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斷章卞之琳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

練習題1.2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斷章卞之琳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14.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中形象地解釋了人與風景的關係:人不僅是風景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風景裡有了人,風景才會有靈氣,才更生動。

B、三、四句寫皎潔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裝飾品,而“你”成了別人——樓上的人的夢境的裝飾品。

C、全詩四行,分為兩個段落,分別靜態地呈現一幅畫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詩歌在一種被分割而又體現出統一的生活時空上創造意象,這種構思方式取得了以少勝多、以簡寫繁的藝術效果。

D、作為一首象徵詩,這首詩用樸實單純的語言,展現出一幅明麗的生活畫面,語言明白如話,內涵卻豐富深邃,達到了明與隱、實與虛、具體與抽象的*統一。

15.對這首詩主旨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表現了一種被別人或社會當做裝飾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這首詩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了一剎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這首詩表現了人物、事物間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係。

D、這首詩一兩幅優美的畫面隱喻,暗示人生中許多“相對”的關係。

【回答】

14.B

15.A

【解析】

14.

試題分析:將“別人”理解為“樓上的人”太實,與全詩意境不符。“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這不就是自然之景對橋上人白日裡忘情於景的知遇之恩的熱情回報嗎?從“你”的那扇被“明月裝飾了”的視窗上,可以想見到,此刻展現於橋上人眼際的是一幅美麗迷人的月夜風光圖啊!那橋、那水、那樓、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這一片淡雅、輕柔、迷濛、縹緲的如織月*之中,與白日豔陽照耀下的一切相比,顯得是那麼神祕,那麼奇妙,那麼甜蜜,那麼愜意。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報了橋上人的多情,而橋上人又如何回報樓上人的一片美意?詩以“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一想象天外的神來之筆對此作了饒有情致的回答,從而使樓上人那在現實生活中本是毫無希望的單戀之情得到了愜意的宣洩。詩裡雖然沒有一句愛情的直露表白,但這個玫瑰*的夢又把那沒有表白的愛情表現得多麼熱烈,顯豁,而由這個夢再來反思白日裡的那一“看”,不是更覺得那質樸無華的一“看”纏裹了多少風情,又是多麼激人堰思無盡嗎?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5.

試題分析:《斷章》全詩只有四句共34字,但其涵蘊的人生哲理卻相當豐富,為人們的欣賞提供了諸多可能*。詩人自己曾說過,《斷章》“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第一節兩句寫的是兩幅畫面。第一幅是“你”站在橋上欣賞風景。“風景”在此是一空框結構,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識傾向去填充;“你”亦是一個泛指,可指文化心理結構不同的任何人。所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是一幅隨意*很大的變動中的畫面。正是這一特點,它才被不同欣賞者所喜愛。第二幅畫:“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你”變成了“看風景人”的欣賞物件,當“你”欣賞風景時,“你”自己卻不知不覺中被他人觀看。這兩幅畫因“看風景”而構成一個立體空間。第二節寫當“明月”裝飾你的窗子,“你”賞心悅目時,“你”也許成為他人夢中的活動者,給別人帶來愉悅。雖然只有四句,但它卻寫出了世間人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係。萬事萬物的區別、分割都是相對的、暫時的,聯絡是內在的、永恆的。而這種聯絡*的靈魂是人。人們往往因年齡、身份、階級以及地域的不同而以為他們各不相同,以為他們生活在相互隔絕的世界裡,而事實上人們永遠因某些共同的東西而聯絡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只是有時人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聯絡而已。當你談論別人時,褒也好,貶也好,你自己也被別人或褒或貶。別人可能使你的生活變得美好,你同樣可給別人以福音。此詩只是詩人剎那間的“意境”、感想,但內涵卻無限豐富,暗含著人事的複雜關係。

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