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狼來了凌鼎年七丫村附近有座狼山,狼山之所以叫狼山,沒有什麼典故,也沒有什麼歷史傳說,...

練習題2.94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狼來了凌鼎年七丫村附近有座狼山,狼山之所以叫狼山,沒有什麼典故,也沒有什麼歷史傳說,...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狼來了

凌鼎年

七丫村附近有座狼山,狼山之所以叫狼山,沒有什麼典故,也沒有什麼歷史傳說,僅僅因為這山上早年有狼,村民們就把這山稱之為狼山,後來叫順叫習慣了,狼山之名也就寫進了《婁城志》裡。

名不副實的是,這叫狼山的山,早就沒有狼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組織過多次搜山打狼,後來不要說狼,連豬獾、*獾、果子狸、刺蝟等野生動物也極少能見到。

狼山上沒有廟宇,沒有民居,沒有名勝古蹟,更沒有人住,有的只是老樹、灌木、荊棘、雜草,經濟價值不大,一直沒有開發。

*時,有一位老幹部,與一位老知識分子先後吊死在狼山的歪脖子樹上,等發現時,已腐爛,生了蛆,不但臭不可聞,而且面目猙獰,這以後,老百姓就不大敢隨便上山了,父母更是不讓孩子上山。不久,就流傳起狼山有鬼出現的傳聞,還傳得有鼻子有眼。這一來,就更沒有人敢輕易上山了。

去年中秋的一個晚上,突然從狼山上傳來了“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救命啊”的呼聲,淒厲而恐懼,但呼救者喊破嗓子,並不見有人上山去救。

第二天,山下七丫村的村民議論:這山哪有狼啊,幾十年都沒有狼跡了。假的,百分之百假的,肯定是誰吃飽了撐的,尋開心找樂子忽悠大家,誰上山誰傻子。

是啊,不救沒有人怪;你上山去救了,去打了狼,萬一狼沒有見著,見著個受傷的,半死不活的,賴上了你,那不是大麻煩嗎。再說了,狼如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就算有,誰敢打?你打了,打死了,打傷了,有關部門要你罰款,你罰不罰?別沒事找事,自找麻煩。

對對對,村民都這麼認為。

第二天,膽大的山旺說:“走,上山上去看看,大白天去,我們幾個人結夥去,還怕撞著鬼嗎?”

山旺等幾個在半山腰發現了一條死狼,看樣子死了一段時間了,已有點腐爛。

難道狼山真的又有狼了?

山旺看了半天說:像狼,也像*,可能是狼。也可能是*。

其他幾個反反覆覆看了,有說是狼,有說是*,大家吃不準究竟是狼是*。

關於狼山到底有沒有狼,成了疑問。

但不知怎麼回事,沒幾天狼山有狼的說法越傳越遠。

古廟鎮鎮*決定組織人上山考察,看看到底有沒有狼。

婁城電視臺決定跟蹤拍攝。

村民*說:懂了吧,這是策劃的,肯定早有人策劃。

村民乙說:看來鎮*準備開發狼山了,要不如此興師動眾幹嗎?

多位村民說:幸好那晚上沒有上當受騙。

就在考察隊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村民們又聽到狼山上有人喊:“狼來了!狼來了!!……”

這一次,連山旺也徹底不相信了,他對老婆說:“我們管我們,別理他,肯定是為明天考察造輿論,假到底了。”

第二天,鎮*組織的考察隊出發時,鎮宣傳委員帶隊,鎮黨委書記來送行,場面還不小,可惜只有看熱鬧的,並沒有哪個踉著上山。七丫村的山旺等村民對電視臺的不無調侃地說:“賣力點,好好拍幾個狼咬人的畫面,也讓我們開開眼界……”

考察的結果說是發現了狼糞、狼毛、*,這都有鏡頭的,最最出人意外地是拍到了昨晚被狼咬傷的一位中年人,腿上被咬了一口,據他自己講:後來爬到樹上才逃過一劫。電視畫面是真真切切的,那中年人腿上的傷口也確確實實留著血,有牙齒印,很痛苦的面部表情給電視觀眾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這中年人村民都沒有見過,電視臺介紹說他叫趙宇綸,省裡的地質工程師。村民們弄不懂的是他晚上跑到狼山幹什麼?難道勘察到了什麼寶貝?村民們奇怪,關於這些,電視臺語焉不詳,會不會是出於保密?

