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①餘闕,字廷心。少喪父,授徒以養母,與吳澄弟子張恆遊,文學日進。元統元年,賜進士及...

練習題6.04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①餘闕,字廷心。少喪父,授徒以養母,與吳澄弟子張恆遊,文學日進。元統元年,賜進士及...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①餘闕,字廷心。少喪父,授徒以養母,與吳澄弟子張恆遊,文學日進。元統元年,賜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為政嚴明,宿吏皆憚之。俄召入,應奉翰林文字,轉中書刑部主事。以不阿權貴,棄官歸。會莫徭蠻反,右丞沙班當帥師,堅不往,無敢讓之者。闕日:“受天子命為方岳重臣.不思執弓矢討賊,乃欲自逸邪!右丞當往。”沙班曰:“郎中語固是,如芻餉不足何?”闕曰:“右丞第往,此不難致也。”闕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丁母憂,歸廬州。

②盜起河南,陷郡縣。至正十二年,治淮西,起闕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分兵守安慶。於時南北音問隔絕,兵食俱乏,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卻之。乃集有司與諸將議屯田戰守計,環境築堡寨,選精*外捍,而耕稼於中。明年,春夏大飢,人相食,乃捐俸為粥以食之,得活者甚眾。民失業者數萬,鹹安集之。請於中書,得*三萬錠以賑民。

③闕號令嚴信,與下同甘苦,然稍有違令,即斬以徇。闕嘗病不視事,將士皆籲天求以身代,闕聞,強衣冠而出。當出戰,矢石亂下如雨,士以盾蔽闕,闕卻之曰:“汝輩亦有命,何蔽我為!”

④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或欲挽闕入翰林闕以國步危蹙辭不往其忠國之心蓋素定也卒時年五十六事聞追封豳國公諡忠宣。

⑤闕留意經術,《五經》皆有傳注。為文有氣魄,能達其所欲言。時體尚*左,高視鮑、謝。徐、庾以下不論也。篆隸亦古雅可傳。初,闕既死,賊義之,求屍塘中,具棺斂葬於西門外。及安慶內附,大明皇帝嘉闕之忠,詔立廟於忠節坊,命有司歲時致祭雲。

(選自《元史·列傳三十四》)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或欲挽闕入翰林/闕以國步危蹙/辭不往其忠國之/心蓋素定也/卒時年五十六/事聞/追封豳國公/諡忠宣/

B.或欲挽闕入翰林/闕以國步危蹙/辭不往/其忠國之心/蓋素定也/卒/時年五十六/事聞追封/豳國公諡忠宣/

C.或欲挽闕入翰林/闕以國步危蹙/辭不往/其忠國之心/蓋素定也/卒時年五十六/事聞/追封豳國公/諡忠宣/

D.或欲挽闕/入翰林/闕以國步危蹙/辭不往/其忠國之心/蓋素定也/卒時年五十六/事聞/追封豳國公/諡忠宣/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宋代樞密院主官稱知樞密院事,佐官則稱同知樞密院事,元朝廷一些部門屬官延有同知,到明清時,同知為知府的副職。

B.丁母憂,是說傳主的母親去世了,按照規定,三年內不為官,在家守孝。丁,是壯年男丁。

C.傳注,解說古言使人容易通曉,而由此寫出的書,便是“傳注”,文中是解說《五經》的書。

D.*左,古人在地理上是以東為左、以西為右。長*以東下游南岸地區在左手一邊,故稱*左。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餘闕是一個有孝心的人。父親去世後,他靠自己教授學生養活自己的母親;他還教育自己的將領士兵們懂得孝親的道理。

B.餘闕善於動腦筋想辦法。餘闕守安慶,剛到任十天敵兵就到了,後擊退敵兵。於是採用屯田戰守計,使很多災民存活下來。

C.餘闕深得下屬的愛戴。他雖然號令嚴明,但因能與下屬同甘共苦,所以在他出戰時,面對亂箭和石塊,士兵們拿盾牌為他遮擋。

D.餘闕因忠誠而受敬重。餘闕忠於自己的國家和國君,去世後受到封賞;也因為忠誠連明朝皇帝都要為他修廟祭祀。

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沙班曰:“郎中語固是,如芻餉不足何?”闕曰:“右丞第往,此不難致也。”

(2)初,闕既死,賊義之,求屍塘中,具棺斂葬於西門外。

【回答】

16.C

17.B

18.B

19.

