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長安人,隋右驍衛將*晟之女也。少好讀書,造次必循禮則。*素...

練習題2.46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長安人,隋右驍衛將*晟之女也。少好讀書,造次必循禮則。*素...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長安人,隋右驍衛將*晟之女也。少好讀書,造次必循禮則。*素儉約,凡所服御,取給而已。太宗甚禮遇之。常與論及賞罰之事,對曰:“牝雞①司晨,惟家之索。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太宗固與之言,竟不之答。時後兄無忌,夙與太宗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勳,委以腹心,出入臥內,將任之朝政。後固言不可,每乘間奏曰:“妾既託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佈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為切骨之誡。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為宰執。”太宗不聽,竟用無忌為左武侯大將*、吏部尚書、右僕*。後又密遣無忌苦求遜職,太宗不獲已而許焉,改授開府儀同三司,後意乃懌。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後曰:“東宮器用闕少,欲有奏請。”後不聽,曰:“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憂少於器物也!”後所生長樂公主,太宗特所鍾愛,及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於長公主②。魏徵諫曰:“昔漢明帝時,將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於先帝子乎!’然謂長主者,良以尊於公主也,情雖有差,義無等別。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主,理恐不可,願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後,後嘆曰:“嘗聞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諫,實乃能以義制主之情,可謂正直社稷之臣矣。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納之則俗寧,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後因請遣中使齎帛五百匹,詣徵宅以賜之。八年,從幸九成宮,染疾危惙。將大漸③,與太宗辭訣,曰:“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於立政殿,時年三十六

(節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一·后妃上》,有刪改)

〔注〕①牝雞:母雞。②長公主:古代皇帝冊封自己的姐妹為長公主。資送:嫁妝。③大漸:病危,處於彌留之際。

15.下列各項中,加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司:掌管。

B.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                 豫:參與。

C.後又密遣無忌苦求遜職。                   遜:謙遜。

D.改授開府儀同三司,後意乃懌。             懌:歡喜。

16.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

B.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

C.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

D.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長孫皇后愛好讀書,知書達理。她謹遵禮法,受太宗禮遇。太宗想和她討論賞罰之事,她認為婦人不可參與政事,拒絕迴應太宗所談話題。

B.長孫皇后謹慎自律,極力抑制外戚。她吸取漢朝呂家、霍家的前車之鑑,不願自家兄弟子侄遍佈朝廷,曾想方設法推脫了兄長的宰執之任。

C.長孫皇后為人大度,敬重正直大臣。魏徵曾建言減少她親生女兒長公主的嫁妝,她不僅不生氣,還私自派遣使者賞賜魏徵,表彰他的正直。

D.長孫皇后節儉樸素,反對鋪張浪費。她在世時所穿衣物所用物品,僅僅夠用就行;臨死前還向太宗表明節儉下葬之願,不想勞費天下百姓。

18.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後所生長樂公主,太宗特所鍾愛,及將出降,敕所司資送倍於長公主。

(2)納之則俗寧,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

【回答】

15.C

16.A

17.C

18.(1)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太宗特別鍾愛她,等到將要出嫁,皇帝敕令主管部門(主管官員)嫁妝比長公主多一倍。

(2)採納忠言,百姓(社會)就會安寧;阻塞(拒絕)忠言,政事就會紊亂。衷心希望陛下清楚明白這個道理,那麼天下人將幸運之極。

【解析】

試題分析:

15.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C項,“後又密遣無忌苦求遜職”中的“遜”如解釋為“謙遜”,就與後面的“職”不搭配;根據前文“時後兄無忌,夙與太宗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勳,委以腹心,出入臥內,將任之朝政。後固言不可”,後文“太宗不獲已而許焉,改授開府儀同三司,後意乃懌”,可以得知長孫皇后不願讓哥哥*厚祿,故“遜”應解釋為“辭讓、退讓”。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比如本題就可以採取課內知識遷移法解決。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絡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如本題C項根據語境“遜”,辭讓,退讓。

