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8分)閱讀下列材料:高二歷史試題共8頁第8頁 材料一  今人主處制人之勢,有一國之厚,重賞嚴誅,得*其...

練習題1.4W

問題詳情:

 (18分)閱讀下列材料:高二歷史試題共8頁第8頁 材料一  今人主處制人之勢,有一國之厚,重賞嚴誅,得*其...

 (18分)閱讀下列材料:


高二歷史試題共8頁第8頁

 
材料一   今人主處制人之勢,有一國之厚,重賞嚴誅,得*其柄,以修明術之所燭,雖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奚待於不欺之士?今貞信之士不盈於十,而境內之官以百數,必任貞信之士,則人不足官。人不足官,則治者寡而亂者眾矣。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術而不慕信,故法不敗,而群官無奸詐矣。

材料二   …… 據胡適在那時的看法,這是因為*“時勢變得太快,生者偶一不上勁,就要落後趕不上了”。的確,清末民初*思想界的激進化,真是一日千里。從新變舊,不過是幾年甚至幾個月的事。曾開一代風氣的“*”代表梁啟超,就是在很短的時期內就被其追隨者視為保守而摒棄,不得不反過來“跟著少年跑”。

……而胡適不久也重蹈梁氏的覆轍。他得名後不及十年,亦旋即被一些也想西化但更年輕的新知識菁英視為“新文化運動的老少年”,已“中止其努力”了。樑叔瑩責備胡適一輩說:“這些老少年們還沒有做完他們的前驅的工作,還沒有把一班人帶上了新時代的坦途上,他們便撒手不管了。”其想法和思路,與胡適當年責備梁啟超未盡帶路之責,如出一轍。   

——摘自羅志田《失去重心的近代*》

材料三  17~18世紀歐洲資產階級和*大眾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是文藝復興之後近代人類的第二次思想解放。1784年德國哲學家I.康德所著《什麼是啟蒙》指出,啟蒙就是使人們脫離未成熟狀態,把人們從迷信或偏見中解放出來。啟蒙運動的矛頭直接指向“黑暗的中世紀”。當代人即用“啟蒙時代”這個概念,表明那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的歷史時代。

請回答下面問題:

(1)這一言論是戰國時期哪一家的思想?簡述這一學派在春秋戰國這一社會轉型期的主張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5分)

(2)     根據材料二分析,這一時期影響*社會程序的都有哪些思潮?*思想界呈現出怎樣的發展特徵?原因何在?(7分)

(3)     根據材料四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啟蒙運動為了“把人們從迷信或偏見中解放出來”都產生了哪些衝破“黑暗的中世紀”的學說(4分)

(4)     綜上所述,簡述思想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係(2分)

【回答】

(共18分)

(1)法家思想(1分)    法家學派主張根據現實需要進行社會變革,建立*主義*集權制度,主張實行法治。(2分)

影響:法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受到統治者的重視和推崇;一些代表人物在各諸侯國主持變法革新,推動了*社會制度的革新和發展。(2分)

(2)社會思潮有:維新思潮(君主立憲)、*思潮(*共和)、實業救國、*科學、馬克思主義等。(4分)

發展特徵:多元化的活躍局面。(1分)

原因:*危機的加深;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方思想的傳入;*意識的覺醒。(任答2點即可得2分)

(3)學說:天賦*、社會契約、人*權、自由平等、*法治等(任答4點即可得4分)

(4)一定社會的思想是一定時期*經濟的產物,反過來也會推動社會的發展。(2分)

(5)      

知識點: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