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長孫儉,河南洛陽人也。本名慶明。儉少方正,有*行,狀貌魁梧,神*嚴肅,雖在私室,...

練習題3.1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長孫儉,河南洛陽人也。本名慶明。儉少方正,有*行,狀貌魁梧,神*嚴肅,雖在私室,...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

長孫儉,河南洛陽人也。本名慶明。儉少方正,有*行,狀貌魁梧,神*嚴肅,雖在私室,終日儼然。*不妄交,非其同志,雖貴遊造門,亦不與相見。孝昌中,起家員外散騎侍郎,從爾朱天破隴右。賀拔嶽被害,太祖赴平涼,凡有經綸謀策,儉皆參預。時西夏州仍未內屬,而東魏遣許和為刺史,儉以信義招之,舉州歸附。即以儉為西夏州刺史,總統三夏州。

時荊、襄初附,太祖表儉功績尤美,宜委東南之任,授荊州刺史、東南道行臺僕*。所部鄭縣令泉璨為民所訟,推治獲實。儉即大集僚屬而謂之曰:“此由刺史教誨不明,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遂於廳事前,肉袒自罰,舍璨不問。於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魏文帝璽書勞之。荊蠻舊俗,少不敬長。儉殷勤勸導,風俗大革。務廣耕桑,兼習武事,故得邊境無虞,民安其業。吏民表請為儉構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在州遂歷七載。

徵授大行臺尚書,兼相府司馬。嘗與群公侍坐於太祖。及退,太祖謂左右曰:“此公閒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有所失。”他日,太祖謂儉曰:“名實理須相稱,尚書既志安貧素,可改名儉,以彰雅*。”

及梁元帝嗣位於*陵,外敦鄰睦,內懷異計。儉密啟太祖,陳攻取之謀。於是徵儉入朝,問其經略,對答自若,太祖深然之。乃謂儉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令儉還州,密為之備。尋令柱國、燕公於謹總戎眾伐*陵。事平,以儉元謀,賞奴婢三百口。

嘗詣闕奏事,時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報,自旦達暮,竟無惰容。其奉公勤至,皆此類也。天和三年,以疾還京。為夏州總管,薨,遺啟,請葬於太祖陵側,並以所賜之宅還官。詔皆從之。追封鄶公。荊民儀同、趙超等七百人,感儉遺愛,詣闕請為儉立廟樹碑,詔許之。建德四年,詔曰:“昔叔敖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以古方今,無慚曩哲。而有司未達大體,遽以其第即便給外。今還其妻子。”子隆。                 (選自《周書·列傳第*》,有刪改)

【注】曩(nǎng):先前

15.對下列句子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事平,以儉元謀                             元:開始

B. 舉州歸附                                   舉:發動

C. 以古方今,無慚曩哲                         方:比較   

D. 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                       愆:過失

16.下列句子中,全都屬於直接表現長孫儉能力出眾的一組是(3分)

 ①吏民表請為儉構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    ②於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

 ③此公閒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有所失。    ④凡有經綸謀策,儉皆參預。

 ⑤儉以信義招之,舉州歸附。      ⑥於是徵儉入朝,問其經略,對答自若,太祖深然之。

A.①③⑥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④⑤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長孫儉年少時就品行端正,行為莊嚴謹慎,平日保持恭敬莊重的態度,更從不與人胡亂結交。孝昌年間,他被從家中起用擔任員外散騎侍郎。

B.百姓狀告長孫儉的部下泉璨,後經審問查*情況屬實,他立即召集部屬並且宣佈罪不在泉璨,而源於自己的失職,並且肉坦自罰,來*戒眾人。

C.長孫儉曾和眾位大臣侍坐於太祖皇帝,太祖對長孫儉的進退舉止十分滿意,但是認為他的名字不好,所以賜他名為“儉”,來彰顯他的高雅情*。

D.長孫儉後來因病回京,不久病逝。在他的遺書中請求皇帝同意自己葬於太祖皇帝陵墓之側,並且將所賜的府第歸還給朝廷。

18.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儉殷勤勸導,風俗大革。務廣耕桑,兼習武事,故得邊境無虞,民安其業。(5分)

⑵嘗詣闕奏事,時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報,自旦達暮,竟無惰容。(5分)

【回答】

15.B

16.C

17.C

18.⑴長孫儉反覆地規勸開導,民風民俗大為改觀。百姓都致力於農桑,閒暇時還兼習武功,所以邊境沒有憂患(即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

⑵(長孫儉)曾經進京稟奏相關事宜,當時正值天降大雪,於是立於雪地中等待回覆,從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始終沒有委靡不振的神情。

【解析】

15.

試題分析:在文言文閱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上下文推斷出其詞義,B項解釋不正確,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內容可知,B項,舉:全部。所以選B。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6.

