀到該停頓之處,就會自然而然地停頓,不必苦思。斷句、標點也講求一定的技巧,做題時應把握準語意,根據語法結構、邏輯規律作出判斷。解答本題應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對語句進行斷句。 斷句是古代啟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讀書人的一項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傳統方式。在一句話的末了用“。”斷開,叫“句”;在一句之內語氣停頓的地方用“、”斷開,叫“讀”給文言文斷句,傳統上稱之為“句讀”。斷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斷句。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閱讀全文,瞭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當然地斷下去,就容易發生錯斷。通讀全文,搞清屬於什麼文體,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2.利用對話標誌斷句。常以“曰”、“雲”、“言”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3.藉助文言虛詞斷句。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誌。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後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虛詞來表達語氣或感情。句首發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竊、請、敬等常用於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句尾詞:也、矣、焉、耳等經常用於陳述句尾;耶、與(歟)、邪(耶)等經常用於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於感嘆句尾。其後面一般要斷開。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複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於、至若、已而、於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其它的如:以、於、為、則、而,往往用於句中,在他們的前後一般就不斷句;(“而”錶轉折而且後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前面要斷開)。4.找出動詞 ,明確句意。古漢語中,句子多以動詞或形容詞謂語為中心。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分出*的句子,明確了語句的意思,從而正確斷句。5.藉助名詞(代詞)斷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謂賓,而主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物件,在它們的前後往往要進行斷句。名詞(代詞)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覆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常見代詞有:吾、餘(表示“我”),予、爾、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6.藉助語法結構斷句。文言語法中有一些固定結構,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與……乎”、“為……所……”、“受……於……”等,根據這些結構也可斷句。7.利用總分關係斷句。文言文中常用總說分承或分說總承的寫法,掌握了這個寫法對斷句很有幫助。8.藉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文言中常有對偶句、排比句,抓住這個特點斷句,常能收到斷開一處、接著斷開幾處的效果。此題主要根據名詞和特殊句式去判斷。

16.該題考核文化常識。“伯”和“叔”均屬兄弟排行的次序,完整的次序是伯、仲、叔、季,若家族中有五個兄弟,則稱最小的一個為“孟”。最小的一個稱為“少”或“季”,“孟”比“仲”更長。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易錯*示】文化常識涵蓋的內容較多包括科舉制度、地理方位、對人的稱謂以及計時單位等等。古代老大“伯”也可叫“孟”,男女都可用,所以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女兒的意思。“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按宗法社會裡常以長子繼承父位當家,當國者則一樣把持國政,是老大。“仲,中也,位在中也。”——這個叫法還留在雲南白語(漢語最親的兄弟語)裡,在白語裡,“仲子”是二兒子,“仲女”是二女兒。“叔,少也。”。 “季,*也。*乙之次,*最在下,季亦然也。”——這個字《說文》認為上面的禾是“稚省”,比於幼禾,總之是最幼少的。不管多於或少於四個,“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個,它就是老三。

17.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D項“作者由伯夷、叔齊之死,對天道提出質疑,這是具有終極意味的堅定的道德拷問,至此全文達到情感高潮,其後文勢變弱,至於無奈嘆惋。”錯在“質疑”和“堅定的”,應該是“困惑”和“嘗試的”。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比如本題的D項,考生就應到文中找到相關內容(第一段),然後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即可發現,理解錯誤。

18.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詞語的特殊用法,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重點詞語:“回” 顏回;“卒” 最終;“蚤” 早早地;“厭” 滿足,此處翻譯為吃飽。第二句,重點詞語:“賈子” 賈誼;“徇” 丟命;“烈士” 壯烈之士;“死” 為動用法,為名而獻身。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立小兒子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死後,叔齊卻要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說:“讓你即位是父親的遺命。”於是就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走了。孤竹國的人就只好立他們的另一個兄弟為國君。在這個時候,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姬昌最敬養老人,便商量著說:我們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們到達的時候,西伯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武王用車載著靈牌,尊稱他為文王,向東進發,*紂王。伯夷、叔齊拉住武王戰馬的韁繩而勸阻說:“父親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動起兵器來,能說得上是孝嗎?身為臣子卻要去殺君王,能說得上是仁嗎?”武王身邊的人想用兵器殺死他們,太公姜尚說:“這兩位是義士啊!”把他們攙扶開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亂後,天下都歸附於周朝,但是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樣做可恥,他們堅持節*,不吃周朝的糧食,並隱居到首陽山,採集薇蕨來充飢。直到他們餓到快要死的時候,作了一首詩歌,那歌詞說:“登上那座西山啊,採摘薇菜來充飢,用殘暴取代暴虐呀,還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義的。神農、虞舜、夏禹的時代很快就消逝了,我們還能到哪裡去尋找歸宿呢!可嘆我們的死期已近,生命已經衰弱了!”於是,伯夷、叔齊就餓死在首陽山。有人說:“上天待人的準則是沒有偏私的,它總是向著善良的人們。”像伯夷、叔齊這樣的人,可以叫做善人呢,還是不算善人呢?他們聚積仁德、修潔品行達到這般地步,卻終致餓死!再說在七十個弟子中間,孔子僅僅稱舉顏淵是好學的人,但顏淵常常窮得一無所有,連糟糠都難得吃飽,終於過早地夭亡了。那種認為上天總是報答、恩賜善人的說法,到底怎麼樣呢?盜跖每天都殺害無辜的人,將人的肝炙成肉脯,殘暴惡毒,放肆地行凶,他聚集黨徒幾千人,到處橫行霸道,竟然活到高齡而死。這又是遵行什麼道德呢?這都是些特別重大而且明白顯著的例子。如果說到近世,那些*行不端正,做事違法亂紀的人,卻終身享受安逸和快樂,財產富裕,子孫也不斷絕。有的人選好了道路才舉步,看準了時機才說話,從不走小道捷徑,不是公平正當的事決不努力去做,可是他們卻要橫遭災禍,這樣的例子多得沒法數了。我對此十分疑惑,如果說這便是所謂的天道,那天道究竟是對呢?還是不對呢?

孔子說過,“道德見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謀劃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罷了。所以他說,“富貴如能追求到手,那麼,即使讓我執鞭為馬伕,我也願意幹。如果不能追求,還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歲月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落的”。整個世道都渾濁的時候,品行高潔的人才顯現出來。難道是因為他們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將富貴看得太輕嗎?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後名聲不被傳揚。”賈誼說:“貪婪的人為財而丟命,壯烈之士為名而獻身,自命不凡者為權勢而死,普通老百姓愛惜自己的*命。”《易經·乾卦》說:“同樣明亮的東西就互相輝映,同樣種類的事物則互相應求”。“雲跟從龍而生,風伴隨虎而起,聖人出現,萬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伯夷、叔齊雖是賢人,不過因為孔子的讚揚而聲名更為昭著。顏淵雖然專心好學,也不過因為追隨於孔於之後而德行越發顯露。巖穴隱居之士,取捨是如此有規範,這些人名聲淹沒而不被稱道,實在是可悲的事情!民間的普通人,想磨礪德行,建立名聲,如果不依附那名望、地位極高的人,哪能留名於後世呢?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