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與當代啟示古代絲綢之路,從時間上看,跨越2000多年,歷經先秦、漢...

練習題2.29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與當代啟示古代絲綢之路,從時間上看,跨越2000多年,歷經先秦、漢...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與當代啟示

古代絲綢之路,從時間上看,跨越2000多年,歷經先秦、漢唐、宋元、明清4個時期;從地理型別來看,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依據商品型別可細分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寶之路”和“香料之路”等。通過絲綢之路,*的絲綢、茶葉、瓷器、漆器等得以與西方的胡麻、胡桃、胡蘿蔔、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物品互通有無。在此基礎上,值得注意的是,*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經由絲綢之路傳入西方,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明代鄭和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七下西洋,與南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發揮了同樣的作用。

事實上,*與西方的交流很早就開始了。從希臘考古和文獻資料中可以發現,公元前6世紀時,*的絲綢等物品已傳入希臘。戰國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學者就將當時的中原地區認定為與絲綢相關的地區,古代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將*稱為“賽里斯”,“賽里斯”在希臘古語裡是“絲”之意。從古代*的情況看,公元前10世紀周穆王西征犬戎就曾到達中亞一帶,沿路還將絲綢、黃金、貝帶和朱丹等中原物品饋贈給當地部落首領。儘管《穆天子傳》等帶有神話**,但卻提供了古代各族分佈、遷徙和交往的歷史素材,描述了古代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基本狀況。

學界有人認為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開通絲綢之路。事實上,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是為了傳達漢朝希望與西域大月氏等國建立聯盟共同抗擊匈奴的願望,儘管這一目標並沒有達成,但張騫出使西域卻使橫貫東西方的絲綢之路被正式開通了。此後,西域歷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中亞草原成為連線*與西方文明的橋樑。

當然,在討論古代絲綢之路形成和發展時,不僅要關注*在溝通西域方面的舉措,也要關注中亞和歐洲在構築絲綢之路中所起的作用。

公元前6世紀中期,波斯帝國崛起,其地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為了密切宮廷與各郡的聯絡,加強統治,開始修建御道。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認為“波斯御道”上往來的郵差可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郵差。後來亞歷山大打敗波斯帝國,將西亞和中亞地區納入希臘的統治範圍。隨著亞歷山大東征,並在沿途修建商貿網點,大量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遷徙到這些地區,無疑促進了歐洲、中亞地區與我國中原地區的經貿和文化交流,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打通創造了極好的客觀條件。

需要強調的是,**當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是為現代社會條件下泛歐亞大陸深度合作提供的一個嶄新的多邊合作方案,是*與世界進行深度戰略互動的基本正規化,而貿易投資缺乏便利正是泛歐亞大陸及其沿岸地區最大的障礙之一。就像古代絲綢之路中*是東方的端點國家,但並不主導一切那樣,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也更多地起到發起者和推動者的作用。只有通過深度的*經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才是這一方案的靈魂所在。

                                  (摘自2015年4月20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4.下列各項的表述,不屬於古代絲綢之路作用的一項是(     )

A.通過絲綢之路,*的絲綢、茶葉、瓷器、漆器等得以與西方的胡麻、胡桃、胡蘿蔔、胡瓜、葡萄、石榴、琥珀等物品互通有無。

B.明代鄭和七下西洋與南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進行經濟和文化交流,意味著在明代絲綢之路已成為商貿與文化交流之路。

C.*的“四大發明”通過古代絲綢之路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傳入西方,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D.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 中原內地和西域之間的交往和接觸就已開始,亞歐非三大洲就已經有較為頻繁的接觸和交流。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古代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將*稱為“賽里斯”,即希臘古語“絲”之意,可見研究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學者認為東方的中原地區與絲綢相關。

B.漢朝出於*事戰略需要,迫切希望與西域大月氏等國建立聯盟以實現抗擊匈奴的願望,所以才派張騫出使西域。

C.人們在探討古代絲綢之路形成和發展時常常從“東方”的視角來闡述和分析,實際上,古代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明共同構築的。

D.儘管《穆天子傳》等具有神話**,但其提供的古代各族分佈、遷徙和交往的歷史素材,印*了東西方的物質文化交流已經存在。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代絲綢之路的形成既有外在的形勢需要,更有內在的歷史動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是一種主觀的意外、客觀的必然。

B.波斯帝國修建的御道方便了貨物、人員和文化的交流,促進了“西域”地區交通網路的形成和暢通,客觀上為後來絲綢之路的開通打下基礎。

C.**的“一帶一路”戰略是在借鑑古代絲綢之路經驗與模式的基礎上,在一定程度上將會解決泛歐亞地區貿易投資缺乏便利的難題。

D.亞歷山大東征並設立商貿網點使得北非、歐洲與中亞地區建立了直接聯絡,絲綢之路的中段和西端部分已暢通無阻。

【回答】

4.D

5.A

6.D

【解析】

4.

試題分析:該項是對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描述,而不是對古代絲綢之路作用的體現。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易錯*示】考核概念的題目的命題點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內涵、外延,注意的錯誤主要是範圍不當、偷換概念、無中生有、強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問等型別。命題的方式經常是對文中相關概念的要點進行組合,或對文中的句子進行轉換,或是改變文中句子之間的關係。此題D項是對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描述,而不是對古代絲綢之路作用的體現。選項答非所問。

5.

試題分析:原文說的應是戰國時期古希臘與古羅馬的學者,而不是研究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學者。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篩選並整合資訊的題目,篩選整合資訊的題目側重於對文中佐*觀點的現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進行考核,主要的錯誤型別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方式一般為改變句子在文中的含義,或改變句子之間的關係,還有是偷換句子中的“概念”。此題原文說的應是戰國時期古希臘與古羅馬的學者,而不是研究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學者。選項偷換概念。

6.

試題分析:亞歷山大並沒有控制北非;“暢通無阻”說法過於武斷。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是點睛】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型別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等。考核的方式是改變句子含義從而出現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此題 D項“絲綢之路的中段和西端部分已暢通無阻”說法過於武斷,混淆範圍。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