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四、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9~12題。(25分)十月的玉米地⑴十月的玉米,熟了。⑵這情景...

練習題1.46W

問題詳情:

四、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9~12題。(25分)十月的玉米地⑴十月的玉米,熟了。⑵這情景...

四、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9~12題。(25分)

十月的玉米地

⑴十月的玉米,熟了。

⑵這情景,如詩如畫,幾米陽光瀲灩在玉米地裡,那是一個碩果累累的收穫國度。這個世界,是秋歌的演奏,玉米葉兒在歌聲中輕輕舞動小手,順著節拍,光影流轉,上演一場精美絕倫的華爾茲。

⑶十月的玉米香,近了。

⑷玉米香,瀰漫在村落的每一個角落裡,在鄉村清新的空氣裡肆無忌憚地傳播著,沁人心脾,甚至讓人的嗅覺裡也殘留著那種淡淡的香味。鄉親們的眸子裡充溢的都是金黃的玉米粒。他們小心地把玉米寫成一首小詩,然後牢記在心裡。陣陣玉米香化成了千年老白乾,讓鄉親們醉得酥麻、舒暢。

⑸月光下的玉米地,很美。

⑹一輪明月在淺藍的天幕上和整個玉米地對望,那天地間垂撒著的清輝,託寄著月兒的一片深情。壯碩的玉米棒子在朦朧的月*下閃爍著夢幻的光芒,並且這些光芒“嘩嘩譁”地連成一片,蔓延到天邊,與月對飲,共賦秋韻。

⑺看,月*裡,一位中年農婦遠遠地從田埂上走來了。她依舊頂著白天戴的那頂草帽,盤起的髮髻藏在草帽裡面,但偶爾還是有幾根不安分的頭髮調皮地探出頭來,看看那外面的世界。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歲月的痕跡已在她原本烏黑的頭髮上灑下了一把白*的鹽花——幾根白髮飄散,在夜*裡顯得格外清晰。她伸出一隻手撫摸著埂邊的玉米棒子,棒子上長出的“鬍鬚”輕輕撓著她的手,可她早已佈滿老繭的手早就不能察覺到那微妙的感覺了。

⑻黃燦燦的玉米粒十分飽滿,一粒挨著一粒,一排靠著一排,像一群渴望回家的孩子,迫不及待,焦躁不安。她輕輕地摩挲著玉米杆、玉米葉、玉米棒、玉米粒,像摩挲著自己的兒女。她溫柔的目光掠過玉米地,玉米們就像感受到了母親的注視,要瞬間就投入她的懷抱。

⑼這時,幾隻覓食的夜鳥盤旋在空中,它們的影子投在玉米地裡,也投影到了她的心頭

⑽這個人,就是我的母親。

⑾在母親的腦海裡,呈現的是一幅收穫的場景:人們揹著揹簍,戴著草帽,哼著歌謠,貓腰鑽進玉米地,霎時便沒了蹤影,只能聽見那獨屬收穫的天籟之音。那裡,農人用最虔誠最古老的方式收穫勞作。晶瑩的汗水滴入土壤,但它們繪畫出來年的甘霖,滋養著玉米新苗。這,就是藏在母親心中的圖畫。

⑿這樣的勞作是*苦的。一天下來,母親的手上總會添幾個新的水泡,肩上總會多幾道印痕。可是在母親的心裡,她認為這才是農民,農民就應該是這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她的生活寫照,“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她的勞作方式,“揮汗成雨”則是她最本真的表達。

⒀母親又想起多年前的一天,玉米地依舊是現在的玉米地。聽說連綿的秋雨即將抵達,我們全家人都動起來了。於是,一場搶收玉米的戰鬥拉開了帷幕。一排排玉米棒子齊刷刷地倒下,笑吟吟地躺在了揹簍裡。十月,“晒秋老虎”的太陽烘烤著我們,但汗涔涔的面板上卻可以辨清我們的一張張笑臉。終於,在秋雨到來之前,我們搶收完畢,坐在自家的吊腳樓上,望著那濛濛雨幕,心裡樂開了花。

