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文後各題。田叔者,趙陘城人也。為人廉直,喜任俠。遊諸公,趙人舉之於趙相趙午,午言之趙王張敖,...

練習題1.3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文後各題。田叔者,趙陘城人也。為人廉直,喜任俠。遊諸公,趙人舉之於趙相趙午,午言之趙王張敖,...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文後各題。

田叔者,趙陘城人也。為人廉直,喜任俠。遊諸公,趙人舉之於趙相趙午,午言之趙王張敖,以為郎中。數歲,趙王賢之。

會陳豨反,漢七年,高祖往伐之,過趙,趙王張敖自持案獻食,禮恭甚,高祖箕踞罵之。是時趙相趙午等數十人皆怒,謂趙王曰:“王事上(高祖劉邦)禮備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請為亂。”趙王齧指出血,曰:“先人失國,微陛下,臣等當蟲出①。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復出口矣!”於是貫高等曰:“王長者,不倍德。”卒私相與謀弒上。會事發覺,漢下詔捕趙王及群臣反者。趙午等皆自殺,唯貫高就係。是時漢下詔書:“趙有敢隨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餘人赭衣自髡鉗②,稱王家奴,隨趙王敖至長安。貫高事明白,趙王敖得出,廢為宣平侯,乃薦田叔等十餘人。上盡召見,與叔語,漢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說,拜為漢中守。

孝文帝初立,召叔問曰:“公知天下長者乎?”對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長者,宜知之。”叔頓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長者也。” 是時孟舒坐虜入塞盜劫,雲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於雲中十餘年矣虜曾一入孟舒不能堅守無故士卒戰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叔叩頭曰:“夫貫高等謀反,天子下明詔‘趙有敢隨趙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鉗,隨趙王,以身死之,豈自知為雲中守哉!漢與楚相拒,士卒罷敝。而匈奴冒頓新服北夷,來為邊寇,孟舒知士卒罷敝,不忍出言,士爭臨城死敵,如子為父,弟為兄,以故死者數百人。孟舒豈驅之哉!是乃孟舒所以為長者。”於是上曰:“賢哉孟舒!”復召以為雲中守。

後數歲,樑孝王(竇太后之子,景帝胞弟)使人*故吳相袁盎,景帝召叔案樑,具得其事。還報,上曰:“樑有之乎?”對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無以樑事為問也。今樑王不伏誅,是廢漢法也;如其伏誅,而太后食不甘味,臥不安席,此憂在陛下。”於是上大賢之,以為魯相。

(節選自《史記·田叔列傳》)

①蟲出:這裡用齊桓公死不能下葬以至屍體生蛆的典故表達死而不能下葬之意。②髡kūn:剃掉頭髮;鉗:頸上帶著刑具。

8.對下列句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人失國,微陛下,臣等當蟲出    微:身份低微

B.數歲,趙王賢之,未及遷          賢:以…為賢,認為賢能

C.王長者,不倍德                  倍:通“背”,背叛,背棄

D.景帝召叔案樑,具得其事          案:審查,查辦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能表現田叔受皇上賞識的一項是

①趙王敖得出,廢為宣平侯,乃薦田叔等十餘人。

②與叔語,漢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說,拜為漢中守。

③公長者,宜知之。

④士爭臨城死敵,如子為父,弟為兄

⑤於是上曰:“賢哉孟舒!”復召以為雲中守。

⑥於是上大賢之,以為魯相。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先帝置孟舒於雲中/十餘年矣虜曾一入/孟舒不能堅守無故/士卒戰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

B.先帝置孟舒於雲中十餘年矣/虜曾一入/孟舒不能堅守無故/士卒戰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

C.先帝置孟舒於雲中/十餘年矣虜曾一入/孟舒不能堅守/無故士卒戰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

D.先帝置孟舒於雲中十餘年矣/虜曾一入/孟舒不能堅守/無故士卒戰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

11.下列對文中畫虛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郎中,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

B.陛下,下臣對統治者的尊稱,秦朝以後只用以稱皇帝。陛本為宮殿臺階,據東漢蔡邕《獨斷》,謂群臣與天子言,因距離遠,先呼立陛下。側近臣與之言,由彼上達。

C.北夷,是我國古代對西部和北部地區的少數民族的統稱,各個朝代具體名字不同,如:戎、狄、蠻、羌。

D.景帝,即漢景帝,這是稱其諡號。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田叔為人廉直,喜任俠,被舉薦給趙王張敖,擔任了郎中官職,趙王很欣賞他的才能。

