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師丹字仲公,琅琊東武人也。治《詩》,事匡衡。元帝末,為博士。建始中出為東平王太傅...

練習題2.1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師丹字仲公,琅琊東武人也。治《詩》,事匡衡。元帝末,為博士。建始中出為東平王太傅...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師丹字仲公,琅琊東武人也。治《詩》,事匡衡。元帝末,為博士。建始中出為東平王太傅。丞相方進、御史大夫孔光舉丹論議深博、廉正守道,徵入為丞相司直。成帝末年,立定陶王為皇太子,以丹為太子太傅。哀帝即位,為左將*,賜爵關內侯,領尚書事,遂代王莽為大司馬。

初,哀帝即位,高昌侯董巨集上書言:“秦莊衷王母本夏氏,而為華陽夫人所子,及即位後,俱稱太后。宜立定陶共王后為皇太后。”事下有司,時丹以左將*與大司馬王莽共劾奏巨集:“知皇太后尊之號,天下一統,而稱亡秦以為比喻,詿誤聖朝,非所宜言,大不道。”上新立,納用莽、丹言,免巨集為庶人。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復奏言:“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皆不宜復引定陶蕃國之名以冠大號,車馬衣服宜皆稱皇之意,宜為共皇立廟京師。”上覆下其議,有司皆是褒、猶言。丹議獨曰:“今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為號者,母從子、妻從夫之義也。欲立官置吏,車服與太皇太后並,非所以明尊卑無二上之義也。定陶共皇號諡已前定,義不得復改。”丹由是漸不合上意。

會有上書言古者以龜貝為貨,今以錢易之,民以故貧,宜可改*。上以問丹,丹對言可改。章下有司議,皆以為行錢以來久,難卒變易。丹老人,忘其前語,後從公卿議。又丹使吏書奏,吏私寫其草,丁、傅子弟聞之,使人上書告丹上封事①行道人遍持其書。上以問朝臣,皆對日:“大臣奏事洩而令其流聞四方,乃顯諫求忠。”事下廷尉,廷尉劾丹大不敬。

事未決,給事中博士申成、炔欽上書言:“丹經行無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者少。發憤懣,奏封事,不及深思遠慮,使主簿書,漏洩之過不在丹。以此貶黜,恐不厭眾心。”上貶成、欽秩各二等,遂策免丹。

平帝即位,徵丹詣公車,賜爵關內侯,食故邑。數月,太皇太后詔大司徒、大司空曰:“夫褒有德,賞元功,先聖之制,百王不易之道也。故定陶太后造稱僭號,甚悖義理。關內侯師丹端誠於國,不顧患難,執忠節,據聖法,明尊卑之制,可謂社稷之臣矣。有司條奏邪臣建定稱號者已放退,而丹功賞未加,非所以章有德報厥功也。其以厚丘之中鄉戶二千一百封丹,為義陽侯。”

                                                          (選自《後漢書》,有刪改)

【注】封事:古代臣下奏事,用袋封緘以防洩露。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治《詩》,事匡衡         治:研習

B.車馬衣服宜皆稱皇之意    稱:稱讚

C.以此貶黜,恐不厭眾心    厭:使……心服

D.非所以章有德報厥功也    章:表彰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天下一統,而稱亡秦以為比喻      ②以父母之遺體行殆,而死有餘責

B.①今以錢易之,民以故貧            ②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C.①關內侯師丹端誠於國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D.①其以厚丘之中鄉戶二千一百封丹    ②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1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師丹“忠心為國”的一組是

①立定陶王為皇太子,以丹為太子太傅

②詿誤聖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③定陶共皇號諡已前定,義不得復改

④忘其前語,後從公卿議

⑤丹經行無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者少

⑥執忠節,據聖法,明尊卑之制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師丹曾以匡衡為師,出任過東平王太傅。後因丞相方進、御史大夫孔光的推薦人京做了丞相司直。

B.師丹曾與王莽一起先後反對過高昌侯董巨集上書尊稱定陶共王后為“皇太后”的建議與郎中令泠褒等人的上書。

C.師丹曾經因屬下私自寫下奏章草稿被廷尉以大不敬罪*劾。後為之申辯的兩名給事中被降級,師丹被免職。

D.師丹在漢平帝即位後被賜爵關內侯.享食原來的封邑。後來,太皇太后認為師丹忠誠國家,封他為義陽侯。                                        

1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l)上覆下其議,有司皆是褒、猶言。(3分)

(2)大臣奏事洩而令其流聞四方,乃顯諫求忠。(4分)

(3)夫褒有德,賞元功,先聖之制,百王不易之道也。(3分)

【回答】

【*】

13.B

14.C

15.B

16.B

17.(1)皇上又下達奏書給大臣們商議,有司都認同泠褒和段猶說的話。(2)大臣如果奏報事情洩露讓內容流散使四方聽聞,是顯示自己的諫言而謀取忠臣的名聲。(3)褒獎有德的人,賞賜有功的大臣,這是先聖的制度,歷代帝王不變的規矩。

【解析】

13.

