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古代詩歌閱讀(11分)幽居初夏①陸游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

練習題1.15W

問題詳情:

古代詩歌閱讀(11分)幽居初夏①陸游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

古代詩歌閱讀(11分)

幽居初夏①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②已過頭番筍,木筆③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交舊盡,睡誰共午甌茶?

【注】 ①這首詩是作者晚年居住山*時所作。②籜龍:就是筍。③木筆:又名*夷花。

20.詩人寫景是如何從內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現一個“幽”字的?請簡要分析。(5分)

21.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哪些複雜的思想感情?(6分)

【回答】

20.①以景寫“幽”(“湖山勝處”“槐柳*”“野徑斜”“水滿”“草深”等意象寫出環境之幽靜、初夏景*之幽美2分))②以動襯“幽”(“下鷺”)③以聲襯“幽”(“鳴蛙”)(②③共3分,答對1點給2分,答對2點給3分。意思對即可,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21.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發了詩人怡然自得之樂(閒適之情)。尾聯“嘆息”:一嘆自己志士已老,報國無成;二嘆往日之舊交飄逝殆盡,頓生孤寂惆悵 之感。(6分)

【解析】

20.

試題分析:首句“湖山”二字總冒全篇,勾勒環境,筆力開張,一起便在山關水*中透著一個“幽”字。次句寫到居室周圍,筆意微闔。鄉間小路橫斜,周圍綠蔭環繞,有屋於此,確不失為幽居;槐樹成蔭,又確乎是“繞屋樹扶疏”的初夏景象。這一句暗筆點題。頷聯緊承首聯展開鋪寫。水滿、草深、鷺下、蛙鳴,自是典型的初夏景*。然上句“觀”字,明寫所見;下句卻用“蛙鳴”暗寫所聞。明、暗、見、聞,參差變化,且上句所、言,湖水初平,入眼一片澄碧,視野開闊,是從橫的方面來寫。白鷺不時自藍天緩緩下翔,落到湖邊覓食,人的視線隨鷺飛兒從上至下,視野深遠,是從縱的方面來寫。而白鷺悠然,安詳不驚,又襯出了環境的清幽,使這幅縱橫開闊的畫面充滿了寧靜的氣氛,下一“觀”字,更顯得詩人靜觀自得,心境閒適。景之清幽,物之安詳,人之閒適,三者交融,構成了恬靜深遠的意境。從下句看,綠草叢中,蛙鳴處處,一片熱鬧喧騰,表面上似與上句清幽景*相對立,其實是以有聲襯無聲,還是渲染幽靜的側筆。而且,這蛙鳴聲中,透出一派生機,又暗暗過渡到頸聯“籜龍”、“木筆”,著意表現,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細針密線,又不露痕跡。“籜龍”就是筍,木筆,又名*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籜龍”已經過去“頭番筍”,則林中定然留有許多還沒有完全張開的嫩竹;“木筆”才開放“第一花”,枝上定然留有不少待放的花苞。詩人展示給讀者的是靜止的竹和花,喚起讀者想象的卻是時時在生長變化的之中的動態的景物。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1.

試題分析:這詩是陸游晚年後居山*時所作。八句詩前六寫景,後二結情;全詩緊緊圍繞“幽居初夏”四字展開,四字中又著重寫一個“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