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以下小題。始聞秋風劉禹錫昔看黃菊與君①別,今聽玄蟬我②卻回。五夜颼飀③枕前覺,一年顏狀鏡...

練習題2.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以下小題。始聞秋風劉禹錫昔看黃菊與君①別,今聽玄蟬我②卻回。五夜颼飀③枕前覺,一年顏狀鏡...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以下小題。

始聞秋風

劉禹錫

昔看黃菊與君①別,今聽玄蟬我②卻回。

五夜颼飀③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④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⑤

 [注] ①君:秋風對作者的稱謂。②我:秋風自稱。③颼飀:這裡形容遒勁、清爽。④拳毛:捲曲的馬毛。⑤本詩當是劉禹錫晚年所作,沈德潛曾評價此詩:“下半首英氣勃發,少陵*管,不過如是。”

18.本詩的前兩聯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表現手法?請簡要賞析。

19.與杜甫《登高》詩中的頸聯相比,本詩尾聯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回答】

18.主要運用了擬人和對比手法。首聯從西風角度著筆,以人的口吻寫秋風,去年惜別,而今重來,塑造了有知有覺,情深意重的秋風形象。頷聯從作者角度落墨,用秋風的遒勁清爽對比自己的老病容貌,突出物是人非之慨。(或寓情於景,借寫秋風的遒勁清爽,反襯自己衰老之態。)

19.杜詩二句,表達了羈旅漂泊、孤獨老病之悲;本詩尾聯,則寫詩人抱病登臺,迎風四望,表達了對秋風的喜愛之情,也表現了作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自強不息、渴望建功立業的進取意志。

【解析】

18.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首聯“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就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個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詩題中的“秋風”,亦即“秋”的象徵。當她重返人間,就去尋找久別的“君”──也就是詩人。她深情地回憶起去年觀賞黃菊的時刻與詩人分別,而此刻一聽到秋蟬的鳴叫,便又回到詩人的身邊共話別情。在這裡詩人採取擬人手法,從對方著墨,生動地創造了一個奇妙的而又情韻濃郁的意境。據《禮記·月令》,菊黃當在季秋,即秋去冬來之際;蟬鳴當在孟秋,即暑盡秋來之時。“看黃菊”、“聽玄蟬”,形象而準確地點明瞭秋風去而復還的時令。頷聯“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是詩人從自己的角度來寫。詩人說:五更時分,涼風颼颼,一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就知道是“你”回來了,一年不見,“你”還是那麼勁疾肅爽,而我那衰老的顏狀卻在鏡中顯現出來。這前一句是正面點出“始聞秋風”,後一句是寫由此而生髮的感慨;和上兩句連讀,彷彿是一段話別情的對話。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把握表達技巧。首先務必讓學生熟悉所有的表達技巧。如何判斷,不妨從理解詩人要寫什麼要表達什麼而詩中寫了什麼入手。詩人要寫什麼,包括要寫什麼景,什麼物,什麼人,要表達什麼情感。詩中寫了什麼則是理解詩中具體寫了什麼。如詩人要表現環境的寂靜,卻寫了聲音,就是以動襯靜;詩人要寫荷花,卻寫周圍的環境,是用環境烘托。如該題中運用的“擬人和對比”。

1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登高》中“獨登臺”,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詩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獨愛登臺的感情,概括進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始聞秋風》中到了尾聯,由於有頸聯“馬思邊草”、“雕眄青雲”為比興,這裡的迎秋風上高臺,翹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為君”二字照應開頭,脈絡清晰,結構完整。“扶病”二字暗釦第四句,寫出一年顏狀衰變的原因。但是,儘管如此,豪情不減,猶上高臺,這就更表現出他對秋的愛,更反映了詩人自強不息的意志。可見前言“一年顏狀鏡中來”,是欲揚先抑,是為了襯托出顏狀雖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易錯*示】把握思想情感。一定要注意詩歌情感的豐富*。可從理解詩中寫了什麼(人、事、物,即題材)入手。詩中寫了什麼,涉及哪些物件,這些物件大都是情感的指向,除此之外,幾乎每一首詩都有詩人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說都有指向詩人自己。如寫戰爭,戰爭涉及到發動戰爭者,百姓,國家。對百姓的同情,對戰爭的厭惡,對國家的憂慮,對戰爭發動者的憎恨,這些都是可能的情感。如寫送別,涉及友人和自己。寫離別之時,是表達對友人的不捨;寫友人離別之後的美好生活,是對友人的祝福;寫友人離別後旅途的艱難,是對友人的關心和擔憂。而其中又可能包含詩人嚮往或對自己的感慨。如該題中意象“扶病”從中分析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