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論語(節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曾...

練習題1.93W

問題詳情:

論語(節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曾...

論語(節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曰:“默而識①之,學而不厭②,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子曰:“學如不及④,猶恐失之。”                          (《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⑤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子張》)

【注】①識:記住。②厭:滿足。③好古:愛好古代文化。④及:趕上,追上。⑤鄙夫:鄙陋淺薄的人。⑥亡:指自己沒有的知識、技能、才能等。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人不知而不慍            (         )   (2)不逾矩           (       )

(3)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         )   (4)勿施於人     (       )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通“悅”,愉快)      B.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站立)

C.人不堪其憂               (忍受)               D.其“恕”乎                     (大概,也許)

3.翻譯下列句子。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譯文: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譯文: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歷來就被奉為虛心好學的格言,但在今天看來是否太虛偽了?是否對自己的能力太不自信了?請聯絡實際談談

答:                                                                                                 

【回答】

1(1)生氣、發怒(2)規矩,規範(3)正反兩個方面(4)施加

2選B。“立”在這裡應理解為*做事情。

3(1)學習瞭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它,不也很愉快嗎?

(2)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掌握了知識而不致迷惑,五十歲瞭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

4不虛偽,也不是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而身邊隨處都有值得學習的人或物。在學習中,只有擁有謙虛的態度,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更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知識點:古代散文 (兵法農醫、天文術數、藝術雜學等)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