B.劉邦無禮謾罵趙王張敖,張敖的臣子趙午、貫高等私下密謀刺殺劉邦,事情被發現,趙王受到牽連,田叔等人自願陪趙王到長安。

C.孟舒主動率疲憊的士兵抵禦匈奴冒頓的進攻,雖然失敗了,部下死了數百人,田叔認為責任不在他。

D.田叔不讓景帝過問樑孝王派人*袁盎的事,原因是,他認為景帝得知真相後,會左右為難。

13.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會事發覺,漢下詔捕趙王及群臣反者。趙午等皆自殺,唯貫高就係。

(2)孟舒知士卒罷敝,不忍出言,士爭臨城死敵,如子為父,弟為兄,以故死者數百人。

【回答】

8.A

9.D

10.D

11.C

12.C

13.(1)恰逢事情被發現覺察了,漢帝下詔逮捕趙王以及參與謀反的所有臣子。趙午等人都自殺了,只有貫高被逮捕。

(2)孟舒知道士兵疲勞困苦,不忍心發出作戰命令,士兵們登城拼死抗敵,像兒子為父親、弟弟為兄長作戰一樣,因為這個緣故戰死的人有幾百個。

【解析】

8.

試題分析:A項“先人失國,微陛下,臣等當蟲出”的“微”,後面的內容為“陛下”,譯為身份低微不合語境。應該譯為“如果沒有”。結合“微斯人,吾誰與歸”理解即可。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容,課標卷近幾年有加大難得的趨勢,考的詞語一般在課本中沒有出現,要求學生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後搭配是否得當,如此題的選項A“先人失國,微陛下,臣等當蟲出”的“微”,後面的內容為“陛下”,譯為身份低微不合語境。應該譯為“如果沒有”。結合“微斯人,吾誰與歸”理解即可。還要注意近幾年文言實詞錯誤選項經常出現一詞多義現象,文言詞語大部分對應的是現代漢語的一個詞語,但也有詞義轉移的現象,答題時應該重點注意。

9.

試題分析:①是趙王的行為,不是皇上;④表現孟舒手下對孟舒的忠心。

【考點定位】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C。

【技巧點撥】文言文資訊篩選的題目,大多是人物*格分析,答題時注意題乾的要求是“什麼人”的“什麼”品質,還要注意有沒有“直接表現”等字樣,注意運用排除法作答。此題是人物是“田叔”,品質是“受皇上賞識”,然後分析列出的各項,①是趙王的行為,不是皇上;④表現孟舒手下對孟舒的忠心。排除這兩項,自然得到*。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先帝置孟舒於雲中十餘年矣虜曾一入孟舒不能堅守無故士卒戰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這段話斷句的標誌有:注意虛詞“矣”,結合句意斷句。聯絡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先帝安置孟舒任雲中郡太守十多年了,匈奴才入侵,孟舒就不能堅守,毫無道理地讓士兵死掉幾百人。忠厚長者本該殺人嗎?先生怎麼能說孟舒是忠厚長者呢?”。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型別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本題C項,蠻,先秦非華夏民族的泛稱之一﹐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為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先秦非華夏民族的泛稱之一,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為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字面上有粗野,凶惡,不通情理的意思。等平時需要注意積累。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C項結合文字內容“而匈奴冒頓新服北夷,來為邊寇,孟舒知士卒罷敝,不忍出言,士爭臨城死敵,如子為父,弟為兄,以故死者數百人”可知,孟舒並沒有主動率士兵抵禦,而是士兵主動登城禦敵的。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如本題C項結合文字內容“而匈奴冒頓新服北夷,來為邊寇,孟舒知士卒罷敝,不忍出言,士爭臨城死敵,如子為父,弟為兄,以故死者數百人”可知,孟舒並沒有主動率士兵抵禦,而是士兵主動登城禦敵的。

