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李尚師:修史·鑄鑑·報國邢兆遠李建斌1942年出生的李尚師,飽歷世間滄桑。血與火,...

練習題3.1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李尚師:修史·鑄鑑·報國邢兆遠李建斌1942年出生的李尚師,飽歷世間滄桑。血與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

李尚師:修史·鑄鑑·報國

邢兆遠 李建斌

1942年出生的李尚師,飽歷世間滄桑。血與火,痛與苦,燒灼著他的心,更讓他悟出一個理:個人與國運血脈相連,只有國家強大,百姓方可安居樂業;只有治國有方,*才能過上幸福生活。

 1985年,任中學教師的李尚師的人生出現了轉折,當時山西師院的“晉國史研究室”缺少人手,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邀他一起編寫《晉國史》。而自幼就崇拜“報國修史”的李尚師,此時不禁熱血沸騰,下決心步入“漫漫”的修史路,為國家盡一介草民之力。

為蒐集史料,李尚師走遍了晉國古地,晉侯墓地、陶寺遺址、堯都、天馬—曲村遺址、晉獻侯墓的車馬坑、晉國鑄銅遺址、侯馬盟書出土遺址、牛村晉國宮殿遺址等都出現了他的身影。

為考察傳說中的晉國大宗之都——翼,李尚師曾住在翼城南樑農家,騎著自行車奔波於翔山之下、澮河之濱,觀其山如大鵬翱翔之狀、察其遍地灰層、繩紋陶片遺存比比皆是,從而確定“翼”乃是南樑故城。

李尚師千方百計地參加各種研討會,與史學界的朋友交流資訊,追蹤最新研究成果。北大教授、著名史學家李伯謙感慨地說:“李尚師對文獻史料的重視和掌握,是很少有人能夠匹敵的。百萬字的手寫書稿,裝滿整整一大箱子,僅寫一遍、改一遍,再謄抄一遍,工作量可想而知,箇中清苦甘甜,唯有自知,他完全可以稱得上‘*當代民間修史第一人’。”

研究晉國史,疑點、難點很多。比如晉國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歷史就有七說,其中東漢班固、西晉鄭玄等認為唐在今太原,後世在今太原晉源區建有晉祠,更使“太原晉陽說”不脛而走,家喻戶曉。

面對諸多大相徑庭的觀點,李尚師的大腦在梳理著一個個資訊團,一遍又一遍地翻閱著諸多古籍文獻,查詢考古資料,實地觀察地形,釐清各種說法的偏差,毅然選定“臨汾盆地說”,並確定唐國地域覆蓋範圍。

挑戰與創新的*燃燒著李尚師的心,他不斷審視權威史書:《春秋》只有1.8萬字,由於只記事件結果,不記事件的經過和背景,過於簡略,用語隱晦;《史記》以文學筆法寫史,有許多地方“失實”。他將《左傳》與《春秋》《國語》等中的記載進行梳理、比較,將眾多歷史事件和人物,加以互為印*,釐清了主線脈絡和史實。談及此,李尚師說,修史之人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之思想,敢於突破禁區,超越前人。

2011年,李尚師開始編撰《治國方略史鑑》。他俯瞰五千年漫漫長史,在揭開一層層面紗後發現,源遠流長的儒家,提倡“德治”“仁政”“中庸”,使國家*,社會安定,然而其以宗法制為核心,講等級,守舊保守,不易於社會變革,造成社會進步緩慢。法家崇尚法治,樹立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建立一個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規範有序的社會。其缺點是,由於手段強硬,濫用之,則容易激化矛盾,甚至造成社會*。

在《治國方略史鑑》中,李尚師釐清了*歷史上治國理政思想的主線脈絡:堯舜時期始創“明刑弼教”“德主刑輔”,於孔、孟時期發展成熟;與此同時,法家學派在晉國孕育、發展,然後儒、法思想通過晉人卜子夏在晉(魏)發生碰撞、融合,並形成了“儒法相容”思想。戰國末期,荀況在“儒法相容”思想的基礎上,將儒家的“禮制”與法家的“法治”有機融合起來,形成了“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的思想,轉變形成歷時兩千年的治國思想的主線。

觀雲捲雲舒,思潮起潮落。李尚師以大量的史實在講述著,戰國時的魏文侯尊崇“重法尊儒”,讓魏國成為當時的最強盛國家;到了秦始皇,實行純法家思想治國,結果15年短命而終;漢宣帝以“禮法合治”“德主刑輔”治國,使漢代因此而強盛;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實行“王道”治國,結果僅存15年。從東漢至清朝,凡是靈活運用“儒法並用、德主刑輔”思想治國的,國家就走向繁榮昌盛;凡是偏離了這條治國思想主線,就會導致或專權*、*揭竿而起,或是**、民心怨恨的結果。

2014年逝世的*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先秦學會原常務會長孟世凱評價李尚師,他*完成了一個重大理論*課題,具有創新意義。他根據有關文獻和新的考古成果,圍繞“治國思想主線”,以獨特的視角和思考,梳理出*兩千載治國思想的主流:“隆禮重法”,這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對當今也具有借鑑意義。

這位“宿儒”,身居山村,耐住清貧與寂寞,歷時三十餘載,以心與魂熔鑄著長史。*先秦史學會常務理事宮長為評價李尚師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天下河東,無出其右。”

(選自《光明日報》2015年7月16日)

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飽經世間滄桑的李尚師,在血與火痛與苦的經歷中,體會到個人生活境遇與國家命運的關係,因此走上了漫漫修史路。

B.為考察傳說中的晉國大宗之都——翼,李尚師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考察,分析了大量的歷史遺存。從而確定“翼”乃是南樑故城。