⒁四季的變換賦予了土地最為神奇的**,而秋日蟲鳴則是母親心中不變的風物,是最動聽的鄉村音符。

⒂母親已經很多年沒有感受過飢餓了。但許多年前那餓得昏天黑地的感覺她從來就不曾忘記。那是怎樣的一段歲月啊!缺米少糧的生活,一對兒女被餓得很瘦很瘦。最令人心痛的,是*雹過後的五畝五分玉米地就只有幾株殘苗了。看到這些,母親不知道揹著孩子和丈夫哭過多少次。聽到孩子叫“餓了”,卻難為“無米之炊”,那種心情她記得清清楚楚。但農民的淚水,只能為土地而流。淚流過後,生活還得繼續。田裡的苗沒有了,但還得想著法子種,因為總有收穫的那天!

⒃現在,深秋的風吹得玉米左搖右擺,玉米棒你碰我我碰你地發出“沙沙”聲,好像在同母親對話,訴說著心裡的祕密。母親在這裡安靜地站著,她深深地陶醉了。飢餓的日子已經遠走,但母親的心底裡一直有一種東西像玉米一樣藏在那裡,這些心底裡的玉米還會時常被母親翻出來小心翼翼地晾晒。

⒄夜被月*籠罩著,漸漸地深得不見底了。母親回過神來,慢慢走向了回家的路。母親輕輕走過,只見她的身後——一朗清輝,一腔柔潤,一片收穫,一地深情。

                                                            (有刪減)

9.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本文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如描寫、抒情和烘托等,這些表達方式的使用使文章行文流暢,語言生動,人物*格鮮明。

B.文中的母親勤勞、質樸,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作者主要通過景物描寫、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展示出母親的高貴品質。

C.“藏在母親心中的圖畫” 指的是一幅秋天收穫的場景,它是農人的一種期盼,也是農人的一種古老而又虔誠的勞作方式。

D.文章採用第三人稱的視角進行敘述,打破了時空的限制,靈活而生動地描述了母親的生活,抒寫了對母親的深切情懷。

E.本文的結尾是一個玉米地的特寫鏡頭,母親、月夜與玉米地融合在一起,言有盡而意無窮,深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0.文章開頭有關玉米成熟、玉米清香以及月夜玉米地等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請結合文字概述。(6分)

11.本文⒂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請簡要說明。(6分)

12.作者在文中綜合使用了多種修辭方法,請舉例並簡要賞析。(8分)

【回答】

四、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

(D3分,C2分。A項烘托不是表達方式;B項沒有心理描寫;E項是母親的特寫鏡頭。)

10.①渲染了氣氛,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優美的意境。②為下文母親的出場做了鋪墊,烘托了母親這一人物形象。③引出下文內容,為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調。(每點2分。)

11.①本段運用了*敘,突出了母親對玉米情有獨鍾的情感。②使文章內容豐富充實,深化了主題。③使文章的結構曲折有致,避免了平鋪直敘。(每點2分。)

12.比喻。如“歲月的痕跡已在她原本烏黑的頭髮上灑下了一把白*的鹽花——幾根白髮飄散”,用鹽花比喻母親的白髮,形象地寫出了母親的蒼老。

擬人。如“玉米葉兒在歌聲中輕輕舞動小手,順著節拍,光影流轉,上演一場精美絕倫的華爾茲”,把玉米葉賦予人物的動作特點,勾勒出玉米葉在風中飛舞的優美畫面。

排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她的生活寫照,‘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她的勞作方式,‘揮汗成雨’則是她最本真的表達”,增強了語勢,加強了表達效果,突現了母親的*苦勞作及她對玉米地的深愛之情。

(指出修辭1分,舉出例句1分,分析2分;答出兩種修辭,舉例正確,分析合理,即可得滿分。)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