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萬物簡史》經典語錄

《萬物簡史》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Life, in short, just wants to be. 簡言之,生命的目的只是為了存在。

空間是彎曲的,恰好使其無限而又有限。恰當地說,甚至不能說空間在不斷膨脹… 史蒂文·溫伯格指出:“太陽系和星系不在膨脹,空間本身也不在膨脹。”倒是星系在飛速彼此遠離。 無法想象,邏輯理解不能,感覺漢字都不認識了。

奇點之外沒有任何地方。當宇宙開始膨脹的時候,它不會向外擴充套件,充滿一個更大的空間。僅有的空間是它一面擴充套件一面創造的空間。 奇點四周沒有四周。那裡沒有空間供它去佔有,沒有地方供它去存在。 時間並不存在,它沒有產生於過去這一說。 3分鐘以後,98%的目前存在的或將會存在的物質都產生了。我們有了一個宇宙。

“在此後的許多年裡,(我們希望)這些小粒子將任勞任怨地進行幾十億次的巧妙合作,把你保持完好,讓你經歷及其愜意而又通常未被充分賞識的狀態,那就是生存。”

馬丁·里斯認為,有許多個宇宙,很可能是無數個,每個都有不同的特*,不同的組合,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其組合的方式恰好適於我們存在的宇宙裡。

一顆恆星可以燃燒幾十億年,而死亡卻是一下子的事。

茲威基也是第一個認識到,宇宙裡的可見物質遠遠不足以把宇宙連成一片,肯定有某種別的引力影響——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暗物質。

有的天文學家繼續認為,冥王星之外也許還有行星X——一顆真正的龐然大物…他們認為,它不會是像木星或土星這樣的普通行星——它太遠,不可能是那個樣子;我們推測也許有7.2萬億公里之遠——而更會像一個沒有形成的太陽。宇宙中的大多數恆星體系都是成雙的(雙星體),這就使我們孤零零的太陽顯得有點兒怪。

查爾斯??威爾遜??皮爾在他創作於19 世紀初期的傑作《美國的鳥類》一書中,曾經描寫了這樣個情景:有一次,他朝一棵鸚鵡棲息的樹木接連開了幾*。每開一*,雖然它們紛紛落地,然而倖存者的愛心似乎反而增長。因為,它們沿著那個地方飛了幾圈之後,又重新飛落在離我不遠的地方,顯然以一種同情和關切的目光向下看著它們被殺的同伴,使我再也下不了手。上述故事中最令人費解和吃驚之處在於,作為一個熱愛鳥類的人,皮爾居然毫不遲疑地打死了數量眾多的鸚鵡。他這樣做沒有任何原因,僅僅是出於具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那些對世界上的生物有著最強烈興趣的人,往往就是最可能造成它們滅亡的人。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歐內斯特·盧瑟福發現很少量的物質裡就儲備著巨大的那能量,地球的大部分熱量都來自這種儲備的放*衰變。他注意到,無論哪種放*物質,其一半衰變成其他元素的時間總是一樣的——著名的半衰期——這種穩定而可靠的衰變速度可以用做一種時鐘。只要計算出一種物質現在有多少放*量,在以多快的速度衰變,你就可以推算出它的年齡。

牛頓發明了微積分,奠定了光譜學基礎,回答了行星執行曲線為橢圓,提出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揭示出地球稍稍呈扁圓形,估計出地球的重量(1797年卡文迪許花了一年時間通過17次精密測量最終計算出地球重量,測算結果與今天科學界用精密儀器測出的也只相差1%左右。而早在卡文迪許110年之前牛頓在沒做任何試驗的情況下估計到了地球重量)。

查爾斯·梅森和傑裡邁亞·狄克遜的基友關係實在引人浮想聯翩。有段時間還加了個馬斯基林…根據時間來看,狄克遜死後梅森才生孩子,梅森死前突然到了美洲,而在他與狄克遜當年一起在那裡進行測量工作後再沒去過美洲,在美洲共度的四年,回到英國後不明原因的關係破裂…匪夷所思地缺乏兩人資料,種種情況加起來還能忍住不開腦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