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燕趙區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黃河為四面分界,主體為次生黃土的平原地帶。雖然這一區域...

練習題2.2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燕趙區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黃河為四面分界,主體為次生黃土的平原地帶。雖然這一區域...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燕趙區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黃河為四面分界,主體為次生黃土的平原地帶。雖然這一區域具有“地邊胡,數被寇”的特點,但燕趙文化仍屬於華北平原上以漢族為主的旱地農耕文化。

燕文化與趙文化有著不同的來源和各自的特徵,但又大體接近而趨同。相對於其他周邊區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趙文化的共同基調。燕趙區域的文化特徵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趙區域的文化特*。

具有特徵主線的區域文化是優越的文化。在全國各個地域中,燕趙區域是極少數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徵的地域之一。燕趙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這一特徵主線,為古今所共認,歷代所稱道,其內涵鮮明,無可否認。這是燕趙區域的優越之處,值得驕傲。

*古代“知己”“知音”的價值觀念,是“燕趙悲歌”的產生機制。燕丹的精誠與荊軻的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個情結,是由經濟文化的落後和*地位的低下而導致的一個情結。這個情結經過一種壯烈的撞擊,發生逆轉,出現昇華,於是就化育成為慷慨悲歌的*格。而這也正是北方歷史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慷慨悲歌”的歷史認同,有三次高潮。荊軻刺秦王,與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別,高漸離擊築,荊軻作歌,這是燕趙文化慷慨悲歌特徵的第一次概括。漢末曹魏時,曹*等人以鄴都為活動中心,詩風雄峻古樸,慷慨悲涼,燕趙文化第二次被稱作慷慨悲歌。唐代,高適等人以氣質自高,慷慨悲歌,臨風懷古,燕趙文化第三次被人稱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荊軻的謀刺秦王,標誌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從此以後燕文化就永久*地定格於此,成為燕趙文化所獨有的固定不變的意象。這一特徵不僅在當時存在,在後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際,燕趙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徵也有鮮明的體現。

“慷慨悲歌”的實質,乃是一種生命價值觀,是一種貫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趙俠士的輕生尚義,表面上看是不重視生命,實質上卻是更加重視、更加珍愛生命的體現。“燕趙悲歌”體現為一種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價值觀,燕趙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為突出的表現。瞭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體的存在,還有精神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可以教導人們,突破對自我的一己關懷,尋求更高的價值。燕趙文化歸根結底是一種生存方式、一種生命價值觀。

燕趙文化具有多元*。在“慷慨悲歌”激揚人*的同時,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物慾和*的不良內容。這些流弊在民間、在當今,也都有不同輕重的表現。其救治方法,則莫過於以風俗治風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謂“風教”,由低而高,由雜而純,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內在。

(摘編自張京華《“燕趙文化”概念界定的要點》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燕趙區域雖然毗鄰少數民族地區,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擾,但其區域文化還是保持以漢族為主體,以旱地農耕文化為主流的特點。

B.具有特徵主線的區域文化是優越的文化,燕趙文化具有無可否認的“慷慨悲歌”這一特徵主線,因此燕趙文化是一種優越的文化。

C.對“慷慨悲歌”的歷史認同有三次高潮,這三次所概括出的內容各不相同,使“慷慨悲歌”這一燕趙文化的特徵逐次清晰豐富起來。

D.“慷慨悲歌”所體現的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價值觀,是燕趙文化精神的突出表現和重要內涵,具有人生方面的教導意義。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受地理環境、生產方式、*地位等的影響,燕趙區域逐漸形成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價值觀念,表現出“慷慨悲歌”的文化特*。

B.燕太子丹與荊軻的關係體現了*古代“知己”“知音”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念正是“慷慨悲歌”這一文化特徵產生的主因。

C.漢末曹魏時的曹*和唐代的高適等人之所以能成為燕趙文化的傑出代表人物,原因之一是他們的詩或雄峻古樸,或慷慨悲歌。

D.“慷慨悲歌”這一文化特徵在戰國時期就已存在,在數世紀後的明清之際仍然存在,已成為燕趙區域重要、悠久、穩定的文化符號。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燕文化和趙文化來源不同而且各具特徵,但二者的文化內涵大體接近而趨同,具有共同的文化基調,故被人合稱為“燕趙文化”。

