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樑宗岱譯《浮士德》:一個*子的宿命欽文樑宗岱最早與歌德的作品接觸時,他尚不通德文。中...

練習題1.5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樑宗岱譯《浮士德》:一個*子的宿命欽文樑宗岱最早與歌德的作品接觸時,他尚不通德文。中...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樑宗岱譯《浮士德》:一個*子的宿命

欽文

樑宗岱最早與歌德的作品接觸時,他尚不通德文。中學畢業一年後,使決意赴歐洲留學,第一站是瑞士的日內瓦。在這裡,他“勤奮用功,在進修法文的同時,開始學習德文。一年後轉往巴黎時,已經能夠以德語背誦歌德《浮士德》詩句”。

為了讓自己的德語更加精進,1930年夏天樑宗岱到德國進修德語。正如歌德用了60年才寫完《浮士德》,樑先生對《浮士德》的研究和翻譯也經歷了一個*子。這難道也是一個宿命?

1936年在南開任教期間,樑宗岱曾就《浮士德》做過專門演講。幾年之後,他決定開始翻譯這部作品,此時正是他的翻譯高峰期。樑先生很早就狂熱地愛上了《浮士德》,到動筆時,中間已隔了十年,可說已有充分準備。加之他本人就是詩人,而且多年來對新詩的翻譯研究和探索,這也為他的《浮士德》的翻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世紀40年代末,樑宗岱在廣西百*居住期間完成了此書的翻譯,部分譯文曾在《宇宙風》上連載發表。羅念生先生曾為之奔走,聯絡出版事宜,孰料出版社失火,結果不了了之。據說1949年後,因為郭沫若譯本在前,出版社便沒有接納樑先生的譯本。歷經“*”,譯稿命運多舛。“*”過後,他帶著患病之身重拾譯筆,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重新整理譯稿。然而等到譯本出版時,樑先生已經作古。

據相關學者考*,百年來《浮士德》的譯本多達40種,(並非都是全譯,甚至包括偽譯本)。樑宗岱的翻譯該如何定位呢?這個譯本的最大特*體現在語言風格上樑先生在多篇論文中提到了詩歌創作和翻譯中的格律*。他本人對西方詩歌的格律和韻律十分了解,例如篇首《獻詞》的譯文,樑先生幾乎完美地體現了原詩的格律,韻腳的節奏亦步亦趨。

歌德在創作《浮士德》的時候,在作品中試驗不同的韻律,有古希臘的韻律,有德國中世紀的韻律,也有民歌的韻律。從某種意義上說《浮士德》堪稱集古今詩歌韻律的大全之作。作品中某些段落的德語是古奧的,樑先生就用古意盎然的譯文(例如採取*古體詩的形式)去應對。作品中出現了形形**的人物,其語言層次也是不一樣的,樑先生也試圖去模擬他們的語言風格,很多地方讓人叫絕。

今天,讓一般的讀者接觸這樣的譯文確實有點困難。當下不少讀者在讀一些外國文學譯本,尤其是古典作品的時候,經常會說某某譯本語言太古奧,不適合當代人讀,因此要用一個新的譯文來替代。諸如此類的譯本評論,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但是人們恰恰忽略了一點,像《浮士德》這樣的作品,它本身就是這樣的風格,即便是今天的德國人閱讀也有很大的困難。但這樣的譯文,恰恰是一個更高層次上的“信”,而非扭捏作態的“雅”。

除了形式感,就準確*而言,樑先生的譯本也是眾多譯本中的上品。樑先生的勤奮和鑽研固然是關鍵,但對經典作品翻譯而言,汲取百家之長也很重要。據林笳先生回憶,樑宗岱先生的藏書中有《浮士德》的英譯本、法譯本、中譯本,所以我推測樑先生翻譯《浮士德》的時候,應該比對過前人的譯本。

在樑先生的得意弟子劉志俠、盧嵐夫婦創作的傳記作品《青年樑宗岱》中,開卷的題記和書末的終卷語都引用了樑譯《浮士德》中的詩句,我想九泉之下的樑先生一定會會心一笑。在此我想特別推薦新出的《樑宗岱譯集》,其中詩歌部分的譯文都配上了原詩(英、法、德文)懂得原文的讀者可以對照閱讀,看看樑先生是否真如《一切的峰頂·序》中所說的“一行一行地譯,並且一字一字的譯,有時候連節奏毫無用韻也極力模仿原作”,這聽上去很笨拙,但若非大師,註定是要決定舉鼎絕臏的。

【相關連結】

①樑宗岱(1903-1983),*現代文學史上一位集詩人、理論家、批評家、翻譯家、教育家於一身的罕見人才,精通英、法、德、意等多門外語。

②“你翻譯的陶潛詩使我神往,不讀,由於你的稀有的法文知識,並且由於這些歌的清純動人的美,它們的聲調對於一個法國人是多麼熟悉!”這是羅曼·羅蘭給樑宗岱回信中寫下的話。

