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愛因斯坦與音樂聶運偉(1)愛因斯坦3歲的時候,一天,母親波林坐在鋼琴旁,輕輕地撫...

練習題2.16W

問題詳情:

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愛因斯坦與音樂聶運偉(1)愛因斯坦3歲的時候,一天,母親波林坐在鋼琴旁,輕輕地撫...

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愛因斯坦與音樂

聶運偉

(1)愛因斯坦3歲的時候,一天,母親波林坐在鋼琴旁,輕輕地撫弄琴鍵,優美動聽的旋律像潺潺溪水,從她的手指下流出。忽然,她覺得背後有人,她回頭一看,小愛因斯坦正歪着腦袋,全神貫注地傾聽美妙的樂聲。年輕的母親高興了,她説:“瞧你一本正經的,像個大教授!哎,親愛的,怎麼不説話呀?”愛因斯坦沒有回答,他只有3歲,還無法説清激起心靈感應的音樂到底是什麼,他那對亮晶晶的、棕*的大眼睛中卻又分明閃爍着快樂的光輝。琴聲又響了,是貝多*的奏鳴曲。小愛因斯坦邁着搖晃的步子,無聲地撲向一個新的世界,那裏只有美麗、*和崇高。

(2)説起愛因斯坦與音樂的故事,人們都不會忘記一幅著名的漫畫:愛因斯坦的臉被畫成一把小提琴,琴絃上既有音符,還有那個著名的物理學公式E=MC2。音樂以它那温柔而深邃的懷抱接納了愛因斯坦,讓他吸吮着人類文化最甘甜的乳汁,給他一個安寧的精神家園,也給了他日後作為一代物理學大師的超凡想象力。

(3)愛因斯坦不僅僅屬於科學,科學也並不是與藝術毫不相干。對於偉大的科學發現來説,抽象的邏輯思維倒總是驗*非凡想象力的工具。所以,愛因斯坦始終沒有成為數學公式的奴隸,“我相信直覺和靈感。……有時我感到是在正確的道路上,可是不能説明自己的信心。當1919年日蝕*了我的推測時,我一點也不驚奇。要是這件事沒有發生,我倒會非常驚訝。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説,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科學和藝術的互補*與統一*,使音樂成為愛因斯坦的“第二職業”。不管旅行到哪裏,他總是身不離提琴,甚至參加柏林科學院的會議,也要隨身帶着琴盒,以便會後拜訪普朗克、玻爾時,能在一起拉拉**。在緊張思索光量子假説或廣義相對論的日子裏,愛因斯坦一旦遇到困難,思索陷入困頓時,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放下筆,拿起琴弓。那優美、*、充滿想象力的旋律,會在無形中開啟他對物理學的思路,引導他在數學王國作自由、創造*的遐想。音樂往往催化出愛因斯坦的科學創見和思維火花。在音樂的自由流淌中,深奧的理論物理學有了美妙的旋律。

(4)愛因斯坦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很高,還能*一手好鋼琴。他與同時代的物理學家們有過許多理論上的爭吵,也有深厚的並肩戰鬥的友誼。在他們的交往中,音樂常常起到妙不可言的作用。愛因斯坦和荷蘭萊頓大學物理學教授埃倫費斯特是終身摯友,但在相對論問題上,又總是爭論不休。從1920年起,愛因斯坦接受荷蘭的邀請,成了萊頓大學的特邀教授,每年都來幾個星期,住在埃倫費斯特家裏,討論、爭論自然是免不了的事。埃倫費斯特思維敏捷,又心直口快,批評意見尖刻、毫不留情。這點恰好與愛因斯坦棋逢對手,脣*舌劍之後,能統一觀點自是皆大歡喜。遇到無法統一的爭論,兩個好朋友會自動休戰。埃倫費斯特是位出*的鋼琴家,他喜歡替愛因斯坦伴奏。愛因斯坦則只要埃倫費斯特伴奏,那提琴演奏定是光*四溢。有時,一支樂曲奏到一半愛因斯坦會突然停下,用弓敲擊琴絃,讓伴奏停止演奏。或許是一段優美的旋律觸動了靈感,爭論又開始了。爭着,爭着,愛因斯坦又會突然停下,徑直走到鋼琴邊,用雙手*出三個清澈的和絃,並強有力地反覆敲打這三個和絃。這三個和絃像是在敲“上帝”的大鐵門,“鏜!鏜!鏜!”像是在向大自然發問“怎—麼—辦?”*着*着,“上帝”之門打開了,沉默的大自然與這些虔誠的探索者接通了信息管道。兩個好朋友笑了,歡快悠揚的樂曲又響起來了。

(5)*鋼琴者是量子論創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者,則是相對論創始人愛因斯坦。量子論和相對論共同構成了本世紀物理科學兩大支柱。在科學上,他們共同描繪了物理學的一幅優美和壯麗的圖景,在音樂藝術上,他們同樣能奏出扣人心絃的樂曲。在這兩位理論物理學大師的心目中,科學的美和藝術的美是相通的而且互補的,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兩個側面。只有科學的美,沒有藝術的美,是殘缺的;只有藝術的美,沒有科學的美,同樣是殘缺的。