至於狼山到底是真有狼,還是需要狼,村民們兩派意見,山旺與村民*、村民乙等說打死也不信狼山有狼。村書記認為電視臺都播了有狼,那一定有狼,不相信鎮*,不相信電視臺,難道相信你山旺?你山旺算個球。

 不過,除七丫村部分村民以外。婁城全市上下,包括外地的都為狼山高興,因為狼山終於又有狼了,名副其實了。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誰在質疑狼山發現狼的報道。

很多人都想來狼山一遊呢。

9.小說開頭詳細介紹了狼山的情況從全文看,有何作用?

10.小說兩次寫“狼來了”的呼救情節,有什麼用意?

11.第二段寫狼山“名不副實”,而倒數第二段卻變為“名副其實”,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12.本篇小說揭示了怎樣的主題?請結合文字做探究。

【回答】

9.

①開頭介紹“狼山”的名稱來歷與現狀,為後面的故事發生提供了背景環境;

②“狼山”無狼,從而為下文“狼來了”的情節出現設定了懸念;

③“狼山”一直沒有開發,與後文鎮*大造輿論形成反差,能引起讀者對主題的深入思考;

④狼山有鬼的傳聞的形成與“狼來了”的輿論造假成真前後呼應,使讀者對小說直麵人*的主題體會得更深刻。(四個要點,每個要點2分,任意答出其中兩個可得滿分)

10.

①第一次寫引出了山旺等村民的求*等故事情節,並設定了新的懸念;第二次寫則引出了鎮*上山考察並最終論*為真的情節與結局。

②兩次寫“狼來了”的情節,推動情節發展,構成了小說的主要內容,設計獨具匠心,使得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也使讀者從情節發展過程中深刻理解小說的主題。

11.

①第二段說“名不副實”是說名為狼山卻沒有狼的真實情況,結尾處說“名副其實”則是說狼山“有狼”的輿論造假;

②這樣的措辭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這一醜陋社會現實的諷刺與批判,發人深省。

12.

①輿論造假的背後是各種社會利益的驅使,社會的良*發展必須呼籲;

②謊言被一步步鍍造成真相,暴露了人*裡獵奇與圍觀的病態*心理;

③“狼來了”的故事是真相與虛假交織的故事,實際上是人*裡的真誠樸實與貪婪欺騙的博弈。

④“狼來了”象徵著人*裡的各種惡的到來並肆虐,它使人們的道德底線喪失,最終集體失語。(注:四條*任意答出一條,並言之成理,即可給滿分6分;要點2分,結合文字分析4分。)

【解析】

試題分析:

9.題幹問的是“小說開頭詳細介紹了狼山的情況從全文看,有何作用”這是一道段落作用題。作為一篇小說,開頭介紹的內容的作用,主要從四個方向來考慮:環境、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有一點答一點,沒有也不要牽強傅會。從內容來看,“七丫村附近有座狼山,狼山之所以叫狼山,沒有什麼典故,也沒有什麼歷史傳說,僅僅因為這山上早年有狼,村民們就把這山稱之為狼山,後來叫順叫習慣了,狼山之名也就寫進了《婁城志》裡”介紹“狼山”的名稱來歷與現狀,為後面的故事發生提供了背景環境;從情節上看,本來這裡是沒有“狼”的,而下文卻傳出“狼來了”的聲音,設定了懸念,本來沒有“狼”,但是鎮*卻勘察出狼的一系列蹤跡,能夠引起讀者的思考;從主題上看,文字最後說“很多人都想來狼山一遊呢”,沒有人再懷疑“狼來了”這事的真假*,前後呼應,使讀者對小說直麵人*的主題體會得更深刻。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考查某段落在作品情節發展中的作用,須要對該段落作具體細緻的分析。這種型別的題目主要是圍繞情節構思及其作用命題。開頭段往往有以下作用:①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②點明人物的身份、特徵;③製造懸念,引人入勝;④埋下伏筆,為下文作鋪墊。本題需要注意與主題的關係,仔細分析文字的結尾部分的關係。

