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精進的程式朱光潛練習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筆愈...

練習題2.1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精進的程式朱光潛練習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筆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

精進的程式

朱光潛

練習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筆愈穩妥。自己能看出自己的毛病才算有進步。嚴格地說,自己要說的話是否從心所欲地說出,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所以文章請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丁敬禮向曹子建說:“文之佳惡,吾自得之,後世誰相知定吾文者耶?”杜工部也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約文章要做得好,必須經過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苦,同時必有極謹嚴的藝術良心,肯嚴厲地批評自己,雖微疵小失,不肯輕易放過,須把它修到無疵可指,才能安心。不過這番話對於未脫“疵境”的作者恐未免是高調。據我的觀察,寫作訓練欠缺者通常有兩種毛病:第一是對於命意用字造句佈局沒有經驗,規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毛病自己不能看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卻以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虛榮心和興奮熱烈時的幻覺支配,對自己不能作客觀的冷靜批評,彷彿以為在寫的時候既很興高采烈,那作品就一定是傑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師益友,才可以醫治這兩種毛病。所以初學作文的人最好能虛心接受旁人的批評,多請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細指出毛病,說出應修改的理由,那就可以產生更大的益處。作文如寫字,養成純正的手法不易,丟開惡劣的手法更難。孤陋寡聞的人往往*苦半生,沒有摸上正路,到發現自己所走的路不對時,已悔之太晚,想把“先入為主”的惡習丟開,比走回頭路更難更冤枉。良師益友可以及早指點迷途,引上最平正的路,免得浪費精力。

自己須經過一番揣摩,同時又須有師友指導,一個作者才可以逐漸由“疵境”達到“穩境”。“穩境”是不易達到的境界,卻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認識許多前一輩子的人,幼年經過科舉的訓練,後來借文字“混差事”,對於詩文字畫,件件都會,件件都很平穩,可是老是那樣四平八穩,沒有一點精*,不是“庸”,就是“俗”,雖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卻到老沒有進步。他們的毛病在成立了一種定型,便老守著那種定型,不求變化。一穩就定,一定就一成不變,由熟以至於濫,至於滑。要想免去這些毛病,必須由穩境重新嘗試另一風格。如果太熟,無妨學生硬;如果太平易,無妨學艱深;如果太偏於*柔,無妨學陽剛。在這樣變化已成風格時,我們很可能地回到另一種“疵境”,再由這種“疵境”進到“穩境”,如此輾轉下去,境界才能逐漸擴大,技巧才能逐漸成熟,所謂“醇境”大半都須經過這種“精鋼百鍊”的功夫才能達到。比如寫字,入手習帖的人易於達到“穩境”,可是不易達到很高的境界。穩之後改習唐碑可以更穩,再陸續揣摩六朝碑版和漢隸秦篆以至於金文*骨文,如果天資人力都沒有欠缺,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這一切都是“匠”的範圍以內的事,西文所謂“手藝”(craftsmanship)。要達到只有大藝術家所能達到的“化境”,那就還要在人品學問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我已經說過,這是不能談而且也無用談的。本文只為初學說法,所以陳義不高,只勸人從基本功夫下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地做下去。

(節選自朱光潛《談文學》)

6.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初學寫作的人要寫好文章,必須要經過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苦,同時必有極謹嚴的藝術良心。

B.初學寫作的人要腳踏實地從模仿和修改練起,在“疵”、“穩”、“醇”境中輾轉錘鍊,循序漸進。

C.初學寫作的人只要經過“精鋼百鍊”的輾轉反覆就能達到所謂的“醇境”和“化境”。

D.練習寫作如同臨摹碑帖,進益的程式也可以分“疵”、“穩”、“醇”、“化”四境。

7.根據文意,下列做法不屬於文中所強調的“精進的程式”的一項是

A.許多學生模仿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及名家寫作範例進行寫作訓練,學習作文的立意、用詞及佈局模式,並嘗試修改的自己文章。

B.郭沫若先生聽取他人的意見,將劇本中責備人的話“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 “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使語言有味有力。

C.作家餘華早期作品《*歲出門遠行》等以血腥和*表達對於現實的懷疑,後來他的作品《活著》等注入了生存的溫暖、希望。

D.契訶夫年輕時生活艱難,靠擔任家庭教師、變賣家裡的物品等方式來維持生計,但他一直努力,沒有被生活擊倒。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文中引用的丁敬禮和杜工部所說的話,不大適合作文未脫離“疵境”的作者。

B.一個作者只要經過自己的一番揣摩和師友的指導,就可以從“疵境”達到“穩境”。

C.練習寫字時,練習不同的字帖碑帖以至穩定,再繼續揣摩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D.“醇境”仍屬於“匠”的範疇,人品學問是“化境”需要下的功夫,與初學者無關。

【回答】

6.B

7.D

8.A

【解析】

6.

試題分析:由選文最後“只為初學說法”可知本文主旨。通覽全文後,對照選項,回讀選項原文相關處,仔細比對。選項A,由“不過這番話對於未脫‘疵境’的作者恐未免是高調”可知並非是對初學寫作的人的要求。選項C,“只要……就”太絕對化了,文中是說“只有大藝術家所能達到的‘化境’”。選項D,文中並沒有說臨摹碑帖可以分為“疵”、“穩”、“醇”、“化”四境。可知選項B正確。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的能力。做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幹,明確物件及要求,再快速梳理語段內容,並將選項與其進行比較,即可快速作出正確選擇。考題設定選項時,往往具有迷惑*,表現在如下幾方面:以偏概全、混淆時態、因果混亂、主次顛倒、混淆是非、無中生有、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條件等。選項D闡述的是“努力”“堅持”的品質,它不是本文作者所說的“精進的程式”。屬於無中生有。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8.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的能力。B項,將“只有……才”換成了“只要……就”,混淆了充分必要條件。C項,丟掉了“天資人力”兩個條件,論述不夠嚴密。D“與初學者無關”無中生有。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科普類文字閱讀 社科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