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有一個小和尚耐不住禪院的寂寞,老覺得修行太慢,感覺不出自己...

練習題1.9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有一個小和尚耐不住禪院的寂寞,老覺得修行太慢,感覺不出自己...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一個小和尚耐不住禪院的寂寞,老覺得修行太慢,感覺不出自己的長進,甚至他懷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沒法忍受了,就向老禪師發牢騷,說自己沒有慧根、缺少佛*,對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禪師微微一笑說:“山腰的工地上,石匠們正在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靜不下心來,就跟他們去勞動吧,做個幫手,學點手藝……”

小和尚一聽,居然特別高興,心想,終於可以出去透透風、樂呵樂呵了。

可是,三天以後,小和尚來找禪師,他滿臉歉疚:“師傅,我還是回來修行吧,連四角八稜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變成儀態萬方的石佛,何況我是一個人呢?”

老禪師舒心的笑了。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回答】

例文:

慢是一種力量

面對晨敲鐘,夜誦的生活,材料中的小和尚總覺得這樣修行太慢,沒有長進。我不敢苟同,我要說,慢是一種力量。

小和尚所忍受不了的,是慢,是對自己日復一日的修行感到毫無信心,說到底就是對自己的不自信,然滴水未滴,怎知穿石?這立馬讓我想到了一個近來的焦點人物——李安。

李安的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未至一週,已攬下過億票房,好評如潮,讚不絕口,李安又給世界帶來一個新的神話。可如果我告訴你,這個神話是李安四年來唯一的作品呢?如果我又告訴你,“有一個神話”的上一個,就是四年前的李安導演的奧斯卡金獎電影《斷背山》呢?是的,在電影工業如流水線般運作的今天,李安顯得很慢。四年磨一劍,可我敢肯定這是李安的全部心血所凝。這部電影曾被業界公認無法拍成,因為它是由一本幾乎沒有對話的小說改編而成的。可李安他做到了,他慢慢地,慢慢地改進技術,啟發演員,他慢慢地打磨這部電影,韜光養晦。終於,他讓世界見識到慢的力量。

李安之所以能展現慢的力量,是因為他敢慢,因為他深諳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因為他有自信,那他的自信源於什麼?源於能力,毅力,是藝高人膽大的慢。

國畫大師齊白石,以其自成一體的畫風為繪畫界所推崇,可這簡簡單單的“自成一體”,可是花費了*後半生的心血啊!在齊白石中年時,他的畫功已是登峰造極的了,可齊白石總覺得美中不足。他遍訪名家,終有當時一位新生畫家委婉點破:“若能有所創新,當會更好。”*如獲至寶,潛心家中鑽研,一鑽研就是三十年。再出畫壇時,*已是滿頭白髮,但這三十年沒有白費,齊白石以金石雕刻入畫,突破以往形式,建立紅花柳葉派的風格。他以自己的深厚畫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再加上世間的沉澱,在慢中意氣風發,獨樹一幟。

說到底,材料中的小和尚便如如今大多數人一般,太過浮躁,三天雕刻,石頭變石佛。我們的人生又豈止三天,我們的蛻變並非如此膚淺。所以,讓我們跟那位老和尚學學,潛心修行吧。

因為慢,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寫作文的能力。審題是大學聯考寫作的第一步,也是決定作文成敗的關鍵,是考生寫作的重中之重。雖然大學聯考寫作時間很有限,但“磨*不誤砍柴工”,必須捨得花5分鐘來審清題意。不同型別的作文在審題上有不同的側重點。立意力求新穎、高遠而深刻。沒有統帥的*隊是烏合之眾,而沒有主題的文章則是無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確直接關係到作文的成敗,立意是否新穎、高遠、深刻是拉開作文件次的關鍵。要使立意深刻高遠並非要巨集大敘事,而是要能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個動作、一句話、一次微笑、一個眼神等來揭示重大的思想意義,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題,來反映考生正確而高尚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讓“作文”與“做人”相統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調與社會價值,才能用筆下的文章啟發人、感染人。

【審題】這是一則寓言作文材料 ,故事內涵豐富。在作文時要找準切入點,才可以準確構思立意。這則寓言中有三個主要形象:老禪師、小和尚、“佛像”。因此作文構思立意可以從這三個主要的具象去切入。

從老禪師的角度,可以概括出“教育一定要講求方式方法”“正確引導的效果要比一味的說教要好”“給與親身體驗的教育,遠遠勝過那些空洞的說教”“教育是一門充滿智慧的科學”等。