(6)從童年就鍾情於音樂的愛因斯坦早就視音樂為靈魂的安息地,它就是*,就是完美。*、完美是真實的基礎,是人生的目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愛因斯坦在物理學領域中的劃時代發現,竟建立在一個古亦有之的美學原則之上。

(7)愛因斯坦把音樂與理論物理學視為美與真的化身,他對音樂的執着追求,對物理學的孜孜以求,既非*消遣可解説,亦非一般的事業心可衡量,這兩者在於他已是精神生命的需要,也就是他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具體再現。他的*人格也由之具象化為音樂天地中的獨自品嚐,物理學領域中的孤*奮戰。

(8)愛因斯坦是幸運的,他在音樂和物理學中找到了自己的靈魂根基,他確信自己生活方式的理想*。所以,每當他的*人格與外在世界發生衝突時,他不是大聲疾呼,無畏地評判世人世心,就是無言地堅守自己的“孤獨”,從來沒有半點動搖。

(節選自《愛因斯坦傳》,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愛因斯坦,猶太裔物理學家。他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同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

(摘自“百度百科”)

②我對社會正義和社會責任的強烈感覺,同我顯然的對別人和社會直接接觸的淡漠,兩者總是形成古怪的對照。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於我的國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親人;在所有這些關係面前,我總是感覺到有一定距離並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正與年俱增。人們會清楚地發覺,同別人的相互瞭解和協調一致是有限度的,但這不足惋惜。這樣的人無疑有點失去他的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不為別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所左右,並且能夠不受誘惑要去把他的內心平衡建立在這樣一些不可靠的基礎之上。

(摘自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及藝術特*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   )(   )

A.愛因斯坦與同時代的物理學家們,有過許多理論上的爭論。當遇到爭論時,他們都會自動休戰,以合奏一支優美的曲子尋找科學的靈感。

B.愛因斯坦從小就受到了音樂的薰陶,對音樂有着極強的興趣和領悟力,這為他以後在科學研究領域取得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C.文章在表達方式上以敍述、描寫為主,主要記敍了愛因斯坦與音樂的故事;同時兼用議論來表達對人物的評價,點明題旨。

D.科學和藝術既相互補充,又具相通*。只有科學的美,沒有藝術的美,是遺憾的;只有藝術的美,沒有科學的美,同樣是不完美的。

E.愛因斯坦創立了相對論,普朗克創立了量子論,這兩種理論是20世紀物理學上的兩大支柱,兩位大師又是音樂藝術的密友。

(2)請賞析文章第(4)段中畫橫線的句子。

答:

(3)音樂是愛因斯坦的“第二職業”,請結合文章概括音樂在愛因斯坦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作用。

答:

(4)請結合材料分析愛因斯坦“孤獨”的原因,並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

答:

【回答】

(1)(5分)答C給3分,答B給2分,答D給1分,答A.E不給分。

(2)(6分)這句運用擬人、比喻手法,(2分)表現了音樂激發愛因斯坦等人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靈感,探知了大自然的規律。(2分)突出了音樂對愛因斯坦的科學研究的巨大影響。(2分)(意思對即可)

(3)(6分)①音樂給了愛因斯坦一個完美、*、崇高、安寧的精神家園。②音樂給了愛因斯坦超凡想象力,開啟了他對物理學的思路,引導他在數學王國作自由、創造*的遐想,催動了他的科學創見和思維火花。③音樂在人際交往中聯絡了愛因斯坦與同時代的著名科學家的感情。(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4)(8分)原因:①執着追求藝術的美、科學的真。②具有*人格,不為別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所左右。③愛因斯坦具有強烈的社會正義和社會責任,且不與世俗接觸。

啟示:①我們應該追求真與美。②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人格,不要被外界所誘惑。③我們應該有社會正義和社會責任。

(原因每點2分,共6分;啟示每點1分,答出2點即給滿分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

(1)試題分析:

A選項,只是與埃倫費斯特遇到無法統一的爭論時,才會合奏一支曲子。E選項,文章只説了兩位大師都喜愛音樂,並沒有説“是音樂藝術的密友”。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試題分析:對某句賞析答題的一般思路是:①手法;②詩句所表現的的人物、意象、環境的特點;③作者的情感;④結構作用(承接上句或照應題目,為下句做鋪墊或引出下句)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3)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概括內容要點題,要結合文本的所有內容篩選概括,找出相應區間,分點概括,要準確、全面。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4)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探究的題目,答題時有兩個方向分別為向內挖掘和向外擴展,向內挖掘解釋用文章中的內容答題,向外擴展要結合現實,如沒有明確的要求不做向外擴展式答題。向內挖掘又有兩種:第一就某一點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種方式多個角度列舉,適用於文中敍述的較寬泛,但每點都不深入。本題適用第二種方式,答題時對每個段落進行歸類,得出關鍵詞語,一定要結合原文事例。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