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後回答小題。柳梢青·春感劉晨翁①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裡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練習題2.8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後回答小題。柳梢青·春感劉晨翁①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裡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後回答小題。

柳梢青·春感

劉晨翁①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裡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②風光,山中歲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劉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詞人。南宋滅亡後,曾參加抗元鬥爭,晚年隱居故鄉山中。②輦下:京師。③海上:漢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於北海上,矢志守節。

20.請簡要分析“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三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1.此詞在寫法上採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兩種)?並對這些手法作簡要分析。

【回答】

20.“輦下風光”:指心念故國,然而風光不在,表現亡國之痛。“山中歲月”:指自己身之所在,報國無門的遺憾。“海上心情 ”:則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蘇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節不移的志向。(答對兩點6分,答的不全酌情扣分。)

21.

(1)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表現“城”之“愁”。視覺方面:“鐵馬蒙氈”,整個臨安城已處於元*鐵蹄的蹂躪之下,“銀花灑淚”,花燈流淚,渲染了全城悽慘*森的氣氛。聽覺方面:帶有北方遊牧民族情調的“番腔”,街頭演出的異族的鼓吹雜戲,一片嘔啞之聲,在忠於故國的南宋遺民聽來根本不能稱為“歌聲”。

(2)“銀花灑淚,春入愁城”:擬人。及花燈流淚,春天進到哀愁的城中,渲染了全城悽慘*森的氣氛。

(3)“高臺月明,輦下風光”:虛寫。即想象的、回憶中的故國之景。故都往日的景*,而今天在哪裡?抒發了詩人對故國的深切懷念。

(4)“海上心情 ”:借用典故。借蘇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節不移的志向。

(5)景以引情,情以襯景。下片抒情,抒發對故國的懷念,滿腔的愛國之情何處抒發。(以上五個方面的*,只要能正確回答兩個方面,並能結合詩句正確分析,就給5分)

【解析】

試題分析:

20.回答此題,須知詞人的思想感情是通過詞中詞語傳達出來的。在本詞中,注意聯絡詞作下的註釋,結合詞人生活背景等,可以分析得知:詞人一心所懷念的是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正是故都往日景*,而今安在?語言極為跳躍,想象尤多內涵。劉辰翁宋亡不仕,高其情*,隱居山中,空逝歲月。但這時宋帝昺在陸秀夫、張世傑等的擁戴下漂流在南海抵抗。所謂“海上心情”,當係指這一歷史事件。山中不忘海上,足見作者之不能忘情現實。詞也以此戛然而止,餘音卻嫋嫋不絕。如果說,上片的結句似板鼓聲的乾脆,這下片的結句,卻是絃索聲的纏綿。而基調都是蒼涼悲苦的。宋末的遺民詞多悽切嗚咽之音,隱晦曲折。劉辰翁實不與眾同,以慷慨悲歌為多,而豐富了宋遺民詞。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並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無限接近,還要注意一般詩歌的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此題注意抓住註釋和詩人的生活背景來分析。

21.認真閱讀全詞,不難發現,此詞在寫作上運用了多種手法,比如:詞人是從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表現作者的憂愁,根據“鐵馬蒙氈”、“銀花灑淚”、帶有北方遊牧民族情調的“番腔”,街頭演出的異族的鼓吹雜戲,一片嘔啞之聲,在忠於故國的南宋遺民聽來根本不能稱為“歌聲”;另外,還有“銀花灑淚,春入愁城”、“高臺月明,輦下風光”、“海上心情”、景以引情,情以襯景等方面加以分析即可。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分析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區分鑑賞要求,即試卷設題是要我們從修辭角度,還是表現手法角度,還是篇章結構,還是兼而有之。(1)必須準確的指出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或何種技巧。其次才是對相關表達技巧的具體的鑑賞。(2)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容,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3)說說作者採取這種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釋(4)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怎樣的旨趣。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鑑賞過程中的語言表述必須是將詩歌的意境解釋和形式技巧的鑑賞結合在一起的流暢優美的賞析。解題格式: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常見錯誤:解答這類提問時,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對詩歌某個區域性的修辭手法進行闡述。這是不對的。但在闡述具體某句詩時,可以談及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本題題幹要求“此詞在寫法上採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兩種)”是就整體來考查的。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