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向雄字茂伯,河內山陽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及經之死...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向雄字茂伯,河內山陽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及經之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向雄字茂伯,河內山陽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及經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鹹為之悲。後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毅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於獄。司隸鍾會於獄中闢雄為都官從事,會死無人殯殮,雄迎喪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責之曰:“往者王經之死,卿哭王經於東市,我不問也。今鍾會躬為叛逆,又輒收葬,若復相容,其如王法何?”雄 曰 昔 者 先 王 掩 骼 埋 胔 仁 流 朽 骨 當 時 豈 先 卜 其 功 罪 而 後 葬 之 哉 今 王 誅 既 加 於 法 已 備 雄 感 義 收 葬 教 亦 無 缺 法立於上,教弘於下,何必使雄違生背死以立於時!殿下仇枯骨而捐之於中野,為將來仁賢之資,不亦惜乎!”帝甚悅,與談宴而遣之。

累遷黃門侍郎。時吳奮、劉毅俱為侍中,同在門下,雄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令復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詣毅,再拜曰:“向被詔命,君臣義絕,如何?”於是即去。帝聞而大怒,問雄曰:“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故絕?”雄曰:“古之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今之進人若加諸膝,退人若墜諸川。劉河內於臣不為戎首,亦已幸甚,安復為君臣之好!”帝從之。

泰始中,累遷秦州刺史,假赤幢、曲蓋、鼓吹,賜錢二十萬。咸寧初,入為御史中丞,遷侍中,又出為徵虜將*。太康初,為河南尹,賜爵關內侯。齊王攸將歸藩,雄諫曰:“陛下子弟雖多,然有名望者少。齊王臥在京邑,所益實深,不可不思。”帝不納。雄固諫忤旨,起而徑出,遂以憤卒。

(《晉書·卷二*》)

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後葬之哉/今王誅既加/於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

B.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後葬之哉/今王誅既加於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

C.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後葬之哉/今王誅既加/於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

D.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後葬之哉/今王誅/既加於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

15.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事有刺史屬吏之稱,主要職責是主管文書、察舉非法,後從事改為參*。

B.漢代在長安東市處決判死刑的犯人,後來“東市”就指刑場。

C.殿下原來也是對天子的敬稱,但漢代以後,演變為對太子、親王的尊稱。

D.再拜即拜兩次,是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一般只有向很尊貴的人才施再拜禮。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經死後向雄痛哭於東市,鍾會死後向雄又收殮安葬,文帝司馬昭因此而責備向雄。

B.武帝曾下令讓向雄與劉毅恢復“君臣之好”。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劉毅家裡拜訪他,但並未真心實意和劉毅交好。

C.向雄敢於直言進諫,引用先王做法來為自己辯解,得到文帝的認可,免去了刑律之禍。

D.對於向雄的進諫,天子並沒有採納。向雄極力進諫,違背了聖旨,向雄徑自出宮,後因憤懣而死。

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今鍾會躬為叛逆,又輒收葬,若復相容,其如王法何?

(2)殿下仇枯骨而捐之於中野,為將來仁賢之資,不亦惜乎!

【回答】

14.A

15.B

16.A

17.

(1)現在鍾會親身叛逆,(你)又收殮安葬(他),我如果再寬容你,又將把王法放在哪裡呢?

(2)殿下如果痛恨他的枯骨並把它遺棄在荒野,作為將來的仁人賢士的口實,不也太令人惋惜嗎?”

【解析】

試題分析:

14.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後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後葬之哉今王誅既加於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這段話斷句的標誌有:人名詞,比如“向雄”,動詞“曰”,時間名詞“昔”“當時”“今”,藉助這些內容即可斷開。聯絡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雄說:“從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屍體,仁德潤澤朽骨,當時難道先佔卜功過,然後才埋葬那些屍骨嗎?現在刑法已經施行,按照法令已經處理了鍾會。我被道義感化而收葬他,道義教化我這樣做沒錯。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型別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裡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如本題藉助人名詞,比如“向雄”,動詞“曰”,時間名詞“昔”“當時”“今”,藉助這些內容即可斷開。