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歌德用六十年寫完鉅著《浮士德》,樑宗岱也用六十年完成對《浮士德》的研究和翻譯,這就是一種巧合和宿命。

B. 樑宗岱的譯稿可以說是命運多舛,“*”之後雖身患重病,他又拾起譯筆重新整理譯稿,可惜的是樑宗岱作古後譯本才出版。

C. 樑宗岱多年對新詩的翻譯研究和探索,以及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執著精神,促使他得以成功翻譯《浮士德》。

D. 樑先生在翻譯《浮士德》時試驗不同的韻律,對於形形**的人物他也試圖模擬他們的語言風格,因此該譯本堪稱集古今詩歌韻律大全之作。

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   )

A. 樑宗岱最早接觸歌德的作品時,他還不通德文,後來他赴歐洲留學就是為了進修法文和德文,目的在於能夠翻譯《浮士德》。

B. 樑宗岱決定翻譯《浮士德》時,正值他翻譯的高峰期,他經過十年的充分準備,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完成了《浮士德》的翻譯工作。

C. 浮士德的部分譯文曾在《宇宙風》上連載發表,羅念生先生為了聯絡譯作的出版事宜四處奔走,最後卻因郭沫若的譯本在前,結果不了了之。

D. 樑宗岱的譯本堪稱上乘,從他藏書中有《浮士德》的英譯本、法澤本、中譯本可知,他翻譯《浮士德》時,比對過前人的多種譯本。

E. 羅曼·羅蘭曾給樑宗岱回信,稱讚他稀有的法文知識及翻譯出的陶淵明的詩歌清新動人,適合法國人閱讀,由此可以看出樑先生高超的翻譯水平。

9.標題是“樑宗岱譯《浮士德》:一個*子的宿命”,樑宗岱研究和翻譯《浮士德》正好是一個*子年,對此你有什麼認識,請結合材料和現實談談你的看法。

【回答】

7.B

8.BE

9.①樑宗岱翻譯《浮士德》耗時六十年,雖然命運多舛,最終未能看到自己的譯作出版,但他的勤奮、堅持和執著令人欽佩;②歌德完成《浮士德》的寫作也是耗時六十年,古往今來,大凡有大成就者都身具堅忍不拔的品質;③當我們在人生中遭遇困難和挫折時,我們也應學會努力和堅守,直至實現目標。

【解析】

7.試題分析:對於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把握如下幾點,一是選擇“正確”還是“不正確”的一項,二是選擇“一項”或是“兩項”。比如本題中,“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的一項”,A項,“這就是一種巧合和宿命”錯誤,文章第二段說的是“正如歌德用了60年才寫完《浮士德》,樑先生對《浮士德》的研究和翻譯也經歷了一個*子。這難道也是一個宿命”,這只是一種猜測。C項,文章倒數第二段說“除了形式感,就準確*而言,樑先生的譯本也是眾多譯本中的上品。樑先生的勤奮和鑽研固然是關鍵,但對經典作品翻譯而言,汲取百家之長也很重要”,可見對成功翻譯《浮士德》原因的分析不全面。D項,文中說的是“從某種意義上說《浮士德》堪稱集古今詩歌韻律的大全之作”,選項忽略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條件。

8.試題分析:本題題幹問的是“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當的兩項”,要求選出的是“最恰當的”“兩項”。A項,“後來他赴歐洲留學就是為了進修法文和德文,目的在於能夠翻譯《浮士德》”有誤;從文章第一段來看,兩者之間並非直接的關聯。C項,“最後卻因郭沫若的譯本在前,結果不了了之”有誤,因果關係分析有誤;第二段說“羅念生先生曾為之奔走,聯絡出版事宜,孰料出版社失火,結果不了了之。據說1949年後,因為郭沫若譯本在前,出版社便沒有接納樑先生的譯本”。D項,文章倒數第二段說的是“據林笳先生回憶,樑宗岱先生的藏書中有《浮士德》的英譯本、法譯本、中譯本,所以我推測樑先生翻譯《浮士德》的時候,應該比對過前人的譯本”,這只是“推測”。

9.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標題是‘樑宗岱譯《浮士德》:一個*子的宿命’,樑宗岱研究和翻譯《浮士德》正好是一個*子年,對此你有什麼認識,請結合材料和現實談談你的看法”,這是考查考生對文字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首先到文中圈出樑宗岱先生翻譯《浮士德》的過程,然後根據其表現分析人物的特點。“樑先生對《浮士德》的研究和翻譯也經歷了一個*子”“歷經‘*’,譯稿命運多舛。‘*’過後,他帶著患病之身重拾譯筆,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重新整理譯稿。然而等到譯本出版時,樑先生已經作古”,由此可以看出樑宗岱在翻譯《浮士德》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勤奮堅持和執著令人敬佩;再聯絡歌德寫成《浮士德》所花費的時間,可見有成就的人都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這就啟發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也要堅守自己的目標。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