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閱讀下面二則文言文,完成7-11題。(22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

練習題1.36W

問題詳情:

(一)閱讀下面二則文言文,完成7-11題。(22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

(一)閱讀下面二則文言文,完成7-11題。(22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  )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節選自范曄《後漢書·張衡傳》)

祖沖之,字文遠,范陽遒人也。衝之稽古,有機思,宋孝武帝使值華林學省,賜宅宇車服。解褐南徐州從事、公府參*。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歷,比古十一家為密。衝之以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孝武帝令朝士善歷者難之,不能屈。會帝崩不施行。

歷位為婁縣令、謁者僕*。初,宋武平關中,得姚興指南車,有外形(  )無機杼,每行,使人(  )內轉之。升明中齊高帝輔政使衝之追修古法衝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鈞以來未之有也。時有北人索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車,高帝使與衝之各造,使於樂遊苑對共校試,而頗有差僻,乃毀而焚之。晉時杜預有巧思,造欹器①,三改不成。永時中,竟陵王子良好古,衝之造欹器獻之,與周廟不異。文惠太子在東宮,見衝之曆法,啟武帝施行。文惠尋薨,事又寢。

轉長水校尉,領本職。衝之造《安邊論》,欲開屯田,廣農殖。建武中,明帝欲使衝之巡行四方,興造大業可以利百姓者。會連有*事,事竟不行。

衝之解鐘律博塞②,當時獨絕,莫能對者。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又造千里船,於新亭*試之,日行百餘晨。於樂遊苑造水碓磨,武帝親自臨視。又特善算。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著《易》《老》《莊》義,釋《論語》《孝經》,注《九章》,造《綴述》數十篇。        (節選自李延壽《南史·文學傳·祖沖之傳》)

【注】①欹器:古代的一種盛水器。水少則傾,中則正,滿則覆。君主可置於座右以為戒。②博塞:博戲,下棋一類的遊戲。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去:赴某地任職  

    B.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         牙:樞紐

C.衝之稽古,有機思               稽:考查

D.文惠尋薨,事又寢               寢:擱置

8.將文言虛詞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最恰當的一組是

(1)尋其方面,(   )知震之所在。

(2)得姚興指南車,有外形(   )無機杼,每行,使人(  )內轉之。

A.   而     且   也              B.而     且     也

C.   乃     而   於             D. 乃     其     於

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升明中/齊高帝輔政使衝之/追修古法/衝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鈞以來未之有也

B.升明中/齊高帝輔政/使衝之追修古法/衝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鈞以來未之有也

C.升明中/齊高帝輔政使/衝之追修古法/衝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鈞以來/未之有也

D.升明中齊高帝輔政/使衝之追修古法/衝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鈞以來未之有也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衡傳》選段介紹了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較詳地記述製造時間、質地、大小、形狀、裝飾、內外結構、功用等,文字精簡平實。

B.祖沖之是南朝人,經歷過宋、齊等朝代,他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制定更加精密的歷法,改造指南車,造水碓磨、千里船等。

C.祖沖之制定的歷法雖然比前人的更加精密,但因為孝武帝去世而未能施行,他改造的指南車,旋轉更加靈活,指示方向卻始終如一。

D.祖沖之不但在器物製造上精思巧妙,在音樂和棋類上也天下無雙,同時在屯田種植、為官治*上也有突出的才能。

1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3分)

(2)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3分)

(3)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4分)

【回答】

7【*】A(去:離開)

8【*】C

9【*】B

10【*】D(祖沖之在屯田種植上只是提出了一些想法,沒有施行;說“為官治*上也有突出的才能”,文中沒有說明)

11(1)樣子像個大酒尊,外面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3分,兩個“形”1分,“飾以……”狀語後置1分,句意1分)

 (2)用已經發生的情況來檢驗它,完全符合,靈驗如神。自從有書籍文獻記錄以來,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情形。

(3)於是他也製造了一部機器,不用憑藉風和水,設定機關自行運動,不費人力。(4分,每分句各1分)

【《祖沖之傳》參考譯文】

祖沖之,字文遠,范陽遒縣人。祖沖之喜歡考查古事,有機巧的靈思,(南朝)宋孝武帝讓他到華林苑太學裡當值,賞賜給他宅院車馬服飾,任職南徐州從事、公府參*。

當初宋元嘉年間,用何承天所制定的歷法,比古時十一家都精密。而祖沖之認為還是粗疏,於是重新制定了新的歷法,上奏章加以說明。孝武帝讓朝臣中精通曆法的和他論辯,都駁不倒他。恰逢孝武帝死未能施行。

歷任婁縣令,謁者僕*(負責朝覲宴饗的總負責人)。當初,宋武帝平定關中,繳獲姚興所製造的指南車,只有外形而沒有內部機關。每當行馳時,得讓人在裡面轉動它。升明年間,齊高帝輔政,讓祖沖之考查研究古時的製造方法。祖沖之改造了銅製機關,於是車子隨便轉動,指示方向卻始終如一,自漢末馬均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傑出作品。當時有叫索馭驎的北方人也自稱能造指南車,齊高帝讓他和祖沖之各造一臺,又讓他們在樂遊苑一較量比試,結果他所造的比祖之所造的有很大差別,於是毀掉並燒了索馭驎制的指南車。晉朝時杜預有創造才能,曾造欹器(古代的一種盛水器。水少則傾,中則正,滿則覆。君主可置於座右以為戒),結果多次改動都未成功。齊永明年間,竟陵王蕭子良喜歡古代的東西,衝之造了欹器獻給他,和周代太廟中的沒有兩樣。文惠太子在東宮,見到祖沖之的歷法,奏請齊武帝施行。不久太子一死,這事又擱下了。

後來祖沖之調任長水校尉,兼任原職。祖沖之寫了《安邊論》,想讓朝廷實行屯田,發展農業、養殖業。建武年間,齊明帝想派祖沖之去各地巡視,興辦一些對百姓有利的事業。適逢連年戰爭,這事最終也沒施行。

祖沖之精通音律棋類等,當時獨一無二,沒有誰能夠成為他的對手。因為諸葛亮造有木牛流馬,於是他也製造了一部機器,不用憑藉風和水,設定機關自行運動,不費人力。又製造了千里船,在新亭*上試航,一天能行百餘里。在樂遊苑裡造了座水碓磨,武帝曾親自前往觀看。又特別善於計算。永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歲。著有《易老莊義》,註釋《論語》、《孝經》,注《九章》,編撰《綴述》數十篇。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