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材料一   在*,對science的翻譯經歷了從“格致”到“科學”的用詞變化……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

練習題1.81W

問題詳情:

.材料一    在*,對science的翻譯經歷了從“格致”到“科學”的用詞變化……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響,時人將“science”音譯為“格致”。19世紀中葉後,“研格致,營製造者,乘時而起”,“格致”一詞大量使用。19世紀末,梁啟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將“science”譯為“從事科學,講求政藝。”*初,學界還將science音譯為“賽因斯”,意在強調科學的理*精神。

                                     ——據《近代漢字術語創制的兩種型別》

材料二:*的傳統文化自漢以來,是以儒學為中心的文化架構,一直被我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現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機……從晚清開始,*社會就是一個不斷重建文化自信心的過程,這種文化自信心的建設包括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和精神層面。

——廖保平《鐵屋裡的大國突圍》

材料三

.材料一   在*,對science的翻譯經歷了從“格致”到“科學”的用詞變化……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

材料四:全國都堆滿了乾柴,很快就會燃燒成烈火。……我所說的**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顛遠看東方正是光芒四*、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世紀中葉以後,從“格致”到“賽因斯”,反映*向西方學習的內容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何特點?(5分)

(2)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社會是如何從物質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來“重建文化自信心的”。(6分)

(3)材料三中孫中山所寫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麼?為順應潮流,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什麼重要思想?這一思想的提出和發展對**運動的發展有什麼歷史作用? (8分)

(4)材料四出現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在井岡山時期、延安時期*先後提出哪兩大理論? (7分)

【回答】

【*】(1)變化:技術——*制度——思想文化;(3分)

特點:由表及裡,由淺入深(2分)

(2)物質層面:興起洋務運動,積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2分)

制度層面:維新變法運動、*亥*和新*主義*,推動**的構建;(2分)

精神層面:掀起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推動*思想的發展。(2分

(3)潮流:*共和(資本主義發展)。(2分)

思想:三*義。(2分)

作用:三*義推動了*亥*的發展(或三*義是*亥*的指導思想);新三*義推動了國民*的發展(或新三*義是國共合作的*基礎)。(4分)

(4)背景:大*失敗後,*開始探索新的*道路。(3分)

理論:“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或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新*主義*理論。(4分)

知識點:20世紀以來*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