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

練習題1.92W

問題詳情:

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

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9.本文作者歐陽修,字         ,是         時期著名的文學家。(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        (2)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

(3)山餚野蔌      (            )       (4)樹林*翳(          )

11.在第三段作者描繪的四幅畫面中,你認為描寫得最生動傳神的是哪一幅?結合具體語句談一談你的看法。(2分)

12.文章通篇作者都以“太守”代稱自己,直到最後一句揭示謎底,也依然是第三人稱。說一說這樣行文的妙處。(2分)

13.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千古名篇,特別是“醉翁”這一意味深長的形象魅力獨具。作為青年人,今天我們最應向“醉翁”學習的情*是什麼?結合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觀點。(3分)

【回答】

9.永叔     北宋

10.(1)草木茂盛的樣子     (2)像鳥展翅的樣子     (3)菜蔬     (4)遮蔽

11.示例:第一幅最為生動傳神,負者放歌、行者小憩,前呼後應、老少偕行,以點帶面,把百姓各得其樂、傾城出遊的美妙圖景展現出來。

12.自始至終,以“醉翁”代稱,似乎講述旁人故事,結尾言明真相,讓讀者豁然開朗,使文章有迴環曲折、引人入勝之妙。第三人稱顯得冷靜客觀,置身事外,更能真切表達醉翁之意。

13.“醉翁”雖有仕途坎坷,但能忘懷個人得失,寄情山水,勤政愛民,其坦蕩曠達的氣度和兼濟天下的胸懷值得我們學習。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