試題分析:稱:符合。實詞題目近些年考核有難度加大的趨勢,一般刻意迴避考綱規定的120個實詞,並且考題選項中夾雜出現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此題的*D即為詞類活用。答題的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的正確與否,此題“稱”後面是“皇之意”,“稱讚”皇帝顯然不合事理。應為“符合”。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A 連詞,錶轉折,卻/連詞,表假設;B 介詞,用/連詞,表原因;C 都是介詞,對;D 語氣副詞,表示祈使語氣/代詞,指大鵬。文言虛詞的題目心中一定要明確詞*的區分,比如本題中的“以”要區分是作介詞、連詞、還是動詞;“而”要區分是順接、並列還是轉折;“於”要區分不同的翻譯方式;試題的組成由一句文中句子和一句課本句子組成,文中句子還可以推斷,課本如果不熟那簡直是滅頂之災,所以文言文基本要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先看題幹中有沒有“直接表現”的字樣,然後分析所給文段是否是題幹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為,再分析是否是題幹中要求的*格,用排除法做準確率高還節省時間,①是高昌候董巨集的上書內容,④是說師丹年老忘記以前說過的話。排除這兩項可以得到*。

考點: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C

16.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一般不會太難,命題方向重要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抓住這幾方面仔細對讀原文找到錯誤,應該很簡單。B 師丹曾與王莽一起反對過高昌候董巨集上書尊稱陶共王后為“王太后”的建議,單獨反駁過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人的上書。選項事件錯誤。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7.

試題分析:翻譯題是區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因為判卷時間較緊,一般就看重點詞語的翻譯情況,所以如果不是直譯有時意思對可能老師誤判。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定的“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句”“省略句”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關鍵點:(1)是——認同。(2)聞——使四方聽聞。(3)易——改變。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師丹,字仲公,是琅訝東武人。硏究《詩經X眼侍匡衡。被推舉為孝廉(並)做了郎官。元帝末年,擔任博士一職,後來被罷免。建始年間,師丹被州中人推舉為茂才,又被被任為博士,出任東平王太傅。

當初,汶哀帝登上皇位。高昌侯董巨集向皇芾上書說:“秦莊襄王的母親本來是夏氏,(秦莊襄王)卻被牮陽夫人當做兒子養育,等到(秦莊襄王)登上王位後’把她們兩人都尊稱為太后。應該擁立定陶共王后做壘太后。”汶哀帝將這件事交給官吏商議,當時師丹憑藉左將*的身份和大司馬王莽一起向皇帝檢舉揭發董巨集“明知皇太后是至尊的稱號,如今天下統一,支援引已經滅亡的秦朝的事件作為比喻,欺誤聖朝,這不是應該說的話,犯了大逆不道的罪”。皇上剛剛即位,非常謙遜謙讓,接納采用了王莽、師丹的言論,罷免董巨集,讓他做平民。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人又向皇帝上書說:“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都不應該再引用定陶這個藩國的名稱來冠名尊號,(乘坐的)車馬和穿的衣服應該都符合至尊之號,設定俸祿二千石以下的官吏(在他們手下〉各供其職,又應該在京師給共皇建立廟宇。”皇上再次將這件事交給官吏商議,官吏都認為應該依照泠褒、段猶說的(一樣去做〉。唯獨師丹主張說:“現在定陶共皇太后、共皇設定官吏,(乘坐的)車(穿的〉衣服和太皇太后一樣,不是能明確尊卑稱號,表明沒有兩個君主的道理啊。定陶共皇尊號諡號已經預先確定,按道理不能夠再改變。”師丹於是漸漸地不符合皇上的心意了。

適逢有人向皇帝上書說古人用龜*和貝殼做貨帀,現在用錢替換了他們,老百姓因此貧窮,應該可以改變貨帀。皇上拿這件事詢問師丹,師丹回答說可以更改。壘上把這個奏章交給官吏們商議,(官吏們)都認為使用錢己經很久了,難以突然間改變。師丹已經是個老人,忘記了自己以前說過的話,又順從了朝中官員們的商議結果。又有一次,師丹命令屬吏寫奏摺,屬吏私下寫奏摺的萆稿,丁、傅的家族子弟聽說了這件事,讓人向壘帝上書狀告師丹給皇上的奏摺連路上的行人都人手一份,皇上拿這件事詢問將*和皇宮內的朝臣,都說:“忠於皇帝的臣子不顯揚(自己對君主的)勸諫,大臣問皇帝上奏的事情不應該洩露,不應該讓官吏和百姓書寫傳揚天下各地、四方之國。'如果大臣不知道保密就會失去生命,應該把他交付廷尉懲治。”皇帝將這件事交給廷尉商議’廷尉判決師丹犯了 ‘大不敬,之罪。事情還投有決斷.紿事中博士申鹹、炔欽向壘帝上書,說“師丹經術和品行出眾’從近些年來看,大臣能夠像師這樣的人很少。發洩憂憤的情緒,向皇帝迸言奏事,來不及深入思考和深遠謀劃I讓主簿書寫奏疏,洩露機密的過錯不在於師丹。(如果師丹)因為這被降職或免去官位,恐怕不會使眾人心服。”後來(皇上〕用策書為符信罷免了師丹。

漢平帝登上壘位,徵召師丹到公車署.賜予他關內侯的爵位,俸祿為原來的封邑。幾個月後,太皇太后告訴大司徙、大司空說:“褒獎有品德的人,獎貰有大功的人,這是古代的聖人定下的制度,也是所有的統治者不可更改的道理。所以定陶太后揑造超越本分的稱號,很違背道理規律。關內侯師丹對於國家端正誠實,不顧念災難禍殃,堅持忠君節*,根據聖人制定的法則,區分明確尊卑的制度,可以說是有功於國家的大臣了。官吏中分條列舉上奏建議建立稱號的邪惡不正的臣子已經被流放清退,但割巾丹有功,而其應得的獎賞卻沒有施加,大慨違背了先獎賞後懲罰的道理,這無法來表彰有品行的人,報答他的功勞。當把厚丘中二千一百鄉戶分封給師丹,讓他做義陽侯。”一個多月後師丹去世,諡號節侯。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