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安徽黃山市在*網釋出了“黃山市更名徽州”的*,獲...

練習題1.08W

問題詳情: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安徽黃山市在*網釋出了“黃山市更名徽州”的*,獲...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安徽黃山市在*網釋出了“黃山市更名徽州”的*,獲得了廣大民眾的積極響應,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建言。

某傳統文化研究者:“徽州”這個名字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發展地區文化就應該正本清源,考慮到文化傳承的問題,現在是改回來的時候了。某旅遊局工作人員:強化黃山旅遊品牌,促進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堅決擁護保留黃山市的名號。某網民:我認為稱黃山市還是稱徽州市並不重要,某地一景區改個外國名字,不是遭到很多罵名嗎?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什麼感受和思考,請根據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回答】

浮華之殤

打著文化的牌,打著經濟的牌,打著外國的牌,其實都是打著浮華的牌,一切似乎都要打著追名逐利的牌,可是你是否想到有些繁華,註定迷離你的眼睛,經歷過大繁華之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如今,誰衣袂飄飄,誰輕舞紅袖?君不見,煙火絢爛,不過一瞬,便已隨風飄散,消失殆盡;檀香嫋嫋,最終化為灰燼……

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世人皆對開元盛世津津樂道,這一*封建社會最引人注目的盛世局面,大繁華自是不缺,風流才子也是眾多,年少輕狂,鮮衣怒馬的紈絝更是不勝列舉。寫下“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人韋應物也曾意氣風發,只靠“祖蔭”而謀得官職的紈絝,但是經歷了唐代由盛轉衰之後,他卻常伴青燈,手不釋卷,經歷過大盛世之後,卻沉澱了下來,找準自己的定位,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大詩人。

彷彿孔子沉吟*邊,逝者如斯夫;彷彿蘇格拉底正涉水而過,而水中的容顏已然老卻了千年;我青春的血液正湧動,我不知花謝是在哪個暮春的夜晚?

繁華過盡,不過是一掬細沙。*喇嘛曾經在英國博物館在一個月內用藏*磨成的細沙製作過一幅精妙絕倫的畫。然而,如此美麗的畫作卻沒有被永久的儲存,在經歷過世人讚歎之後,恢復了它本來的模樣——一掬細沙,隨水流走。無論它曾經再美再絢麗,卻仍只是細沙。繁華落盡,一切都是它本來的面目。浮華背後,是否還是最初的模樣?正如《華嚴經》所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如同公雞一直記得它要的只是米粒兒,而非珍珠,即使珍珠璀璨耀眼;沒文化的人知道他要的是錢*而非手稿。

所有的事情,記得就記得,忘記就忘記了吧,但你必須銘記的是最初的那個你。*一燕消失八年,前往山區支教,她利用個人網站義賣資助貧困的孩子。看過繁華,經歷過盛年,她卻沉寂下來,做想做的事,她活得單純,活得肆意,一如最初那個清新明麗的那個她。

紅塵陌上,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於喧譁與騷動中尋一方淨土,安放最初的那個你。

生活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我們都是過河的人。這世間光怪陸離,一切彷彿都是那樣的瑰麗莫名,我們彷彿僅僅奔波在路上,而終有一天默默無言。

浮華絢爛,卻只是一瞬,於喧囂之中尋找一隅……

【解析】

試題分析:要想寫好材料作文,就必須認真審視材料,設法找出材料中有關立意的點滴“標識”,反覆揣摩命題人既定的寫作“走向”,儘量做到“順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這是一則新材料作文,第一段主要由“黃山市更名徽州”的事件引出話題,第二段主要提出三種觀點:①支援改名,這是“某傳統文化研究者”出於傳統文化的角度,考慮到文化傳承的問題;②不支援改名,這是“某旅遊局工作人員”出於發展旅遊業的角度,想要強化黃山旅遊品牌;③中間立場,改不改名不重要,只要不是外國名字就可以接受。寫作時任選一個觀點論述即可。

參考立意:文化需要傳承,“徽州”承載了多少古文化;社會進步需要與時俱進,促進經濟發展是硬道理。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技巧點撥】材料作文的審題:第一步,讀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含哲理*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謂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傾向和感情傾向)。第二步,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散思維多向立意。一般說來,一則材料至少可從肯定與否定兩個角度審視:“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幾個“人”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幾個“因”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個事件,針對其背景、寫作目的的不同,就產生了幾個不同的審視角度。比如本則作文,可以從“某傳統文化研究者”“某旅遊局工作人員”“某網民”這三者觀點的角度立意。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