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從學於里人張震,善為文辭。鹹平中,由鄉...

練習題2.11W

問題詳情: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從學於里人張震,善為文辭。鹹平中,由鄉...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從學於里人張震,善為文辭。鹹平中,由鄉貢試禮部、廷對皆第一。楊億見其賦,嘆曰:“王佐器也。”宰相寇準奇之,特試政事堂,授祕書省著作郎、直史館、三司戶部判官。帝嘗晚坐承明殿,召對久之;既退,使內侍諭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見卿,卿勿以我為慢也。”其見尊禮如此。

出知應天府。天禧中,民間訛言有妖起若飛帽。夜搏人,自京師以南,人皆恐。曾令夜開里門,敢倡言者即捕之,卒無妖。天聖四年夏,大雨。傳言汴口決,水且大至,都人恐,欲東奔。帝問曾,曾曰:“河決奏未至,第民間妖言爾,不足慮也。”已而果然。

陝西轉運使置醋務,以榷其利,且請推其法天下,曾請罷之。

曹利用惡曾班已上,嘗怏快不悅。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為之解。太后曰:“卿嘗言利用強橫,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嘗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釋卒從輕議。

以彰信*節度使復知天雄*,契丹使者往還,斂車徒而後過,無敢譁者。人樂其政,為畫像而生祠之。曾進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嘗問曾曰:“明揚士類,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獨少此耳。”曾曰:“夫執政者,恩欲歸己,怨使誰歸?”仲淹服其言。

曾資質端厚,眉目如畫。在朝廷,進止皆有常處,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幹以私。少與楊億同在侍從,億喜談謔,凡僚友無不狎侮。至與曾言,則白:“餘不敢以戲也。”平生自奉甚儉,有故人子孫京來告別,曾留之具饌,食後,閤中送數軸簡紙,啟視之,皆它人書簡後裁取者也。

                                                           (《宋史•王曾傳》)

【小題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嘗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釋/卒從輕議

B.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嘗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釋卒/從輕議

C.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嘗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釋/卒從輕議

D.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嘗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釋卒/從輕議

【小題2】對下列各句中加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宰相寇準奇之                    奇:認為……奇異

B.出知應天府                      知:主持、掌管

C.曹利用惡曾班已上,嘗怏怏不悅    班:排列、位次

D.太后大怒,曾為之解              解:排除,消除

【小題3】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屬於側面表現王曾的才華和為政才能的一項是

①曾令夜開里門,敢倡言者即捕之,卒無妖。

②帝嘗晚坐承明殿,召對久之;既退,使內侍諭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見卿,卿勿以我為慢也。”

③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

④契丹使者往還,斂車徒而後過,無敢譁者。

⑤仲淹服其言。

⑥在朝廷,進止皆有常處,平居寡言笑。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④⑥

【小題4】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代鹹平年間,王曾參加會試和殿試,都考了第一。宰相寇準看了他的文賦,慨嘆道:“這真是王佐之材啊!”認為他是奇才

B.陝西轉運使以地方特產醋來謀利並且請求朝廷在全國推行這一辦法的行為,被王曾上奏廢止,表現了王曾的愛民思想。

C.大臣曹利用與王曾的個人感情上有嫌隙,王曾對他的專橫跋扈也常常加以*,但是關鍵時刻卻沒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權勢和胸懷坦蕩。

D.王曾之所以贏得朝廷內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華、為政能力之外,還因為他穩重的*格和公正無私、愛民、勤儉的品質。

【回答】

【小題1】A

【小題2】D

【小題3】B

【小題4】A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題,可以先整體閱讀文段,正確的標點為: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嘗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釋,卒從輕議。本句的意思:王曾說:“曹利用向來依仗朝廷恩寵(而專橫跋扈),所以我曾經以理駁斥專回擊他。現在加給他很大的罪名,我就不理解了。”太后的怒氣這才稍稍緩解,最後從輕發落曹利用。於是據此理解斷句,同時還可以根據文段中的“曰”虛詞“之”“也”“則”判定句讀。也可以抓句中的人名、官職等專有名詞,比如“臣”“太后”。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對於文言斷句型別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本題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先抓文段中的“曰”虛詞“之”“也”“則”判定句讀。也可以抓句中的人名、官職等專有名詞,比如“臣”“太后”初步斷句,再結合文意細細斷開。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裡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D項“太后大怒,曾為之解”中的“解”解釋為“排除,消除”錯誤。回到文中,找到句子所在的語境,“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為之解。太后曰:“卿嘗言利用強橫,今何解也?””,前文有“利用坐事”,翻譯為“因事犯罪”結合太后的問句“卿嘗言利用強橫,今何解也”,可以推測,“解”應該是開脫的意思。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比如本題就採取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後文有“除振武將*”,是授予官職,可以推測,“舉”應該是舉薦的意思。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絡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本題就是回到原文,依據上下文推斷實詞含義。