C.修史過程中,李尚師重視文獻史料,寫一遍,改一遍,再謄抄一遍,形成了百萬字的手寫書稿,各中心艱*只有自己知道。

D.在考查晉國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時,李尚師*了歷史上的七說,理清各種偏差,確定了唐國地域覆蓋範圍。

E.李尚師突破禁區,超越前人,將、《左傳》與《春秋》《國語》等中的記載進行梳理,比較,從而理清了主線脈絡和史實。

12.李尚師開始編撰《治國方略史鑑》的主線是什麼?具體闡述時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結合文字內容進行簡要分析。

13.文章最後兩段引用孟世凱於宮長為對李尚師的評價有什麼作用?請簡要概括。

14.李尚師被稱為“*當代民間修史第一人”,他的事蹟體現了一種怎樣的情懷?請就此談談你的認識。

【回答】

11.BE(選E給3分,選B給2分,答A給1分,選CD不給分)

12.主線是“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的思想。儒家提倡“德治”“仁政”“中庸”,法家崇尚法治,兩者各有優點與缺點,在互相碰撞融合的過程中,最終形成了“儒法相容”的思想體系。具體闡述時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兩種思想的對比,表現出各自的長處與不足,突出了兩種思想的本質特徵。

13.孟世凱對李尚師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作整體概括,宮長為則從李尚師的學術地位進行評價,從側面突出傳主對李尚師的貢獻及其在學術界的地位,其中包含有評價者及作者對李尚師的讚美和崇尚之情。

14.這是一種對社會,對歷史負責任的情懷。歷史是一面鏡子,然後讓我們在反思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修史可以進一步釐清歷史的真實*,讓人們更好地認識歷史,並在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以上是民間修史的事蹟為社會提供了關於歷史的更為清楚的認識,為當代治國與修身帶來思想的啟迪。而在修史的過程中,他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他的這種情懷,反映出新時期的社會心理,具有積極向上的時代意義。

【解析】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文章資訊的能力,A選項,“因此走上了漫漫修史路”說法不嚴密,這只是他走上這條道路的一個前提。C選項,“形成了百萬字的手寫書稿”錯誤。是對“百萬字的手寫稿”,“寫一遍改一遍再謄抄一遍”。D選項“*了歷史上的七說”,文中無依據,另外文章說,他最終選定的臨汾盆地說也應該屬於七說之一。 這道題綜合*比較強,既涉及到了對文中字詞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對文章主旨的探究,還涉及到了對文章結構、手法的把握。因此解答時要認真閱讀文章,把握主旨,理清結構,研究技法。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方法:①讀全文,概括主要內容;②抓標題,概括主要內容;③辨文體,概括主要內容;④找線索,概括主要內容;⑤理層次,概括主要內容。第一步:整體感知。明確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評價的基礎。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義或目的,整體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這是評價的根本。要認真閱讀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內部的相互關係,取得對作品的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評價中出現以偏概全、主觀片面等問題。第二步:篩選文中的關鍵資訊。無論寫人記事還是發表看法,關鍵*的語言最能顯示文章的思想內涵或作者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評價。第三步:評價要具體、客觀,不可含糊籠統。分析和評價都必須緊密結合文學作品實際,避免離開作品去進行漫無邊際的分析。分析和評價要以正確的思想為理論基礎,以辯*法為基本的分析法,並結合文學作品創作特有的藝術規律,對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不應依據個人的好惡去隨意評說。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與寫法的能力,題目要求對《治國方略史鑑》的主線及寫法進行分析,從具體思考時,可以根據文章最後兩個內容,概括出這一著作的寫作主線。然後根據文中資訊,分析儒與法兩者之間的差異*,並在碰撞與融合的過程中體現出各自特點,而兩者之間的對比,則是作者運用的寫法,對其簡單理解即可。

【考點定位】分析文字的文體基本特徵。分析文字的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根據傳記的文體特點和新課標,傳記的閱讀要求是:1.理清作品陳述的基本事實,把握傳主的人生經歷;2.分析傳主的*格、情感,把握傳主的*格、情感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係;3.理解作者的評論、思想,分析作者的評論、思想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係;4.通過分析作品的選材、表現手法、修辭技巧、語言特*等藝術形式,瞭解作者這樣處理的意圖;5.探討文字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的觀點和藝術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能力,解答本題可以先從2位的評價內容入手,然後再指出其作用,一是突出作用,二是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態度。

【考點定位】評價文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在傳記中,直接採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實*,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點,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對人物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引用詩詞,可以從側面烘托和豐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傳記顯現出一種古樸文雅的風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強文章的活潑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讀*。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它可以印*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

 切入角度:1.傳主: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豐滿,突出傳主的精神面貌,增強作品歷史深度和情感力度。2.文字:豐富文章內容、增強文章的真實*、可讀*、典雅*,增添文學底蘊。3.結構:照應(呼應)標題、設定懸念埋下伏筆、對比襯托、總結上文深化主旨。4.讀者:有助於讀者全面而深刻了解傳主的精神和影響(提升了傳記的閱讀價值)。

14.

試題分析:整體考查探究文章主題的能力,題目要求對李尚師還進行探究,一個人的情懷往往與整個社會的心理品質聯絡在一起,具體分析時可以從社會與個人的角度,對修史這一行為進行全面客觀的思考,體現李尚師修史背後所產生的時代意義。表達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

【考點定位】探究文字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名師點睛】首先要審題,一審題幹出題的方向,二審我們需要答什麼,三審*的模式。這類題相當於小型作文,觀點一定要明確,分析時要有理有據,並且一定要聯絡文字內容。另外,語言表述要簡潔。考場是有時間限制的,寫的太少,分析不透徹;寫得太多,勢必要侵佔做其題的時間。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