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                      生命的兩萬天該留點什麼   吳志翔  ...

練習題2.4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                      生命的兩萬天該留點什麼   吳志翔  ...

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


                       生命的兩萬天該留點什麼    吳志翔              時鐘嘀嗒嘀嗒地走著,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    不知從哪一天起,我們開始對自己的年齡敏感起來。20歲以前,總覺得沒有進入生活,但今天回過頭看,偏偏又覺得那時候的故事最多,記憶最飽和。日曆一頁頁地翻,年齡無聲息地長,偶爾翻翻舊照片,會驚異於那雙滿是稚氣的大眼睛曾經屬於我!忽然間,我們似乎意識到,許多東西在不經意中已經永遠湮沒在黑暗中了。在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失落了渴盼成長的心情。   我曾經好多次向朋友們問過同一個問題:“人一般能活多少天,憑你的感覺儘快報個數字出來。”  “10萬天!”  “20萬天!”    幾乎每個人的聲音都響亮而充滿自信。然而我卻告訴他們,人的生命實際只有兩萬多天。起初,沒有一個人相信我的話,說:“是不是少了一個零?”經過一番計算之後,朋友們深深地嘆息了:“怎麼?人生如此短暫!”   天黑下來了,我擰亮檯燈。時鐘嘀嗒嘀嗒地走著,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我開啟一本書,米蘭・昆德拉正在說:“我討厭聽我的心臟的跳動;它是一個無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點著數。”可是我沒法不聽,正如我們沒法拒絕兩萬多個日子一個個溜走;我的心臟沒法不跳動,正如樹葉在秋天裡沒法不飄落。心臟停止跳動,那便是我們的末日。我平靜地想著:我們怎樣才能在最後走進墳墓之前沒有遺憾?這個問題非常接近那段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語錄:“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    這個時代已經不可能只存在一種聲音,也失去了響亮的壓倒一切的“黃鐘大呂”。當年奉為圭臬的東西今天或許被扔進了垃圾箱。人們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瑣細慾望,為物質和肉體急急奔忙。人們拋棄了一個英雄的時代,繼而也拋棄了英雄所具有的精華。沒有了殉道者般的神聖和信仰,沒有了朝聖者般的堅忍與頑強,沒有大愛,沒有大恨,沒有大悲,也沒有大喜。    於是,我想到一個人,半個世紀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寫道:“自然賦予人們的不調和還很多,然而生命決不因此回頭。”這個人就是魯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為了肩起黑暗的閘門而擁有一顆黑暗的心”,他“是現代*最痛苦的靈魂,不管怎樣,他都是一個戰士”。可以有千萬個陶淵明、蘇東坡,可以有數不清的林語堂、梁實秋;但是魯迅,只有一個。    一種堅挺、鮮亮的人格精神在今天是極其稀罕的。    幾天前,重讀小說《北方的河》,我再一次被感動。瞧那個人,他堅定地站著!他有一種足以震懾群生的氣度,他的硬朗的質地是對眾多聰明人的嘲諷,他的沉默和鐵一般的冷峻令機會主義者心驚。那個人,他是來自歐亞大陸高緯度的堅硬的風,他有信仰,“信仰,你這純鋼百鍊的處女!”    還有海子,質樸而清亮的海子。這位詩人沒有活滿1萬天,但他永遠保持了純潔。他“站在太陽痛苦的光芒上”,復活了。   “詩意是人的棲居必備的基本能力。”海德格爾下了這樣的斷語。這詩意,動物不會有,它是我們人類的糧食。    夜深了,時鐘依然嘀嗒嘀嗒地走著,我聽到自己的心臟跳動的聲音。我合上眼睛,看到了這樣一幅幅圖景:魯迅在夜裡一邊咳嗽,一邊寫文章,燈光昏黃,“愛夜的人於是領受了夜所給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徹夜寫完自傳體小說《判決》,完成了與自己靈魂的對話,“我的心臟周圍隱隱作痛”;馬賽爾・普魯斯特從35歲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門窗緊閉,房間裡點著蠟燭,《追憶似水年華》成為他惟一的安慰;張承志做著“靜夜功課”,午夜時分, 他點燃一支菸,紀念夜與黎明相連的瞬間……    這群孤獨的人,這群飽滿的靈魂!    我們懷著美感想他們,並不意味著我們的青春必須苦難重重。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種方式囚禁,它應該是絢爛的,完全開放的;我不希望在20多年的歲月裡永遠揹著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它只是為了別人可以不背它。    我想說的只是:哪怕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狹小,越來越平庸,也別讓我們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們四面楚歌,也別忘記保持自己尊貴驕傲的呼吸。                                       (選自《心靈後花園》,上海*出版社)17.文章多次寫到時鐘“嘀嗒嘀嗒地走著”,其作用是什麼?(4分)18.根據文意,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在最後走進墳墓之前,沒有遺憾?(4分)19.結合全文,試分析“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種方式囚禁,它應該是絢爛的,完全開放的”的深刻含義。(6分)20.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章寫“我”告訴人們,人的生命實際只有兩萬多天,其目的是說明時光易逝,生命短暫,要珍惜美好的年華,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  B.作者由當前人的生存狀態回溯過去,點明魯迅、海子、卡夫卡等人擁有精神感召的力量,思路開闊。  C.文章主要運用了反覆、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生動*。  D.作者對“人們拋棄了一個英雄的時代,繼而也拋棄了英雄所具有的精華”,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和批判。  E.文章“形散而神聚”,不說教,無指責,卻讓人無法輕鬆,並在讀後能夠進行深刻的思考。

【回答】

17.  答: 結構上前後照應;內容上說明時間在飛快流逝,要珍惜青春。


18.  答:保持自己尊貴和*的人格,使自己的精神豐富。(根據作者所列舉的事例以及文章中最後一句話來回答。)


19.答:我不希望青春只是追求物慾,它應該追求飽滿的精神。(理解文中的比喻義,扣住原文中“人們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瑣細慾望”。)


20. BE(A項“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錯;C項“增強了文章的生動*”錯;D項沒有進行無情的鞭撻和批判。)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