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9分)在一個共同體或社會中,秩序並不是一種隨意達成的狀態,而是通過一系列制度安...

練習題2.1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9分)在一個共同體或社會中,秩序並不是一種隨意達成的狀態,而是通過一系列制度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9分)

在一個共同體或社會中,秩序並不是一種隨意達成的狀態,而是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狀態或情勢。滕尼斯劃分了兩類秩序:一類是共同體的秩序,它的產生立足於“意志的協調一致,基本上是建立在和睦的基礎之上,通過習俗與宗教產生並改良”;另一類是社會的秩序,它是“以聚合一起的,聯合的選擇意志即慣例為基礎的,通過*的立法獲得其安全,通過公眾輿論而得到其思想的和有意識的解釋,即獲得自我辯護”。

秩序在分工和交往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並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調整和變動。對於一個共同體或社會說,秩序的起方式可能是多樣的,甚至是偶然的。

秩序起後,必須能夠維持一定的時期才能發揮功能並進行再生產。秩序維持的基本條件有:(1)*手段是壟斷的而不是分散的,防止了共同體或社會內部衝突的無限擴大;(2)建立了有效的懲罰和激勵機制,能對行為者行為產生必要的約束和引導;(3)具有對弱者的最低限度的保護機制,可以把各種關係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4)能發展起調節或協調內部關係的中介物,使行為者之間能夠正常地、便利地交往,並形成相對穩定的預期。

秩序在形成過程中被賦予了價值或意義,承載著特定群體的目的或所有群體達成的共識。用布林(Bull)的話說,“社會生活的秩序並非個人或群體之間達成的任何一種情勢,而是一種能帶特定結果的格局、一種能實現社會生活中某些目標或價值的安排。”因此,秩序是具有價值意義和目標取向的,是共同體(或社會)內部關係以及共同體(或社會)與周圍環境的關係的集中反映。亞里士多德在《*學》一書中說:“一切社會團體的建立,其目的總是為了完成某些善業——所有人類的每一種作為,在他們自己看,其本意總是在求取某一善果。”*古代的老子對“善”的推崇,孔子對“仕”的詮釋,都是對秩序賦予的最高價值。在現代社會,秩序實現的價值可以被歸納為:生命的安全、遵守承諾和保護財產,或者是生命、真理和財產。因此,社會生活的秩序是指“一種能維持社會生活達到這樣一些基本的、首要的或普遍目標的人類活動模式”。當然,這種目標賦予秩序終極*的價值要求,是理想的秩序功能。

6..下列對“秩序”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秩序是具有價值意義和目標取向的,是共同體內部關係以及共同體與周圍環境的關係的集中反映。

B.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調整和變動的。

C.秩序基本上是建立在意志的協調一致及和睦的基礎之上,通過習俗和宗教產生並改良的。

D.秩序是在一個共同體或社會中,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狀態或情勢。

7..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在一些國家,犯罪行為氾濫,社會成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這說明其社會秩序在形成過程中沒有被賦予價值。

B.壟斷的*手段、有效的懲罰和激勵機制都是維持秩序所必需的,否則社會內部就無法約束行為者的行為和防止內部衝突。

C.社會生活的秩序中個人與群體的利益總是無法達成一致的,因此社會生活秩序只能以群體的目標安排。

D.一切社會團體的建立,其目的總是為了完成某些善業,所以,對以任何形式建立的任何組織都不能予以取締。

8..根據文章內容,分條概括建立良好的秩序的條件。(3分)

【回答】

6.8C

7.9B

8.(1)通過*立法是秩序安全。(2)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調整和變動秩序。(3)把秩序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4)使秩序承載群體的目標或共識。(價值取向)(每點一分,給滿為止)

【解析】

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概念"是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質屬*的思維形

式,其語言表達形式是詞或片語。"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對文章的思想、觀點、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是指根據具體語境準確領會文中重要概念的意義,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每一個概念都有其內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就要既明確概念的內涵(特有屬*),又明確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物件)。分析可知,選C (本項所說的只是滕尼斯所說的兩類秩序中之一的“共同體的秩序”的產生方式,而不是“秩序”產生的方式,以偏概全。)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7.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分析可知,選B(根據第3段中所述基本條件的前兩條,B的推斷是正確的。A第四段第一句話說明所有社會秩序都被賦予了價值和意義。C的第一句判斷是對第四段中布林說的話的誤解,或者說是無中生有。D與第四段中亞里士多德本意不符,要注意他的後半句話,是“自己看來”。)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8.

試題分析:篩選資訊,是根據考題要求,經過認真閱讀,將相關的資訊提取出來;整合資訊,則是根據考題要求,將文中與考點相關卻比較分散的資訊集中起來加以處理。在第一段,通過*的立法獲得其安全;在第二段,並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調整和變動;第三段,秩序起後,必須能夠維持一定的時期才能發揮功能並進行再生產,並形成相對穩定的預期。第四段,秩序在形成過程中被賦予了價值或意義,承載著特定群體的目的或所有群體達成的共識。最後根據題幹要求,提取關鍵詞全面簡練的表述。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