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人在故鄉為異客》經典語錄

《人在故鄉為異客》經典語錄

“少小離家老大回”。大鬍子比爾·布萊森年輕時離開故鄉美國,漂到英倫三島,做編輯寫書成家生子,樂不思蜀。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他又舉家遷回美國,卻發現時移世易,保留在他年輕記憶中的美國已經和從前大不相同。他雖人到中年,眼光仍如稚子一般天真爛漫。在他眼裡的美利堅故土,處處皆新奇,事事皆文章。於是,我們能見識到郵局、五金店、汽車旅館、免下車露天電*、車牌標語、公路邊的蹩腳展覽、餐車店、新英格蘭地區的特殊口音和方言,還有超大型室內購物中心。填字遊戲、垃圾食品、秋日登高、租車、看棒球賽、看電視看電影、買房置業、就餐、喝咖啡、廚房祕籍、汽車杯託這些美國生活中不為我們*讀者常見的點點滴滴在布萊森的筆下一點也不瑣碎枯燥,他的文字總是有種讓讀者身臨其境的魔力。待你閱讀完後掩卷回想,一幅美國普通人生活的長卷便在你的腦海裡慢慢展開。

這七十篇精*短文的合集涵蓋了比爾與美國重逢後五味雜陳的心情,以及他力圖重新認識美國的“歇斯底里”的過程。最吸引讀者的仍然是他的招牌俏皮文字,冷不丁地在結尾處撓到讀者的笑穴,讓你忍俊不禁噴飯之餘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手不釋卷。


經典語錄

人們對於便利已經上癮,於是便陷入一個惡*迴圈當中:它們手頭節省體力的機器越多,他們自己就越*苦;自己越*苦就越覺得需要更多的機器來節省體力。

豐富多樣的選擇不僅使得每筆生意都至少要花掉十分鐘,而且還很奇怪地讓顧客十分不滿。選擇越多,人們就要得越多;人們要得越多,他們就,呃,想要更多。你有事會感覺到身在無數人群之中,他們對於每樣東西都會越要越多,最後往往是慾壑難填。我們似乎創造出一個這樣的社會:人們主要的休閒活動就是在零售商店裡轉來轉去,尋找質地、形狀、顏*上從未見過的東西。

去國離鄉多年以後再返回,讓人感覺又奇怪又不安,有點像是從長長的昏睡中突然醒來。你會發現世易時移,只剩下自己有點傻乎乎地無法融入其中:買點小東西卻亂給小費,呆立在自動取款機、自助加油泵和付費電話前不知所措,而且當你的手臂被人猛然抓住時,才驚訝地發現加油站的地圖再也不是免費的了。

最後——如果對於今天的演講你沒記住什麼的話,記住這一個——如果你應邀去公共場合演講,一定不要講得太長。非常感謝大家。

這是我們美國人比較奇怪的一點。我們花了大力氣勸誡自己"拒絕*品",可是一到*店就買上一大堆。美國人每年花在各類*品上的錢高達750億美元,制*公司將產品推向市場的方式也是極盡熱烈直白,讓人不知不覺習慣於此。

美國人的普遍認識是,如果你周圍的某個人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出了事,那麼你就應該去討一大把錢。

我曾經在一本書裡調侃道:人生中有三件事是做不成的。其一,打官司贏了電信公司;其二,侍者還沒準備看見你的時候,你就引起他的注意;其三,重返故里。可是,自從1995年的春季以來,我就在靜靜地,甚至是帶著點去冒險的勇氣,重新審視上述第三點了。

告訴你一個事實:根據最新的《美國資料摘要》,每年有四十萬美國人因睡床、床墊或者枕頭而導致受傷。想想吧,也就是說每天平均有差不多兩千起睡床、床墊和枕頭受傷事故發生。當你饒有興致地來閱讀這篇文章時,就會有四位同胞不知怎麼搞的被寢具弄傷。 我之所以提起這個問題,並不是想說在就寢這方面,美國人比世界其它地方的人糟糕(儘管很清楚的是,我們中有許多人還需要加強練習),而是我發現有關我們這個地廣人疏的國家幾乎任何一項統計資料都能發人深思。

曾幾何時,真實的餐車點遍佈大街小巷的時候,喜歡外出就餐的人對它們嗤之以鼻;如今卻排隊追捧這些假模假樣的東西。如果說所謂摩登生活有什麼東西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話,那麼就是對我們等不及要拋棄的東西卻大肆追捧的衝動讓我困惑。 ……對於這種風潮我始終無法理解,不過似乎如今在美國我們真正想要的就是那些完全不真實的東西。

我不知道這種全民狂熱追捧健康的潮流到底有沒有價值。我所知道的就是要達到身體內部完美的平衡還有許多種其它更加美妙的方法。就寢前喝上六品脫啤酒再看九十分鐘的公開大學教學節目,讓我一直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