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一15題(11分)題李愬①畫像洪惠淮*北面師廣武②,其氣豈只吞項羽。君得李佑...

練習題2.73W

問題詳情: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一15題(11分)題李愬①畫像洪惠淮*北面師廣武②,其氣豈只吞項羽。君得李佑...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一15題(11分)

題李愬①畫像

洪惠

淮*北面師廣武②,其氣豈只吞項羽。

君得李佑不肯誅,便知元濟在掌股。

錦袍玉帶仍父風,拄頤長劍大梁公③。

君看鞬橐見丞相④,此意與天相始終。

    注:④李愬,唐德宗時西平郡王李晟之子,曾生擒叛將吳元濟。②廣武君,趙國謀士。③大梁公,唐朝功臣樑國公狄仁傑。④丞相,唐朝宰相裴度,為平叛的最高統帥。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首聯中的“師”是“請教”的意思,詩句是說韓信破趙,不殺趙國謀士廣武君,向其請教攻燕伐齊之計,後破項羽。

  B.頷聯講的是李愬設計擒獲叛將吳元濟的手下李佑,李佑不肯投降,李愬便將他誅殺了。

 C.詩歌前兩聯,從楚漢相爭時的史實著筆,運用對比手法來刻畫李愬,即將韓信的典故與李愬的功績相對比,更加鮮明地突出了李愬的形象。

  D.頸聯描述了李愬厚待將士,像他父親一樣曾將解下的錦袍玉帶贈送給了部將,以此來激勵忠義。

   E.尾聯中的鞬橐,指的是古代盛弓箭之具。李愬平定叛亂後,揹著弓箭袋拜見宰相裴度,體現了忠於朝廷之志始終不渝。

15.請結合全詩,概括分析李愬的人物形象。(6分)

【回答】

答C給3分,答B給2分。C項應為類比。詩歌前四句,從楚漢相爭時的史實著筆,運用歷史的類比手法來刻畫李愬,即將韓信向廣武君請教終破項羽的典故與趙愬不殺李佑而生擒叛將吳元濟的功績相類比,而非對比。附:對比和類比的區別:比較的物件不同,對比是指把兩個相反的事或物或人拿來比較,達到讚揚或貶低的目的。類比*論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而*論眯的論*方法。B項“李佑不肯投降,李愬便將他誅殺了”錯誤,原意應是李愬不殺李佑而生擒叛將吳元濟。

①深謀遠略,大將風度。李愬俘獲李佑而不殺,從此吳元濟的命運已落掌股之中,勝利可期。②儀容華美,氣度非凡。畫像中的李愬“錦袍玉帶”,有其父的儀容風度;“拄頤長劍”又像當年唐朝功臣樑國公狄仁傑。③為人謙恭,赤膽忠貞。李愬破蔡後背著弓箭袋拜見丞相,突出表現他不居功自傲、善識大體的*品質。(每點各2分)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