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2020·山西省高三二模)(歷史選修l: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為有效掌控財稅資源,徵派賦役,維繫國家運轉...

練習題3.38W

問題詳情:

(2020·山西省高三二模)(歷史選修l: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為有效掌控財稅資源,徵派賦役,維繫國家運轉...

(2020·山西省高三二模)(歷史選修l: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為有效掌控財稅資源,徵派賦役,維繫國家運轉,*需藉助一套由戶籍、地籍、徵籍等構成的冊籍系統。明洪武年間,主要以人戶為中心的賦役黃冊為主,以土地為中心的魚鱗圖冊為輔,互為經緯。明中後期,賦役徵收的物件逐漸由人戶轉向田地,土地和地籍就演變為賦役徵派的主要依據。由於民戶人丁、田地的變化,加上地方役吏從中舞弊,一些黃冊所開列人戶的姓名和事產早已不符合實際,黃冊制度逐漸陷入紊亂和廢弛狀態。有鑑於此,地方州縣為應對徵稅而編制了實用文冊——實徵冊,又名白冊,按照實際需要靈活編制,更切合本地區的實況,很快就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被普遍採用,*逐步確立了田賦“定額化”的原則,以此來確保國家財政的收入。清初編纂的賦役壘書成為一種徵稅標準,於是實徵冊就成為田賦“定額化”下州縣實徵的重要冊籍。

——摘編自楊國安《賬簿與權力:清代實徵冊與鄉村基層賦稅徵收》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清編定實徵冊的原因。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清實徵冊制度產生的影響。

【回答】

(1)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地方官員舞弊;黃冊失真,不能滿足稅收需要;實徵冊能夠反映地方實際情況;徵稅標準的改變。

(2)使賦稅徵收便於*作;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負擔;人身依附關係逐漸鬆弛;保*了*財政收入,維繫了國家的正常運轉。

【解析】(1)據材料“明中後期,賦役徵收的物件逐漸由人戶轉向田地,土地和地籍就演變為賦役徵派的主要依據。”資訊並結合所學可知,明中後期土地兼併日益嚴重;據材料“由於民戶人丁、田地的變化,加上地方役吏從中舞弊,一些黃冊所開列人戶的姓名和事產早已不符合實際,黃冊制度逐漸陷入紊亂和廢弛狀態。”可知,地方官員舞弊;黃冊失真,不能滿足稅收需要;據材料“地方州縣為應對徵稅而編制了實用文冊——實徵冊,又名白冊,按照實際需要靈活編制,更切合本地區的實況,很快就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被普遍採用,*逐步確立了田賦“定額化”的原則,”可知,實徵冊能夠反映地方實際情況;徵稅標準的改變。

(2)據材料“地方州縣為應對徵稅而編制了實用文冊——實徵冊,又名白冊,按照實際需要靈活編制,更切合本地區的實況”可知,使賦稅徵收便於*作;據材料“明中後期,賦役徵收的物件逐漸由人戶轉向田地,土地和地籍就演變為賦役徵派的主要依據。”可知,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負擔;人身依附關係逐漸鬆弛;據材料“*逐步確立了田賦“定額化”的原則,以此來確保國家財政的收入。清初編纂的賦役壘書成為一種徵稅標準,於是實徵冊就成為田賦“定額化”下州縣實徵的重要冊籍。”等資訊可知,保*了*財政收入;據材料“為有效掌控財稅資源,徵派賦役,維繫國家運轉,*需藉助一套由戶籍、地籍、徵籍等構成的冊籍系統。”可知,維繫了國家的正常運轉。

知識點: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