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蒲松齡之道張 煒我看過蒲松齡的畫像,**的,坐在大圈椅子上,穿了官服,一綹鬍鬚。...

練習題1.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蒲松齡之道張 煒我看過蒲松齡的畫像,**的,坐在大圈椅子上,穿了官服,一綹鬍鬚。...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蒲松齡之道

張  煒

我看過蒲松齡的畫像,**的,坐在大圈椅子上,穿了官服,一綹鬍鬚。他希望留下一個官的形象,儘管一輩子求官不得。據說他的代表作《聊齋志異》就是刺向官府的,寓意極多。求官不得,又發現官壞,就刺官。

他離我們很近,所以關於他的行跡考*起來並不難。山東一帶是他生活的地方,所以去的地方也比較多。他還曾到南方短期生活過。嶗山上,太清宮面南大殿,左邊的廂房就被指定為蒲先生當年寫書的地方。這個廂房*氣甚重,方磚鋪地,小桌卷邊,很有些特*。

我已經去了嶗山許多次,每一次都小心地探著看那個小廂房。裡面有濃烈的香味和燒紙味。這氣味傳達的是一種說不清的感覺,但非常熟悉。我並覺得有多麼濃烈的宗教氣息;相反,一種世俗的、底層的感覺,一種迷信狀態,總是在*火裡環繞著。真正的宗教並不完全依靠迷信支撐,相反,它總是由求知的主體來確立。宗教離開了科學與思辨,也就開始變質。

蒲松齡的書總由極多的矛盾所交織,並不像一些研究者說的那麼簡單和純粹。他們說他是借說鬼道妖來刺貪刺腐。其實他的興趣分散得多,思想也蕪雜得多。思想蕪雜得多。比如對待官場,他的態度就有羨與嫉,有恨有鄙,更有些不可割捨的情結在。他是一個迷信的人;而迷信,與我們現在講的“宿命感”又有不同。迷信是一種更簡單的、更淺直的思維。總之他是一個非常民間化、底層化,非常世俗化的文人。他是個文章高手,但又僅僅是個鄉下秀才。他的境界還停留在鄉間秀才的水平上,這又與他極高的文字技巧與修養不太相符。

其實這現象古今皆同。當今文場也是這樣。不少人在走“大俗大雅”的文路。這樣做不是深得文章之道的結果,而是囿於各種條件走不出自身屏障的緣故。這樣的道路也只能“大俗”,並由此獲得自身的生命力。但這樣做到了極致,往往也只是第二流境界。因為這樣做其實只是“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混合物。而第一境界常常由“美聲唱法”或“民族唱法”才能到達。因為手法本身也需要一種純粹*。

蒲松齡之道,是鬆馳就便之道。

我從濃濃的*火氣中,真實地感到了這位說狐的高手。小桌冷清,冬天會格外艱苦。想一想這裡的寒夜,燭光跳躍,老先生勉強握住一支毛筆,寫出自娛的文字。一個失意的秀才如果沒有自娛,簡直就是要了他的命。

從嶗山的寫作廂房再回頭看淄博故居。那裡的陳設也像一個廟,那裡面供的是蒲先生。

有這樣的屋與人,才有那樣的文字。這樣的文字有別一種**。鄉間隱祕都從他的筆底透露,各等傳聞也都由他轉述。他是一個民間故事的蒐集者,也是一位整理者。他在記錄和整理的時候並不那麼忠實。因為他總順著自己的心願改寫一二或大部。好在那些傳說的精神仍然完好地保留了,這又構成了他的文章之魂。他的全部文字,其實正是以這樣的民間魂魄來傳世,來不滅。

*民間喜歡迷信。如果想在民間暢通,一個文人就要裝神弄鬼。蒲松齡的可貴處是他並不太裝,而是真信鬼神。這又有了一份純潔和簡單。他的故事的魅力,自此也就滋生出來。這樣,他既有了平凡的一面,同時又有了民眾喜歡的一面,二者得到了相當好的統一。

《嶗山道士》一篇流傳甚廣,也是他的作品中較易詮釋的一篇。故事生動,新鮮,而且發生在一個道教聖地,人們可以具體地指點言說,進一步地生動。還有一篇《香玉》,就是寫太清宮的白牡丹和耐冬——它們變化的仙女。

我在嶗山上看到了仙風道骨的人。他們就是道士。藍衣、黑冠、白襪,裹腿。走路時雙手輕甩,靈動生風,有些爽氣。看著看著想起了蒲松齡筆下那個又荒唐又不起運的年輕道士,心中一笑。當年蒲翁真的在此定下了這個奇妙的傳說嗎?不敢輕信。不過他來過嶗山,並多有流連,這大概是可以肯定的。

1.文中說“蒲松齡的書總是由極多的矛盾所交織,並不像一些研究者說的那麼簡單和純粹”。從文中看,蒲松齡的書有哪些矛盾處?

2.作者為什麼說他“從濃濃的*火氣中,真實地感到了這位說狐的高手?”

3.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1)據說他的代表作《聊齋志異》就是刺向官府的,寓意極多。

   (2)老先生勉強握住一支毛筆,寫出自娛的文字。

4.文章名為“蒲松齡之道”,請根據本文內容,具體闡釋“道”的含義。

【回答】

1.(1)對待官場,態度有嫉恨、鄙視,也有羨慕與不可割捨的情結;

  (2)思想境界只是停留在鄉間秀才的水平上,卻有極高的文字技巧與修養;

  (3)作品裡既有迎合民眾閱讀興趣的迷信內容,卻又有不平凡的藝術境界。

2.(1)房間裡這“濃濃的*火氣”是民眾燒香、燒紙造成的,這正是民眾精神和民間**的象徵。

  (2)而民眾精神和民間**正是蒲松齡的文章之魂,作者從這裡深刻感受到了蒲松齡文學創作的本質所在。

3.(1)“據說”一詞說明本文作者並不同意“《聊齋志異》就是刺向官府的”說法。

  (2)“自娛”在這裡指蒲松齡借文學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慰藉自己痛苦的心靈。

4.①指蒲松齡文學創作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方法。②具體來說,他的作品思想複雜,內容多是對民間故事的蒐集、整理和加工,表現的是民間精神。(第②點答“他的傷口非常民間化、底層化、世俗化”也可以)

知識點:現代文閱讀 單元測試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