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2分)材料一桀紂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

練習題5.97K

問題詳情:

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2分)材料一桀紂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

25.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2分)

材料一 桀紂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離婁上》

材料二 厚斂於民以養禽獸,而使民飢以死,則無異於驅獸以食人矣……蓋侈用則傷財,傷財必至於害民。故愛民必先於節用。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

材料三 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是故桀紂之亡,乃所以為治也,秦政、蒙古之興,乃所以為亂也。……為臣者輕視斯民之水火,即能輔君而興,從君而亡,其於臣道固未嘗不背也。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材料四 “孔學則嚴等差,貴秩序,而措而施之者,歸結於君權。……於帝王馭民,最為合適,故霸者竊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點者,在專為君說法,而不為民說法”。

——梁啟超《論*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儒學統一時代》(1902年)

(1)材料一認為天下得失的關鍵因素是什麼?為此,孟子提出了怎樣的*主張?(2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張。程朱理學與儒學思想是何關係?(4分)

(3)依據材料三,指出黃宗羲評價天下治亂的標準。為此他提出了什麼主張?(4分)

(4)綜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不同階段的儒學家治國理念的共同之處。從儒學思想的變化中,你能得到什麼認識?(4分)

(5)概括材料四中的主要觀點。簡要分析此觀點產生的社會背景。(6分)

【回答】

25. *:

(1)因素:民心。(2分) 主張:仁政。(2分)

(2)主張:節用愛民。(2分)

關係:程朱理學吸收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學,是對傳統儒學的深化和發展。(2分)

(3)標準:百姓的憂樂。(2分)

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2分)

(4)共同:以民為本(或關注民生)。(2分)

認識:儒學的發展不斷適應統治者和時代的需要。(2分)

(5)觀點:儒家學說是維護封建君主*的工具。(2分)

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危機日益加深;西方資產階級*思想不斷傳入*;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隊伍的壯大。(4分)

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題型: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