(1)沙班說:“郎中所說的當然正確,糧草不足怎麼辦?”餘闕說:“右丞相您只管前往,這些不難得到。”

(2)當初,餘闕去世後,賊人認為他忠義,在塘中尋找屍體,準備棺材把他收殮安葬在西門外。

【解析】

試題分析:

16.從主語“或”“闕”“其”“事”和補充的主語等,可斷定選C。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誌*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一般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的充當的成分,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後結合文意進行分析。從主語“或”“闕”“其”“事”和補充的主語等進行斷句。

17.丁是遭逢的意思。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文化常識的考核的題目,去年在大綱卷中出現,重點突出對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當今國學熱的趨勢,以後還會堅持。文言的選文是人物傳記,那主要的常識是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此題主要涉及制度、官職,考核的內容略選重複。這類題目一般錯誤都比較明顯,如此題丁是遭逢的意思。

18.“使很多災民存活下來”錯,他把自己的俸祿捐出來後,使很多災民存活下來。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定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如此題選項B文中意思“他把自己的俸祿捐出來後,使很多災民存活下來”,而選項“於是採用屯田戰守計”。

19.重點詞語:“是”“如……何”“第”“致”“既”“求屍塘中”“具”“斂”。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翻譯註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是”“如……何”“第”“致”“既”“求屍塘中”“具”“斂”等實詞,同時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如此類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譯,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

【參考譯文】

餘闕,字延心。少年時失去父親,以教授學生來供養母親。他與吳澄的弟子張恆交往,在文學方面天天有進步。元統元年,賜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為政嚴明,閱歷多的官吏都害怕他。不久被召入朝中,按命令任翰林文字,不久又改任刑部主事。因為不阿附權貴,辭官回家。正趕上莫徭族反叛,右丞沙班應該率*隊攻打,但他堅決不去,沒有人敢批評他。餘闕說:“接受天子的任命應該是方岳重臣,不考慮去拿著弓箭*賊人,竟然想自己逃跑,右丞相應該去。”沙班說:“郎主所說的當然正確:糧草不足怎麼辦?”餘闕說:“右丞相您只管前往,這些不難得到。”餘闕下令督促,三天就都準備齊了,沙班出發。遭遇母親去世,於是回到了廬州。

在黃河以南盜賊蜂起,攻陷郡縣。至正十二年,治理淮西方,起用餘闕為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分兵把守安慶。在這時南北方音訊隔絕,兵力糧食都不足,剛任此職十天敵兵就到了,抵抗擊退了敵兵。於是召集官員和各將領商議屯田作戰防守的計策,圍著邊境修築了堡寨,選用精悍的士兵從外面防禦,在裡面從事耕種。第二年,春夏之交時鬧饑荒,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於是餘闕捐出俸祿做成粥讓百姓吃,這樣使大批百姓存活下來。有數萬名失業的百姓,餘闕把他們全都安全地聚集起來。向中書省請示,得到三萬錠銀*用來賑濟百姓。

餘闕號令嚴明守信,與下屬同甘共苦,然後稍稍有違反法令的,立即砍頭來*示別人。餘闕曾經生病沒有任職,將士都對天長嘆,請求自己代替餘闕。餘闕聽說,強穿戴好出來。出來作戰時,箭與石亂如雨下,士兵們用盾牌為餘闕遮擋,餘闕拒絕他們說:“你們也是有生命的,為什麼要為我遮蔽!”

稍微有些空餘時間,就為《周易》作注,率領諸生們到郡裡的學館講學,讓*士們在門外站著聽,使他們瞭解尊重君主孝敬長輩的禮義,有古代良將的風範。有人想讓餘闕進翰林院,餘闕認為國家現在處於危險的時候,拒絕不去,他對國家忠誠之心,大概早就確定了。五十六歲去世。皇帝聽聞此事,追封為豳國公,諡號忠宣。

餘闕留意經術,他對《五經》都有傳注。做文有氣魄,能夠把 他想要說的表達出來。當時崇尚*左文體,傲視鮑照、謝眺、徐陵、庾信,他們以下的就更別提了。篆書、隸書也古樸高雅可以流傳。當初, 餘闕去世後,賊人認為他忠義,在塘中尋找屍體,準備棺材把他收殮安葬在西門外。等到安慶歸順明朝,大明皇帝也欣賞餘闕的忠義,下詔在忠節坊建廟,命令有關部門每年按時祭祀。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