15.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本題B漢代在長安東市處決死刑犯,後來泛稱刑場為“東市”,但不可以說“後來”東市“就指刑場”;“泛稱”指一般*的稱呼,“就指”就是十分確定規範的稱呼,有細微差別;此題有點難度。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漢代在長安東市處決死刑犯,後來泛稱刑場為“東市”, 東市有東面的市場和刑場之意。漢代在長安東市處決判死刑的犯人。後以“東市”泛指刑場。《晉書•宣帝紀》:“公居伊周任,挾天子,杖天威,孰敢不從?舍此而欲就東市,豈不痛哉!” 元 馬致遠 《慶東原•嘆世》曲:“珊瑚樹,高數尺,珍奇合在誰家內,便認做我的。豈不知財多害己,直到東市方知。” 柳亞子 《有悼二首為徐伯蓀烈士作》詩之二:“慷慨告天下,滅虜志無渝。長嘯赴東市,剖心奚足辭!“參見” 東市朝衣 ”。平時需要注意積累。

1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A“哭於東市”不合文意。根據文字第一節內容“及經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鹹為之悲。後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毅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於獄。司隸鍾會於獄中闢雄為都官從事,會死無人殯殮,雄迎喪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責之曰”可知,“哭於東市”不合文意。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A“哭於東市”不合文意。根據文字第一節內容“及經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鹹為之悲。後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毅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於獄。司隸鍾會於獄中闢雄為都官從事,會死無人殯殮,雄迎喪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責之曰”可知,“哭於東市”不合文意。

17.主要重點詞語的翻譯:(1)固定人名保留“鍾會”, 躬——親身,若——如果,如——把。(2)捐——遺棄,資——口實,惜——惋惜。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如“鍾會”;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躬”“如”“捐”等詞語的落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建議翻譯時打草稿。

【參考譯文】

向雄字茂伯,河內山陽人。父親向韶,是彭城太守。向雄當初在河內作主簿,給太守王經做事。王經死後,向雄哭得很傷心,市人都為他悲傷。後任太守劉毅曾經無故鞭笞向雄,後來吳奮代替劉毅任太守,又因少許怨言把他關進監獄。司隸鍾會把向雄從監獄裡徵召出來當都官從事,後來鍾會死了無人收殮下葬,向雄迎喪並安葬了他。文帝司馬昭召見向雄並責備他說:“以前王經死了,你在東市哭他,我不問罪。現在鍾會叛逆,你又收殮安葬他,我如果再寬容你,將把王法放在哪裡?”向雄說:“從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屍體,仁德潤澤朽骨,當時難道先佔卜功過,然後才埋葬那些屍骨嗎?現在刑法已經施行,按照法令已經處理了鍾會。我被道義感化而收葬他,道義教化我這樣做沒錯。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發揚,為什麼一定要讓我陷於違背生死常理的地步呢?殿下如果把他的枯骨遺棄在荒野,作為將來的仁人賢士的口實,不也太令人惋惜嗎?”文帝很高興,與他交談並飲宴後才讓他回去。

累遷為黃門侍郎。當時吳奮、劉毅都是侍中,一同在宮廷門下,起初向雄不跟他們說話。武帝知道後,敕令向雄應恢復君臣的友好關係。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劉毅家裡,拜見之後說:“早先接受了詔令,君臣之義了結,可以嗎?”說完便離去。武帝聽說後大怒,責問向雄:“我讓你恢復君臣友好關係,你為什麼故意絕交?”向雄說:“古代的君子用禮義引薦人,用禮義摒退人,現在引薦人如同把人放在膝蓋上,摒退人如同把人推入深淵。劉河內(劉毅)不成為我的敵人,已經是很萬幸的了,又怎麼能恢復君臣友好關係呢?”武帝同意了。

泰始年間(265--274),累官任秦州刺史,賜給他紅*旗幟、曲柄傘、鼓吹等儀仗,賞他二十萬錢。咸寧初年(275)入朝為御史中丞,遷為侍中,又出朝任徵虜將*。太康初年(286),任河南尹,賜爵關內侯。齊王司馬攸打算回到封國,向雄向天子進諫道:“ 陛下雖然子弟多,可是有名望的人少。齊王守在京城,獲益的確很多,不可不思量。”天子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向雄極力進諫,違背了聖旨,向雄就自己離開了宮殿,後來因憤懣而死。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