試題分析:此類題可先疏通選項句意,然後根據文意及句意來判斷是否直接表現長孫儉能力出眾。①“吏民表請為儉構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為側面;②“於是屬城肅勵,莫敢犯法。”是其舉措的效果和作用,屬於側面描寫;③“此公閒雅,孤每與語,嘗肅然畏敬,恐有所失”是太祖皇帝對長孫儉的評價。所以選C。

考點: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C。

17.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太祖皇帝確實建議長孫儉改名“儉”字,但並沒有認為他的名字不好,而是希望名與實相符合,來彰顯他的德行。所以選C。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8.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範的現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殷勤勸導”“大革”“無虞”“詣闕”“待報”“竟”。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長孫儉,河南洛陽人。原名叫慶明。長孫儉年少時行為品行端正無邪,有*守和高潔的品行,身材高大魁梧,神情嚴肅,即使在內室,(也是)整日保持恭敬莊重的態度,生*謹慎不胡亂與人結交,只要不是和自己有共同志向的人,即使是王公貴族登門拜訪,他也不會見。孝昌年間,從家中被啟用擔任了員外散騎侍郎的職務,跟隨爾朱天攻佔隴西。賀拔嶽被殺害,太祖皇帝親赴平涼,凡是與制定謀劃國家大事有關的事情,長孫儉都參與其間。當時西夏州還未歸屬朝廷。而東魏派遣(任命)許和為刺史,長孫儉用誠信和大義招納他,許和於是率部歸順朝廷。朝廷就讓長孫儉擔任西夏州的刺史,統一管理三夏州的事務。

當時,荊州,襄陽剛剛歸附朝廷,太祖表彰長孫儉的功勞,對他讚許有加,認為應該將東南重任交付於他。授予他荊州刺史、東南道行臺僕*的官職。長孫儉部屬鄭縣縣令泉璨被老百姓所告,經過調查審問,*實泉璨確實有罪。長孫儉就召集所有的官僚部屬對他們說:“這樣的事情發生是因為刺史教導的不夠明確,是我的過錯,並非是泉璨之錯誤。”於是就在廳堂前,肉袒謝罪,來懲罰自己,放過了泉璨,不去追問他的罪責。於是他管轄的地區整飭有法度,沒有人違法亂紀。魏文帝親下詔書慰問他。荊州蠻夷之地,那裡舊有的風俗,晚輩不尊敬長輩。長孫儉反覆地規勸開導,民風民俗大為改觀。百姓都致力於農桑,閒暇時還兼習武功,所以邊境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當地的官吏和百姓上表朝廷請求為長孫儉建造清德樓,立碑刻頌功德,朝廷商議之後,答應了這個請求。在荊州任職七年。

曾經與眾王公大臣在太祖面前侍坐談話。等到告退的時候,太祖對身邊的人說:“(長孫儉)這個人舉止情趣嫻靜文雅,我每次和他說話,都嚴正恭敬,擔心有所失誤。”後來有一天,太祖對長孫儉說:“名字和事蹟理應相稱,尚書你的志向既然是安於清貧、寒素,那麼可以改名叫做儉,來彰顯你高雅的節*。”

等到梁元帝在*陵繼承帝位,對外表現敦厚,於鄰國和睦,對內心懷不軌的圖謀。長孫儉暗地裡密報太祖,陳述攻取的謀略。於是朝廷徵召長孫儉入朝,皇帝詳細地詢問他的計劃和打算,應答從容,太祖皇帝聽後,對他的看法非常認同,於是對長孫儉說:“正向你所說的,我奪取*漢太晚了。”於是命長孫儉返回荊州,祕密準備。不久命令柱國、燕公於謹總領*隊**陵。平定之後,因為長孫儉是最早的出謀劃策者,於是賞賜他奴婢三百人。

長孫儉曾經進京稟奏相關事宜,當時正值天降大雪,於是立於雪地中等待回覆,從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始終沒有委靡不振的神情。他對於公家的事情勤奮認真,都類似這樣的情形。天和三年,因為疾病回到了京城。擔任夏州總管,死後遺文上表世宗皇帝,請求葬於太祖皇帝的陵墓之側,並且將所賜的府宅歸還朝廷。皇帝下詔都依從了他的請求。追封他為鄶公。荊州百姓儀同趙超等七百人,被長孫儉的恩情、德行所感動,進京請求為長孫儉建廟立碑。朝廷下詔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建德四年,朝廷下詔說:“昔日孫叔敖和蕭何都是忠心不二的賢臣,不為地位錢財所動,拿古代的人和長孫儉相比,他一點都不輸於先哲。而相關部門不識大體,很快拿長孫儉的府第給了別人。現在將它賜還給他的妻子兒女。”子孫後代人丁興。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