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自詠示客陸游衰發蕭蕭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燈。羞將枉直分尋尺①,寧走東西就...

練習題2.68W

問題詳情:

1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自詠示客陸游衰發蕭蕭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燈。羞將枉直分尋尺①,寧走東西就...

1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自詠示客

陸 遊

衰發蕭蕭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燈。

羞將枉直分尋尺①,寧走東西就斗升。

吏進飽諳箝紙尾②,客來苦勸摸床稜③。

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

註釋:① 尋尺:古八尺為“尋”,“尋尺”猶言“高低”、“長短”。② 箝紙尾:縣丞有職無權,屬吏抱來文書,左手挾卷正文,右手指著紙尾,要縣丞簽署,卻不許看公文內容。③摸床稜:遇事模稜兩端。

(1)詩人在首聯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怎樣的作用?

(2)有人說在尾聯“笑”字裡可見放翁的眼淚。請結合全詩對這一說法作簡要分析。

【回答】

(1)反襯手法;用上元(元宵)燈火的徹夜通明,反襯詩人的頹唐潦倒,表現詩人悲從中來的感慨。

(2)白髮稀短,老態頹唐,令人唏噓;官場黑暗,枉直不分,令人憤慨;走東西,就斗升,屈辱難忍;走投無路,只有退隱山林。這笑,是一種無可奈何,是一種憤世嫉俗,是詩人壯志難酬的悲哀。(能指出“笑”中隱含的含義,2分;並能結合詩句作具體分析,2分)

【解析】

(1)試題分析:“衰發蕭蕭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燈”首聯說自己老大無成,白髮蒼蒼了才做個郡丞,整天也比較清閒,上元節還能夠跑到洪州去看燈。陸游在這裡正是正話反說,在特定情景下發了一些牢騷,同時表現自己與這個社會不相容的清高。起句,挾半生憂患俱來,把斯人憔悴的形象描繪得逼真,讀之便令人泫然。而在看燈的時候,陸游的心情並不在燈,一個職位低微的老官吏,又來洪州看上元燈,一個“又”字透出的是厭煩。第二句“洪州又看上元燈”是反接,以上元燈火的徹夜通明,反襯此翁的頹唐潦倒,更有酒酣耳熱,悲從中來的感慨。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藝術特*,這類題目一般的提問方式是:這首詩(詞)有怎樣的藝術特*?請賞析這首詩(詞)的藝術特*。這類題目的答題思路是:第一步指出手法,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一般認為,詩詞常用手法分為四個理解層面由低到高(字詞-句子-段落-篇章),分別是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誇張、借代等)、表達方式(記敘、說明、描寫、抒情、議論,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表現手法(對比、襯托、象徵、比興等)、謀篇佈局手法(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第二步分析運用,結合詩句闡釋這種手法在詩文中是如何運用的。第三步分析表達效果,指出此種手法有何表達效果,如營造了怎麼樣的意境,或塑造了什麼樣的人物形象,或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等。答題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2)試題分析:起句先給朋友們展示一幅自畫像:白髮稀疏,老態頹唐,這已是一層**;官位又不過是輔佐州長官的郡丞,而且是“老郡丞”——多年來一直作一些細碎事務,更加上一層**。宦海中沉淪二十多年,始終未曾獨當一面,以展其抗敵救國的壯志雄心。歲月流逝,人生倏忽,虛捐少壯之年,空銷凌雲之志,又安得不頹?於是引出頷聯直抒胸臆:“羞將枉直分尋尺,寧走東西就斗升。”這十四個字是近年宦海生涯的概括。讒言可畏,三人成虎,世間枉直,一時誰能評斷清楚?即以放翁而論,他一生受了多少冤枉?哪一件又曾得到公正的裁判?顯然,他對*上的翻雲覆雨、鉤心鬥角是十分厭惡的。他寧願作外郡佐僚,東奔西跑,就升斗之俸以餬口,這樣到能避開許多風波。這是陸游鄭重的選擇,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吏進飽諳鉗紙尾,客來苦勸摸床稜。”“鉗紙尾”用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故事,說明自己現任分管茶鹽的佐僚,對主官只能唯唯諾諾,天天在公文上隨著主官的意志畫押簽名,絲毫不能做主;下句“摸床稜”用《新唐書·蘇味道傳》中事,全句說,好心的朋友來了,總是苦苦勸我遇事模稜兩可,假裝糊塗不要固執己見。當然,這不失為一種處世自全之道;但,這豈是壯夫所為?豈是陸游所願?看來,進而分枉直,論是非,詩人不屑;退而走東西,就斗升,更是屈辱難忍,真是“乾坤大如許,無處著此翁”(《醉歌》),他是走投無路了。愈轉愈深的詩情,逼得他說出了一句隱忍已久又不得不說的話——“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歸隱山林,這是更大的退卻,是在他心中醞釀了多年的無可奈何的退卻!但是,他真正打算退隱麼?要正確理解這句話,還得聯絡他一生出處行藏來看。他畢生心存社稷,志在天下,到老不忘恢復:“蹈海言猶在,移山志未衰”(《雜感》之三),怎麼會真的想到退隱山林?就在早一年,他也寫過“向來誤有功名念,欲挽天河洗此心”(《夜坐偶書》)的話。顯然,這不是認真的後悔,而是憤激的反語,應該從反面讀。那麼,“笑指廬山”這層歸隱山林的意思,自然也只能從反面來理解了。我們從無可奈何的一再退卻中,看出他對顛倒是非、不辨枉直的朝政的憤慨。所謂《自詠示客》者,也就是出示這樣一種憤世嫉俗之情。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鑑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抓顯情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的詞語,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或議論*的句子。②分析景語。鑑賞古代詩歌,把握情感態度,應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詩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結合註解,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創作風格。要注意平時積累一些詩人的相關材料,特別是對一些影響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詩人更要留心。當然考試中對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題者都要作注,以便於考生把握詩歌的內容。④瞭解古代詩歌類別和常見的內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數詩歌表達的思想情並非單一,而是豐富複雜的。⑤注意積累古詩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詞語:歡快、愉悅、激動、哀傷、悲憤、沉痛、惜別、依戀、讚美、仰慕、豪邁、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激憤、堅守節*、憂國憂民等。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