10.題幹問的是“小說兩次寫‘狼來了’的呼救情節,有什麼用意”這是考查情節的作用。分析相關情節的作用,首先要放到情節發展的本身來看,其次要從整個小說的構思來看其作用。第一次出現“去年中秋的一個晚上,突然從狼山上傳來了‘狼來了!狼來了’”,第二天村裡人議論紛紛,並且有人上山求*,結果“關於狼山到底有沒有狼,成了疑問”,設定了懸念;第二次“就在考察隊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村民們又聽到狼山上有人喊:‘狼來了!狼來了’”,考察隊進山考查,結果“發現了狼糞、狼毛、*,這都有鏡頭的,最最出人意外地是拍到了昨晚被狼咬傷的一位中年人”*“狼山”有狼;第一次的“狼來了”是鎮*考查的起因,第二次“狼來了”,鎮**“狼山”有狼,兩次描寫構成了小說的主要內容,同時還夾雜了當地百姓對這兩次“狼來了”的討論和看法,讓讀者在閱讀中體會、感悟小說的主題。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情節作用題(一)這類題型主要考查對情節作用的概括、分析、鑑賞能力,提問形式主要有:1.文章開頭/中間/結尾寫某某情節,有什麼作用?2.某情節對全文情節的展開有什麼作用?3.小說寫某某情節,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二)答題思路:這類題可以從兩個大的角度考慮:一是內容上,二是結構上。內容上是指情節本身、情節對環境、情節對人物、情節對主題、情節對讀者的作用;結構上是指對其他情節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據提問形式來確定答題角度,如果是單一角度,即給定了答題角度,就按照給定角度來答;如果是綜合角度,即沒有給出明確的角度,就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考慮:1.從情節與小說環境的關係角度考慮,常用術語: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使環境更具典型*等;2.從情節與其他情節的關係角度考慮,常用術語:埋下伏筆,設定懸念,線索,鋪墊,照應,推動情節發展,使情節曲折生動,對比,襯托,承上啟下等;3.從情節與人物形象的關係角度考慮,常用術語: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現了人物……的*格或精神,刻畫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充實等;4.從情節與小說主題的關係角度考慮,常用術語:揭示(表達、寄託、暗示)了……的主題,深化主題,突出主題,豐富主題等;5.從情節與讀者感受的關係角度考慮,常用術語:設定懸念,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吸引讀者注意力,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等。這類題型的規範的答題格式一般為:作用點+體現點。所謂“作用點”是指作用是什麼,一般要用術語來答;所謂“體現點”是指這個作用在文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必須結合文字具體內容分析。本題需要注意當地村民的言行舉止,才能正確體會情節的作用和意義。

11.題幹問的是“第二段寫狼山‘名不副實’,而倒數第二段卻變為‘名副其實’,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這是考查語句含義和表達技巧。對兩處不同的說法,一定要結合具體的相關的情節來分析其原因,找到了原因,也就找到了作者的用意所在。第二段“名不副實的是,這叫狼山的山,早就沒有狼了”,即“名不副實”是說名為狼山卻沒有狼的真實情況;結尾處“不過,除七丫村部分村民以外。婁城全市上下,包括外地的都為狼山高興,因為狼山終於又有狼了,名副其實了。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誰在質疑狼山發現狼的報道”,結合“狼山上沒有廟宇,沒有民居,沒有名勝古蹟,更沒有人住,有的只是老樹、灌木、荊棘、雜草,經濟價值不大,一直沒有開發”“村民們弄不懂的是他晚上跑到狼山幹什麼?難道勘察到了什麼寶貝?村民們奇怪,關於這些,電視臺語焉不詳,會不會是出於保密?”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傾向,即說狼山“有狼”是輿論造假,詞語的變化,其實是作者對這種做法的諷刺與批判。

【考點定位】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思路點撥】經典作品往往意蘊豐富,其深刻的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傳遞真、善、美的人文精神,此類探究注重理解文字的深層含義,要求剖析文字,與作者商榷,重構文字的新義,從而實現閱讀的探索和創造。“名不副實”,根據語境,是針對狼山真實的情況來說的,而結尾處的“名符其實”是對現實的諷刺與批判。

12.題幹問的是“本篇小說揭示了怎樣的主題?請結合文字做探究”這是一道關於小說主題的探究題。分析小說的主題,一是要結合情節,二是要聯絡生活實際,如果脫離了生活實際來分析小說主題,就等於隔靴搔癢。作答本題可結合前面三個問題的*。文字標題是“狼來了”,主要的故事情節也是兩次“狼來了”,結果就是狼山由“名不副實”到“名副其實”,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局面?這是值得深思的,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憂患。結合社會現實,再想一想事件中各方人物的不同反映,可以得出*。本篇小說的主題就呈現了多樣*,四條*任意答出一條,並言之成理,即可給滿分6分;要點2分,結合文字分析4分。

【考點定位】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能力層級為探究F

【名師點睛】文學作品是作者對社會的感*認識和理*思考,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作者將較為成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形成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樣式。從作品本身的形成過程來分析,文學作品具備一個客觀的主題,但從讀者解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來分析,每一位讀者眼中的作品主題會產生個*化的差異,這就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樣的主題可以叫做差異*主題。這正是大學聯考命題人從主題切入讓考生探究的理論支撐。探索文字的主題要從時代背景、人物形象、環境氛圍、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等角度切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透析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如本題需要結合當下的社會背景,藉助文字的人物形象,分析“狼來了”的現象及其意義。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