B.“慷慨悲歌”是一個由現實生活的落後而產生的情結,是歷經碰撞、衝擊、轉變以至昇華,最終才形成的有地域特徵的文化*格。

C.燕趙文化是北方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北方歷史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從其表現可以瞭解到北方地區物質與精神方面的部分特點。

D.燕趙文化具有多元*,其內容良莠不齊,如今在民間流行的,大多是世俗的、物慾的不良內容,有待人們採取恰當的方法來救治。

【回答】

4.C

5.B

6.D

【解析】

試題分析:

4.原文第1段說“雖然這一區域具有‘地邊胡,數被寇’的特點,但燕趙文化仍屬於華北平原上以漢族為主的旱地農耕文化”,A項以此句為核心進行轉述,符合原意,所以A項的表述是正確的。B項根據第3段中“具有特徵主線的區域文化是優越的文化”“燕趙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這一特徵主線,為古今所共認,歷代所稱道,其內涵鮮明,無可否認。這是燕趙區域的優越之處,值得驕傲”等語句的意思,得出“燕趙文化是一種優越的文化”的推斷,符合文意。因此B項也是正確的。C項對第5段的相關內容進行轉述,原文以“‘慷慨悲歌’的歷史認同,有三次高潮”為總起,具體介紹了三次歷史認同的主要內容,選項對此內容的轉述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逐次清晰豐富起來”缺少文字依據,二是“這三次所概括出的內容各不相同”與“特徵逐次清晰豐富起來”並無因果推理關係,選項用“使”字加以概括違背原文,與原文邏輯不等值。因此C項是錯誤的。D 項整合第6段“‘慷慨悲歌’的實質,乃是一種生命價值觀”“‘慷慨悲歌’還體現為一種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價值觀”“它可以教導人們,突破對自我的一己關懷,尋求更高的價值。”等內容,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D項也是正確的。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5.A項根據原文第1段交代燕趙區域地理環境,第2段“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趙區域的文化特*”,第4段“‘慷慨悲歌’是一個情結,是由經濟文化的落後和*地位的低下而導致的一個情結”和第6段“燕趙文化歸根結底是一種生存方式、一種生命價值觀”等內容,從條件和結果的關係角度進行轉述。推斷符合原文意思。因此A項是正確的。B項對原文第4段“*古代‘知己’‘知音’的價值觀念,是‘燕趙悲歌’的產生機制。燕丹的精誠與荊軻的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的內容資訊進行轉述,轉述時把“機制”替換成“主因”,是偷換概念,“機制”是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內部組織和執行變化的規律,“主因”指主要的原因。兩者有所區別,因此B項是錯誤的。C項對原文第5段有關“慷慨悲歌”的歷史認同的三次高潮中的後兩次進行轉述分析,做出了曹*、高適等人成為燕趙文化的傑出代表人物的原因推斷,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C項也是正確的。D 項根據原文第5段後半部分內容進行轉述,從原文“燕太子丹、荊軻的謀刺秦王,標誌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可以看出“‘慷慨悲歌’這一文化特徵在戰國時期就已存在”,原文“燕太子丹、荊軻的謀刺秦王,標誌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從此以後燕文化就永久*地定格於此,成為燕趙文化所獨有的固定不變的意象”“明清之際,燕趙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徵也有鮮明的體現”則說明“慷慨悲歌”這一文化特徵的重要、穩定和悠久。因此D項的理解分析符合原文意思。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6.A項對原文第2段關於燕趙區域的文化特徵說明進行轉述,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A項是正確的。B項對原文第4段關於慷慨悲歌的*格形成的相關內容進行轉述,符合原文意思。因此B項也是正確的。C項對第4段中慷慨悲歌的*格形成“也正是北方歷史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這一結論進行理解分析推斷,並整合了第1段和第6段燕趙文化特點的相關內容。與原文的意思等值。因此C項也是正確的。D 項是對原文最後一段內容的轉述,原文說“這些流弊在民間、在當今,也都有不同輕重的表現”,強調的是不良內容在民間、在當今都有存在的現實,選項轉述為“如今在民間流行的,大多是世俗的、物慾的不良內容”,則強調民間流行的大多是不良內容,從而把“度”的問題變成“量”的問題,轉述與原文不等值。因此D項是錯誤的。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