從小和尚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凡事情半途而廢,常常是沒有恆心所致”“信心是成功的關鍵所在”“要走向成功,不僅需要信心,還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欲速則不達”“領悟真理,往往需要源於實踐的體驗,只有認清自己,才能樹立雄心,激勵鬥志,從而走向成功”“先要有心靈的頓悟,而後才能有正確的抉擇乃至成就事業,捨棄中選擇,選擇中捨棄,人生就是不斷捨棄和不斷選擇的過程”等。

從佛像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在走向成功的途中,一定要懂得捨棄”“捨棄是一種痛苦,更是一種智慧”“不經歷雕琢,石頭不能成佛;不經過磨練,人不能成就大業”等。

【立意】給與親身體驗的教育,遠遠勝過那些空洞的說教;

教育是一門充滿智慧的科學;

要走向成功,不僅需要信心,還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

信心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欲速則不達;

捨棄是一種痛苦,更是一種智慧。

【素材】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世界裡,當我們還未來得及欣賞眼前的風景事,就馬不停蹄趕往下個景點。“速成班、閃婚”這些快節奏的事物充斥看我們的生活世界,人們在追求快節奏的同時也被快節得喘不過氣來。而古入雲:欲速則不達。我想,放慢了自己腳步,才能真正地領悟到人生的真諦,達到理想的被岸。

蝸牛放慢了腳步不斷前進,所以它嚐到了世界上最甜蜜的葡萄,夜鶯放慢了腳步不斷練習,獲得了世界上最動聽的歌聲;水滴石穿、鐵杵磨成針這些都需要放慢腳步,可我們要怎樣才能放慢腳步呢?

放慢腳步,需要的是日益不斷地練習,他的目標很遠大,志比天高抱負比海深。他每天不斷練習,研究名家字跡,不斷創新,家裡的池水被染成了黑*。那一支支毛筆,一方方硯臺,一張張宣紙便是他生命的全部,精神的食糧。也正是因為他放慢了腳步,日以繼夜的練習,才開創了書法藝術的先河,成就了“書聖”的千古美名,也造就了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而我們是否能像王羲之一樣,放慢腳步,日夜堅持不斷練習呢?

放慢腳步,需要的是能獨身承受那份孤獨與悲苦。李時珍獨自走遍祖國的河山,嘗百草、訪農家,用了人生的十年著成《本草綱目》供後人景仰。司馬遷在遭受宮刑後,守住自己的心靈,承受苦楚,用了二十年的時光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埋頭十年,用他獨有的堅持承受孤獨,這樣才有了《紅樓夢》,成為明清小說代表之一。他們的**悲苦都是獨自承受,他們放慢自己的腳步經歷那些人生的坎坷才得到那份成功。而我們是否能像他們那樣放慢首己的腳步,獨目承受那份心*悲苦與孤獨呢?

放慢腳步需要的是忍辱負重和矢志不渝的決心。正如破蛹而出的蝴蝶需要經過痛苦與掙扎,人在追求的道路上總會遇到阻礙。越王勾踐忍辱負重給吳王天當僕人,才得以直朝一日東山再起;漢相陳平在呂后的手下韜光養晦,才得以保住劉氏的天下。而他們也正是因為放慢了腳步,忍辱負重。而我們是否也能像他們一樣放慢腳步,耐心等待呢?

現實生活的快節秦*著我們的神經,我們被動的往前趕,在這種環境下,有幾個又成功了呢?而我們也應該去放慢腳步,做那個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

有如太陽:放慢腳步使你獲得力量;有如羅盤,放慢腳步使你認清方向;有如道路,放慢腳步使你坦途疾進;有如雙腿,放慢腳步使你立足高崗;它就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是你前進的保障。

【結構】例文采用的是議論文中常見的“引、議、提、聯、結”結構。引:簡單轉引材料中小和尚的故事;議:表達自己的見解“不敢苟同”;提出觀點:慢是一種力量;聯:聯絡李安和齊白石的故事;結:得出結論: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文章結構嚴謹,首尾圓合,論*嚴密。

【點睛】材料作文的審題:第一步,讀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含哲理*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謂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傾向和感情傾向)。第二步,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散思維多向立意。一般說來,一則材料至少可從肯定與否定兩個角度審視:“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幾個“人”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幾個“因”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個事件,針對其背景、寫作目的的不同,就產生了幾個不同的審視角度。比如本則作文,根據材料看,作文供料的關鍵語句是:他滿臉歉疚:“師傅,我還是回來修行吧,連四角八稜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變成儀態萬方的石佛,何況我是一個人呢?”所以從小和尚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的立意理解:先要有心靈的頓悟,而後才能有正確的抉擇乃至成就事業,捨棄中選擇,選擇中捨棄,人生就是不斷捨棄和不斷選擇的過程。考生要注意作文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明確立意,自選文體。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