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題。兩年前,公眾甚至還不知道*電視臺有個“百家講壇”這樣的欄目,這個不起眼的欄目和...

練習題1.8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題。兩年前,公眾甚至還不知道*電視臺有個“百家講壇”這樣的欄目,這個不起眼的欄目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題。

兩年前,公眾甚至還不知道*電視臺有個“百家講壇”這樣的欄目,這個不起眼的欄目和很多電視節目一樣,在追求華麗、炫目的電視年代,被忽略了。隨著節目的不斷調整、改進,我們硬是靠那些沒有明*的專家學者,把這個節目辦紅火了。這一方面說明,公眾除了需要*消遣,也需要知識。另一方面,在媒體發達的年代,只要是有針對*的市場開發,專家、學者一樣可以成為明星。易中天就是其中的一個。

“百家講壇”一直在尋找這樣的學者——表達能力強,有文史基礎,適應電視媒體的要求,形象比較有魅力。顯然,易中天是最合適人選。講得好的人一定要推出來,至於講什麼再說,不是研究什麼就講什麼,所以我們不會請最專的專家,不會按*劃分去找主講人,易中天是我們瞄準好了之後推出來的。

當時我們就策劃,像易中天這樣的人,怎樣才能讓他發揮更大作用,他能講什麼?我們徵求過他的意見,他說對《水滸》感興趣,我們覺得他講《水滸》還不是最合適,《水滸》裡的人物都比較單純,我們覺得他講《三國》比較合適。後來他跟夫人商量,夫人說這個可以發揮你的特長。他問我們,怎麼講?我說要系列化,長期運作。他這時候就說,那我得想想,這樣就好多事情都不能幹了。我說,對,什麼事都不能幹,就幹這事兒。因為他的社會活動太多了,一個接一個。

易中天講“三國”,一上來便引起爭議,主要是因為他的講述方式,很多人覺得,歷史怎麼可以這麼講?這樣會誤導別人。對此,我們跟他說,一切爭議都不要管,做好了自然而然就好了。我們鼓勵他用現代語言,用現代人的生活狀態體會當時人的狀態,但是原文一定要有,擔心誤導的人純粹是杞人憂天。編年體的講法不適合電視。

我們要推出有個*的主講人,要給他一個受大眾關注的選題。現在易中天講得非常好,基本上不用怎麼剪,他具有編劇的能力。後來我們也跟他說:“你最大的特長就是上電視,你就是為電視生的。”他經常上電視,但只有在“百家講壇”最成功。他能把話題引向深入,但是做一些不用把話題引向深入的節目時,就會發現他的反應很慢。他不是那種反應很快,在淺層次上過渡一下的人,他是接到一個問題時要引向深入的人。但有些節目沒這個空間,展示不出他的優勢。

我們一直在進行研究和跟蹤。每個主講人的認可度,哪些觀眾喜歡,哪些不喜歡,全部都有資料和依據。我們不斷把這些反饋回主講人。然後我們要培訓,別的主講人也要跟著一起聽,易中天的受眾特點就是大學以上文化程度、城市觀眾喜歡,農村觀眾很少,女*觀眾不多。

以下對原文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    兩年前“百家講壇”反對追求華麗、炫目,所以被忽略;而現在,它依然反對,但卻紅火了。這說明,“華麗、炫目”對於電視欄目來說,兩年前是發展的必要手段,而現在卻已過時。

B.    “夫人說這個可以發揮你的特長”“你最大的特長就是上電視”,這兩句中的“特長”意思是不一樣的。前者是說易中天“表達能力強,有文史基礎”,後者是說易中天更容易通過上電視獲得成功。

C.     “百家講壇”的市場運作是講究針對*的。他們對主講人的認可度和受眾群體特點進行跟蹤和研究。比如,他們就掌握了易中天的受眾特點是大學以上文化程度、城市觀眾喜歡、女*不多。

D.    易中天的成功表明,專家、學者,雖然不具有明*,但在媒體發達的年代,只要能夠適應市場要求,他們就一樣能夠成為觀眾喜愛的明星。

E.    易中天的成功還讓我們體會到,一個人必須知己知彼。就本文來說,知己,就是認識自己長處和短處,知彼,就是了解所從事工作的特點。如果不能知己知彼,而是盲目選擇工作,就不可能成功。  

綜合全文看,“百家講壇”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易中天是怎樣講“三國”的?

【回答】

A B

①公眾除了需要*消遣,也需要知識;②有針對*的市場開發;③有最合適的人選;④有受大眾關注的選題。

用現代語言,用現代人的生活狀態體會當時人的狀態;不用編年體;把話題引向深入

知識點:現代文閱讀 單元測試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