16.本題考查文言斷句。首先應將句子迴歸文字,結合語境理解大意,“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這句話的大意是:妾活著既然沒有對時世有益,現在死了也不能厚葬。況且葬就是藏,是想讓人看不見。自古聖賢的人,都崇尚節儉薄葬。只有無道的亂世,才大起山陵,勞動耗費天下人,被有見識的人嘲笑。然後再根據句中的一些斷句標誌進行斷句,本句主要藉助句中的名詞(包括專有名詞)、動詞進行斷句,比如“妾”“葬者”“聖賢”“無道之世”“有識者”,動詞“生”“死”“費”“藏”“不見”“崇”“ 起”,被動句“為……笑”。“且”是斷句標誌。“大起山陵”的主語是“無道之世”而非“世(人)”。斷完之後還要重新讀一遍,看有無講不通的地方或者違反情理的地方。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型別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裡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本句主要藉助句中的名詞(包括專有名詞)、動詞進行斷句,比如“妾”“葬者”“聖賢”“無道之世”“有識者”,動詞“生”“死”“費”“藏”“不見”“崇”“ 起”,被動句“為……笑”。“費”指花費、浪費,當屬上,“且”是斷句標誌。“大起山陵”的主語是“無道之世”而非“世(人)”。

1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C項“魏徵曾建言減少她親生女兒長公主的嫁妝,她不僅不生氣,還私自派遣使者賞賜魏徵”說法有誤,原文為“後所生長樂公主,太宗特所鍾愛”“後因請遣中使齎帛五百匹,詣徵宅以賜之。”因此她女兒應是“長樂公主”;且不是“私自派遣使者”。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如本題C項皇后女兒應是“長樂公主”;且不是“私自派遣使者”。

18.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出降”,出嫁‘“所司”,主管部門(主管官員);“倍於”,比……多一倍。第二句中,“俗”,百姓(社會);“杜”,阻塞(拒絕);“詳” 清楚明白。同時要關注句中的人名、官職等專有名詞,比如“後”“長樂公主”“太宗”“陛下”“天下”。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比如“後”“長樂公主”“太宗”“陛下”“天下”。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唐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長安人,是隋朝右驍衛將*長孫晟的女兒。長孫皇后小時候喜歡讀書,即使匆忙之中也一定遵循禮儀規則。生*樸素節儉,凡是所穿衣服所用物品,只取所需罷了。太宗很是禮遇她,常和她討論到賞罰的事情,皇后回答說:“母雞在清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破敗。我是婦道人家,怎麼敢幹預聽聞國家政事呢?”太宗一定要和她說,皇后最終沒有回答他。當時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一直與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輔佐太宗的開國元勳。太宗把他當做心腹,讓他在寢宮出入,準備把朝政託付給他。皇后堅決不同意,經常利用機會奏報說:“我已經是皇后,尊貴已極,實在不願兄弟子侄出現在朝廷上。漢代的呂家霍家,可以作為深刻的教訓。我只願聖朝不要讓我的哥哥成為宰相。”太宗不聽,最終任命長孫無忌為左武侯大將*、吏部尚書、右僕*。皇后又私下讓長孫無忌苦苦請求辭職,太宗不得已同意了,改授長孫無忌開府儀同三司,皇后才感到歡喜。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對皇后說:“東宮器用缺少,想奏請添置。”皇后不聽,對太子說:“作為太子,所擔憂的應是品德沒有養成,美名沒有遠揚,怎麼擔憂器具物品缺少呢!”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太宗特別鍾愛她,等到將要出嫁的時候,皇帝命令有關部門準備的嫁妝比長公主多幾倍。魏徵勸諫說:“昔日漢明帝時,將封賞皇子,皇帝說:‘我的兒子怎麼能同先帝的兒子一樣呢!’我們稱呼長公主,確是因為她比公主尊貴,感情雖有差別,道義上卻無等級區別。如果讓公主禮超過了長公主,道理上恐怕不行,希望陛下三思。”太宗退朝以後把他的話告訴了皇后,皇后嘆息說:“曾經聽說陛下重用魏徵,卻不知道其中緣故。現在聽了他的勸諫,確實是一個能用道義限制主上私情的大臣,他可以稱得上是正直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於行,如果皇帝採納忠言,那麼社會(百姓)就會安寧;如果皇帝拒絕忠言,那麼朝政就會紊亂。衷心希望陛下清楚地明白這個道理,那將是天下幸事。”皇后因此請求派遣中使帶了五百匹帛,到魏徵家來賞賜給他。貞觀八年,皇后跟隨太宗來到九成宮,染病生命垂危。即將離世,與太宗告別說:“妾活著既然沒有對時世有益,現在死了也不能厚葬。況且葬就是藏,是想讓人看不見。自古聖賢的人,都崇尚節儉薄葬。只有無道的亂世,才大起山陵,勞動耗費天下人,被有見識的人嘲笑。只請求就著山形埋葬我,不用起墳,不用棺材,所必需的器物服飾,都用樹木泥瓦,節儉送終,這就是您不忘我了。”貞觀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在立政殿過世,那時年齡三十六歲。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