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24分)閱讀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連線*、非洲和歐洲的古代...

練習題9.27K

問題詳情:

(24分)閱讀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連線*、非洲和歐洲的古代...

(24分)閱讀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連線*、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是連線*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根據《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各年進口貨物分類統計(1873—1936年,%)

年份

生產資料

消費資料

機器及大工具

裝置,小工具等

原料

合計

消費品原料

直接消費資料

合計

1873

-

8.1

-

8.1

8.5

83.4

91.9

1893

0.6

7.8

-

8.4

13.0

78.6

91.6

1903

0.7

14.3

-

15.0

22.3

62.7

85.0

1910

1.5

16.0

0.1

17.6

17.0

65.4

82.4

1920

3.2

25.1

0.2

28.5

16.9

54.6

71.5

1930

3.7

21.3

1.9

26.9

17.3

55.8

73.1

1936

6.1

35.6

2.7

44.4

13.0

42.5

55.5

*各年出口貨物分類統計(1873—1936年,%)

年份

原料

半製品

製成品

農產品

礦產品手

機器開採

手工

機制

手工

機制

1873

2.6

-

不到0.5

37.4

-

58.3

1.7

1893

15.5

-

-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

1920

36.4

0.9

2.8

8.2

12.3

31.2

8.3

1930

45.1

1.2

3.4

3.5

12.2

27.1

7.4

1936

44.1

2.6

1.6

6.7

5.6

32.4

7.1

1865—1905年間*對外貿易貨值統計圖表(單位:百萬關兩)

年份

進出口總值

較5年前增長

進口值

較5年前增長

出口值

較5年前增長

1865

109.8

55.7

37.75

1870

118.9

8.3

63.7

14.3

55.3

46.4

1875

136.7

19.9

67.8

6.4

68.9

24.5

1880

157.1

14.9

79.3

16.9

77.9

13.1

1885

153.2

-2.5

88.2

11.2

65.0

-18

1890

214.2

39.8

127.1

44.1

87.1

34.0

1895

315.0

47.1

171.7

35.1

143.3

64.5

1900

370.1

17.4

211.1

22.9

159.0

10.9

1905

675.0

82.3

447.1

11.8

227.9

43.3

材料三  據*貨*基金組織統計,1991年~2000年期間,*的GDP年均增長率達到10.4%,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速的3倍強,是同期*新興工業化國家的1.7倍,位居世界之首;2001年~2006年期間,*GDP年均增長率為9.8%,為同期世界經濟增速的2倍強。從持續時間看,*由快速增長驅動的長期經濟擴張可以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歐洲經濟體、日本及*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經歷相比。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期是19年(年均增長9.2%)、新加坡的經濟高速增長期是20年(年均增長9.9%)、**為21年(年均增長8.7%)、**為26年(年均增長9.5%)、韓國為30年(年均增長8.5%),而*的高速增長已持續了近30年。長期高速增長,預示著*在過去30年已經進入經濟起飛階段。

——朱金海《全球視野下的*經濟:增長、地位和戰略導向》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絲綢之路形成的原因,舉兩例說明古代絲綢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流之路。(10分)

(2)歸納材料二中反映的近代*對外貿易的主要特徵。(6分)

(3)概括材料三中當代*經濟發展特徵,分析其成因。(8分)

【回答】

【考點】(1)古代*商業的發展——絲綢之路

(2)近代*對外貿易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和*的加入

【解析】(1)第一小問原因,根據材料一“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古代出產的絲綢”並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絲織業的發達、科學技術的進步、統治者的對外政策、經濟重心的南移等方面歸納;第二小問說明,可以列舉*四大發明傳播到西方、印度佛教傳入*等典型事例。

(2)根據材料二,可以從具體的進、出口貨物內部的資料結構變化的增減方面歸納、可以從每一個大類特徵方面歸納、可以從總體方面的貿易逆差歸納。

(3)第一小問特徵,根據材料三“*的GDP年均增長率……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速的3倍強,……位居世界之首;2001年~2006年期間……為同期世界經濟增速的2倍強“、”從持續時間看,……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期是19年……、新加坡的經濟高速增長期是20年……、**為21年……、**為26年……、韓國為30年……,而*的高速增長已持續了近30年。”等關鍵資訊可以概括為增長率高、持續時間長;第二小問成因,可以從當代*內外政策諸如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經濟全球化等方面進行歸納。

【*】(1)原因:絲織業的發達;技術的進步(造船和指南針);(或者經濟、科技文化領先);張騫等人的“鑿空”之舉和探險;統治者的對外開放政策;經濟重心的南移等。(三點既得6分)

說明:*的科技發明傳到西方,推動了西歐社會的轉型;佛教的傳入,為儒家思想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契機;新的物種傳播,豐富了中西*的社會生活等(兩點既得4分)

(2)特徵:進口商品仍以以消費*質的工業製成品為主,出口商品以農業,手工業製成品為主,帶有典型的半殖民地特徵(具體到進、出口貨物內部的結構變化表述正確亦可);對外貿易以貿易逆差形式為主。(6分)

(3)特徵:經濟年增長率高、持續時間長。(2分)

成因: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等(三點既得6分)


知識點:古代*的經濟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