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所謂文學,就是以言達意的一種藝術。言所以達意,然而意決不是完...

練習題7.89K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所謂文學,就是以言達意的一種藝術。言所以達意,然而意決不是完...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所謂文學,就是以言達意的一種藝術。言所以達意,然而意決不是完全可以言達的。因為言是固定的,有跡象的;意是瞬息萬變,飄渺無蹤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無限的。以言達意,好像用斷續的虛線畫實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字語言固然不能全部傳達情緒意旨,假使能夠,也並非文學所應希求的。一切藝術作品都是這樣,儘量表現,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幾句話決沒完全描寫出孔子說這番話時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籠統,沒有把當時的流水形容盡致。如果說詳細一點,孔子也許這樣說:“河水滾滾地流去,日夜都是這樣,沒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這流水時常變化不盡麼? 過去的事物不就永遠過去決不回頭麼? 我看見這流水心中好不慘傷呀!……”但是縱使這樣說去,還沒有盡意。而比較起來,“逝者知斯夫,不含晝夜!”九個字比這段長而臭的演義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淵明在《歸園田居》用四十字把鄉村風景描寫得多麼真切!然而仔細觀察起來,鄉村景物還有多少為陶淵明所未提及。從此可知文學上我們並不以儘量表現為難能可貴。

在音樂裡面,我們也有這種感想,凡是唱歌奏樂,音調由洪壯急促而變到低微以至於無聲的時候,我們精神上就有一種沉默肅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裡形容琵琶聲音暫時停頓的情況說,“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就是形容音樂上無言之美的滋味。英國詩人濟慈在《希臘花瓶歌》也說,“聽得見的聲調固然幽美,聽不見的聲調尤其幽美”,也是說同樣道理。

所謂無言,不一定指不說話,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靜體傳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這種分別在眼晴上尤其容易看見。*有句諺語,“金剛怒目,不如菩薩低眉”,所謂怒目,便是流露;所謂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頭閉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別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愛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了眼睛。這固然根據希臘的神話,然而實在含有藝術的道理,因為愛情通常都在眉目間流露,而流露愛情的眉目是最難比擬的。所以索*雕成盲日,可以耐人尋思。當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為此,但這些也許是人類不用意識而自然碰的巧。

以上是各種藝術中的幾個例項。把這些個別的例項歸納起來,我們可以得一個公例,就是:藝術表現思想和情感,與其儘量流露,不如稍有合蓄;與其把一切都說出來,不如留一大部分讓欣賞者自己去領會。因為在欣賞者的的頭腦裡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儘量流露的還要深刻。換句話說,說出來的越少留著不說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語中有一句說:“言有盡而意無窮”。無窮之意達之以有盡之言,所以有許多意,盡在不言中。推廣地說,藝術作品之所以美,不是隻美在已表現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現而含蓄無窮的一大部分,這就是無言之美。

(摘編自朱光潛的《無言之美》)

1. 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文學要以言達意,但文學作品中的具體語言和抽象情感卻有很大差別,文學創作者也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達意。

B. 《論語》中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沒能表達出孔子當時的心境,這個例子*了文字不能完全地傳達情感的道理。

C. 《琵琶行》所描寫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表現了聽者沉默肅穆和平愉快的感受,這是音樂的無言之美。

D. 欣賞者有低頭閉目的神像時,所產生的印象常常特別深刻,這是欣賞者和創作者碰巧所得。並不是創作者刻意為之。

2. 下列對原文論*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從文學不追求用文字語言來全部傳達情意拓展開來,論述了一切藝術作品都不需要儘量充分地表達情意的道理。

B. 文章在分別舉出了文學、音樂、雕像的例項的基礎上,總結了藝術創作的共同點,順勢解釋了“無言之美”的內涵。

C. 圍繞著無言之美這個話題,文章逐層遞進地論*了藝術表意時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和可行*。

D. 文章運用了舉例、對比等論*方法,論述了藝術作品的美更在於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學原理淺顯易懂。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要想讓欣賞者獲得的美感更加豐富深刻,就需要創作者在表現思想情感時,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B. 《關雎》用生動的語言描寫荇菜之形,用直白的語言抒發思慕之情,做到了語言完全地表達情意,展現了深刻美。

C. 《歸園田居》寫景的精妙之處*了*古典詩詞蘊含豐富的無言之美,這種美體現在許多優秀的古詩文中。

D. 已表現出來的美和無言之美,都屬於藝術作品的美,這兩種美各有特*,如果能夠協調融合,那將更有感染力。

【回答】

1. C    2. C    3. B

【解析】

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A項,“具體的語言和抽象的情感有很大差別,文字不能很好地表情達意” 錯誤;B項,“就沒有表達出孔子當時的心境”錯誤,原文“沒完全描寫出”;D項,“這是欣賞者和創作者自然碰的巧,並不是創作者不是刻意為之” 錯誤,原文“當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為此,但這些也許是”。

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和歸納概括能力。對原文論*的相關分析,C項“逐層遞進”錯誤,應該是“並列”。

點睛:分析文章的內容比較難,答題時首先瀏覽選項,通讀全文,在文中找到選項對應的區位,然後仔細分析,本題對原文論*的相關分析,要仔細分析材料中的論*部分內容。

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文意,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的能力。B項,“語言能夠完全地表達情意,展現深刻美”歪曲了《關雎》的含蓄美。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