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 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

練習題9.89K

問題詳情: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 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 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堅重,沙*鬆浮,湮於沙下,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堅重,沙*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擊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於數裡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4分)

① 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             )         ② 棹數小舟,曳鐵鈀(             )  

③ 如其言,果得於數裡外(             )           ④ 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1)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2)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為什麼“講學家”的結論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結論是正確的?請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2分)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2分)

【回答】

經過  劃  按照  通“癲”瘋狂。

17這不是木片又怎麼能被暴漲的河水帶走呢?

  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又有多少啊,怎麼能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呢。

18因為石頭的既堅固又沉重,而沙子很鬆軟,當水流衝擊石頭迎水面時,會沖刷沙子形成坎穴,當侵蝕石頭一半的時候 石頭就倒在坎穴中。這樣日復一日,石頭就跑到上游去了。

19實際經驗有時候比書本知識更可靠;人們遇到問題時候要全面深入考慮,不能一知半解,憑主觀臆斷就妄下結論,更不要因為知道一點就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甚至嘲笑他人;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題。題中的“讀”有“念”“看”“識別”等意思,“懂”有“明白”“瞭解”等意思。懂“什麼”就是在題目中要補充的內容。選材要新,選用讓讀者耳目一新的材料,寫自己親身經歷的小事。文中要把讀懂的過程詳細地敘述下來,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有真情實感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