【小題3】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全部屬於側面表現王曾的才華和為政才能的一項是”關鍵詞“側面”“才華和為政才能”,瀏覽句子,①、③、⑥屬於直接描寫,分別寫了他的行為、語言、神情,表現王曾的威嚴。運用排除法,*為B項。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對於這類題目,考生要抓住題幹關鍵詞,回到原文中理解文意,篩選句子,運用排除法。例如題幹中關鍵詞為“側面”“才華和為政才能”,運用排除法,選出*。

【小題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A項中“宰相寇準看了他的文賦,慨嘆道:‘這真是王佐之材啊!’認為他是奇才。”表述有誤,原文第一節“鹹平中,由鄉貢試禮部、廷對皆第一。楊億見其賦,嘆曰:‘王佐器也。’”可以推測出。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鹹平中,由鄉貢試禮部、廷對皆第一。楊億見其賦,嘆曰:‘王佐器也。’”然後進行比較選項,即可發現是犯曲解文意的錯誤。

【參考譯文】

王曾,字孝先,膏州府益都縣人。少年喪父,從師於本地學者張震,善寫文章詞賦。宋代成平年間,以單人身份參加會試和殿試,都考了第一。大臣楊億看了他的文賦,慨嘆道:“這真是王佐之材啊!’’宰相寇準認為他是奇才,特地在政事堂考驗他的才華,授予他祕書省著作郎、直史館、三司戶部判官的職務。皇帝曾經有一次晚上在承明殿處理政務,召見他並跟他對談很長時間,王曾回到寓所後,皇帝派太監傳達口諭跟他說:“因為早些時候十分想念愛卿,所以來不及穿戴朝服見你,愛卿不要以為我是傲慢了。"他受到朝廷的尊重竟然到了這樣的程度。

(後來)他外任應天府知府。天禧年間,民間傳言說有個形狀像帽子的妖怪。夜裡襲擾百姓,從京師往南的地方,百姓都很驚慌。王曾命令夜裡開啟城門(以安民心),(發現)那些膽敢散佈謠言的人立即速捕?,最終也沒有發現什麼妖怪。天聖四年夏天,天降大雨。有人傳言說汴河決口,洪水很快就要到京師了,京城的人很驚恐,想往東選難。皇帝問王曾怎麼辦,王曾說:“汴河決口,卻沒有奏書報上來,(看來這)只是民間的傳言罷了,不值得憂慮。”不久*果然是這樣。

陝西轉運使設立管理食醋的部門,通過食醋專賣來謀利,而且請求在全國推行這個咖法,王請示朝廷取消了這種做法。

大臣曹利用嫉妒王曾地位在自己之上,曾經流露出不滿情緒。等到曹利用因事犯法,太后很生氣,王曾卻為他開脫。太后說:“愛卿曾經說過曹利用專橫跋扈,現在為何卻替他開脫?"王曾說:“曹利用向來依仗朝廷恩寵(而專橫跋扈),所以我曾經以理駁斥專回擊他。現在加給他很大的罪名,我就不理解了。”太后的怒氣這才稍稍緩解,最後從輕發落曹利用。

(後來)以彰信*節度使的身份又一次掌管天雄*,契丹使者經過此地,(總是)先約束自己的豐馬隨從才敢過境,沒有敢喧譁鬧事的。當地百姓對他的施政很滿意,為他畫像而併為他立生祠供奉他。王提拔或退官吏,都不讓人知道是他的原因。范仲淹曾經質問他說:“宣傳提拔人才,這是宰相的職責。您的高尚品德中,唯獨缺少這一項啊!”王曾回答:“作為執政的人,對人有恩德的事,想加到自己身上;那些得罪人的事讓它給誰呢?”范仲淹對這番話深感佩服。

王曾天*端莊仁厚,相貌俊秀。在朝廷上,言談舉止有一定之常規,平日裡則不苟言笑,令人都不敢拿個人私事來求他。年輕時與楊億都在皇帝侍從之列,楊億喜歡開玩笑,同僚和朋友沒有不被他玩笑戲謔的。等到與王曾交談時,卻說:“我不敢跟他開玩笑啊!"王曾平生生活十分簡樸,有個老朋友的孩子叫孫京的來辭別,王曾留下他吃飯,飯後,用盒子送給他幾卷信紙。孫京開啟一看,都是別人寫信後裁減下來的紙邊。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