13.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會”譯為恰逢,“唯”譯為只有,“就係”譯為被逮捕,“群臣反者”定語後置,固定稱呼人名字保留“漢帝”“趙王”“ 趙午”“ 貫高”。第二句“孟舒”保留,“罷敝”譯為疲勞困苦,“出言”譯為發出作戰命令,“死敵”譯為拼死抗敵,“以故”譯為因為這個緣故。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如本題的“漢帝”“趙王”“ 趙午”“ 貫高”等,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固定用法在翻譯的時候要體現,古今異義詞要注意體現。句首主語省略的要補充。

【參考譯文】

田叔是趙國陘城人。田叔喜歡劍術。田叔為人廉潔正直,喜好俠義之風。交遊各位公卿。趙國人把他推薦給趙相趙午,趙午又在趙王張敖那裡稱讚他,趙王任命他為郎中。任職幾年,趙王認為他很賢能,卻沒有來得及提升他。

恰逢陳豨謀反,漢七年(前200),高祖前去誅討,途徑趙國,趙王張敖親端食盤獻食,禮節十分恭敬,漢高祖卻傲慢地平伸開兩條腿坐著大罵他。當時趙國的相國趙午等數十人都為此很憤怒,對趙王張敖說:“您侍奉皇上禮節完備周全,現在皇上對待您竟是如此,臣等請求您允許我們發動叛亂。”趙王把自己的指頭咬得出了血,說:“我的父親失去了封地,如果沒有陛下,我們會死後不能下葬,你們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呢?不要再提這件事了!”於是貫高等人議論說:“趙王是忠厚長者,不肯背棄皇上的恩德。”最後私下裡謀劃弒殺皇上。恰好事情被發現覺察了,漢帝下詔逮捕趙王以及參與謀反的所有臣子。於是趙午等人都自殺了,只有貫高被逮捕。這時漢帝又下詔說:“趙國有膽敢跟隨趙王(進京)的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著赤褐*的囚衣,自己剃掉頭髮,頸上帶著刑具,自稱是趙王的家奴,跟隨趙王張敖到了長安。貫高等人謀反的事查清楚了,趙王張敖得以釋放出獄,被廢黜為宣平侯,就推薦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見他們,跟田叔談話,認為朝中的大臣沒有能超過他的,皇上十分高興,任命他做了漢中郡守。

漢文帝剛即位,召見田叔問他說:“先生知道誰是天下忠厚長者嗎?”田叔回答說:“臣哪裡能夠知道!”皇帝說:“先生是忠厚長者啊,應該能夠知道。”田叔叩頭說:“從前的雲中郡太守孟舒是忠厚長者。”這時孟舒因為抵禦匈奴犯邊搶劫不力、雲中郡遭侵犯搶劫尤為嚴重而犯法獲罪,被免職。文帝說:“先帝安置孟舒任雲中郡太守十多年了,匈奴才入侵,孟舒就不能堅守,毫無道理地讓士兵死掉幾百人。忠厚長者本該殺人嗎?先生怎麼能說孟舒是忠厚長者呢?”田叔叩頭回答說:“貫高等人謀反,皇上下達了確切明白的詔書,趙國有敢跟隨趙王張敖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掉頭髮頸帶刑具,跟隨趙王張敖,想要為他效死,自己哪裡料到要做雲中郡太守呢!漢和楚長期對峙,士兵疲勞困苦。匈奴王冒頓剛剛征服北夷,又前來侵犯邊界,孟舒知道士兵疲勞困苦,不忍心命令他們再作戰,士兵們登城拼死抵抗,像兒子為父親、弟弟為兄長作戰一樣,由於這個緣故戰死者有幾百人。孟舒哪裡是故意驅使他們作戰呢!這就是孟舒是忠厚長者的原因。”於是皇帝說:“孟舒真是賢德啊!”又召回了孟舒,讓他重新做了雲中郡太守。

數年後,樑孝王派人殺了過去吳國的國相袁盎,景帝徵召田叔來查辦樑孝王的案件。(田叔)一一查獲了樑孝王的案情。返回朝廷 稟報,皇上說:“樑孝王有那樣的事嗎?”田叔回答說:“有那樣的事。”皇上問:“事實在哪裡呢?”田叔說:“皇上不要把樑孝王的事當作(大事)追究啊!如果樑孝王不伏法受死,這就是廢棄了漢朝法律;如果他伏法受死,那麼太后就會吃飯不香,睡覺不安,這些都是陛下的憂慮啊!”從此,皇上認為他是大賢人,讓他擔任魯國國相。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