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試題。鷓鴣天蘇軾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

練習題8.88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試題。鷓鴣天蘇軾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試題。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註釋】

①1080年,蘇軾謫居黃州時寫下了這首詞。②浮生,語出《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為人生在世,虛浮不定,指短暫虛幻的人生。③林斷山明:樹林斷絕處,山峰顯現出來。④翻空:飛翔在空中。⑤古城:當指黃州古城。⑥杖藜 :拄著藜杖。杜甫《漫興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⑦浮生:意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偶經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16.聯絡全詞,“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這兩句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17.簡析“又”字在全詞中的含義和作用;結尾句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感慨?

【回答】

16.這兩句描繪了一幅夏末秋初雨後村舍周圍煩亂衰落的景象。遠處樹林高山,近處竹叢院牆,腳下小池衰草,耳畔蟬聲四起。這兩句由遠到近,由視覺到聽覺,極有層次地描繪出詞人所處的環境,流露出詞人謫居黃州時落寞煩亂的心緒。

17.“又”,再次,得過且過,日復一日之意;“又”用於“浮生一日”前,加深了詞人的感慨,深化了詞的主題。“又”“一日涼”表現出詞人的落寞失意,與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形成對比,造成反差,“又”更加突出了詞人失意無聊的心情。結尾兩句表達畫龍點睛,表達詩人被貶後無所事事,得過且過,日復一日地消磨歲月的無可奈何的心緒

【解析】

16.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象”這是考查詩歌的景物形象。詩中的景象是詩人為抒發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設計的。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事、戰爭、狩獵、離別等)、**描寫。“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詩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現。所以我們在鑑賞景物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絡鑑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①寫了什麼景物(意象),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適當運用表達,語言力求優美。②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特點(意境)。常用術語:寥廓、雄奇、開闊、曠遠、悲壯、悲涼、悽清、*冷、幽靜、蕭條、荒涼、冷落、衰敗、孤寂、恬靜、閒適、纏綿、清新、明麗、絢麗、壯麗、秀美、恬淡、朦朧、淡雅。③分析作者表現的思想感情。“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遠處樹林高山,近處竹叢院牆,腳下小池衰草,耳畔蟬聲四起。這些意象的描寫,構成了一幅夏末秋初雨後村舍周圍煩亂衰落的景象,流露出詞人謫居黃州時落寞煩亂的心緒。概括圖景時注意季節、地點不能丟掉。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7.

試題解析:題幹問“簡析“又”字在全詞中的含義和作用;結尾句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感慨?”,這是考查詩歌的煉字。所謂煉字,就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的錘鍊推敲和創造*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煉字。(主要是錘鍊詩中的動詞、形容詞和虛詞。)。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1)直接釋義;(2)從語法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用法;(3)從修辭的角度,分析其運用效果。2.結合原詩句,再現景象。展開聯想,描繪該字所在詩句呈現的景象。 注意點出意象的特點。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或評價該字的表達效果(準確鮮明、形象生動、新穎貼切、耐人尋味等)原文中“又”,再次,得過且過,日復一日之意;“又”用於“浮生一日”前,加深了詞人的感慨,深化了詞的主題。“又”“一日涼”表現出詞人的落寞失意,與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形成對比,造成反差,“又”更加突出了詞人失意無聊的心情。結尾兩句表達畫龍點睛,表達詩人被貶後無所事事,得過且過,日復一日地消磨歲月的無可奈何的心緒。考生答題時要嚴格按照答題步驟。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