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4―18題(22分)(一)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

練習題2.1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4―18題(22分)(一)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4―18題(22分)


(一)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14.“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一句從


          覺、          覺和          覺寫出了故都之秋的特點。(4分)


15.“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怎樣表現出故都的秋的“靜”與“悲涼”?(6分)


答:靜:                                                          


悲涼:                                                       


16.這兩段寫槐樹的落蕊和秋蟬的殘聲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二)


現在入了哪一時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國學家的崇奉國粹,文學家的讚歎固有文明,道學家的熱心復古,可見於現狀都已不滿了。然而我們究竟正向著哪一條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戰爭,稍富的遷進租界,婦孺則避入教堂裡去了,因為那些地方都比較“穩”,暫不至於想做奴隸而不得。總而言之,復古的,避難的,無智愚賢不肖,似乎都已神往於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了。


但我們也就都像古人一樣,永久滿足於“古已有之”的時代麼?都像復古家一樣,不滿於現在,就神往於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麼?


自然,也不滿於現在的,但是,無須反顧,因為前面還有道路在。而創造這*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17.作者說:“現在入了哪一時代,我也不了然。”根據該段的整體意思,你能理解這一時代嗎?請用一句話表述其實質。(2分)


                                                                   


18.對作者提出的“第三樣時代”你怎樣理解?結合作者概括的前兩個時代,談談自己的體會。(6分)

【回答】

14.聽、嗅、觸;靜


15.靜:衰弱的蟬聲極其細微,卻能聽到,說明壞境的幽靜。


悲涼:秋蟬以衰弱的蟬聲啼唱著即將消逝的生命,令作者感到肅索的秋意。


16.流露了作者眷戀故都之秋自然風物的真情


17.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18.“第三樣時代”是*實現了現代文明,百姓擺脫了封建奴役,不做奴隸的時代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