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4-15題。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維 天官動...

練習題5.63K

問題詳情: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4-15題。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維 天官動...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4-15題。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 維

 天官動將星①,漢地柳條青。

 萬里鳴刁斗②,三*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③,報國取龍庭④。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注】①天官:天上的星官。將星:古人認為*的大星是天的大將,外邊的小星是吏士;大將星搖晃是戰爭的預兆,大將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預兆。②刁斗:行*中的工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用於打更。③鳳闕:指宮廷。④龍庭:原指匈奴單于祭天的地方。這裡借指敵虜。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首聯緊扣題目,“天官”“將星”點明瞭人物身份和事件緣起,“柳條青”則表明了季節特徵和特定場景,可謂言簡意賅。

B.頷聯承接首聯,描寫生動,彷彿可看到趙都督率領大*行進的情形,其中“鳴”字寫出了威勢,“出”字點明瞭此次進*的方位路線。

C.頸聯一反前兩聯的具體描寫,有些晦*抽象,但不失其流暢自然,“辭鳳闕”寫出徵,“取龍庭”寫鏖戰,對比中表達愛國之情。

D.尾聯以“豈學”二字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有悽楚之情,是憤激之語,是寫趙都督,更是寫自己,表達了改變自身現狀的想法。

E.這首詩與王維以往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不同,雖情真意切,卻呈現筆力雄大、意氣風發、昂揚向上的格調。

15.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回答】

 (5分)【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C項“有些晦*抽象”不當。頸聯寫趙都督戍邊衛國的耿耿忠心、立功報國的思想,雖不如前兩聯形象生動,但並不晦*抽象。“對比”手法也不準確。D項“有悽楚之情,是憤激之語”錯,“豈學”句表現了作者希望有所作為,濟世報國的思想,因而這兩句詩不能作牢騷語看待,更不能解讀為“悽楚之情”。 15.(6分)①惜別之情。首句介紹趙都督動身,第二句以“柳”字略點折柳送別的特定場景,表現了送別的情誼。②對趙都督戍邊報國的讚美之情。“忘身”“報國”兩句體現出來讚歎之意。③詩人希望建功立業、濟世報國的決心。尾聯表示不能像書生一樣皓首窮經,不能為世所用,當棄文就武,有一番作為。(每點2分) 【解析】《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作於離筵之上的送別詩,當是王維早期的作品,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一位姓趙的都督即將帶兵開赴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縣),王維等人為趙都督餞行,在宴席上,有人倡議分韻作詩,王維抓鬮得“青”字,於是以“青”字為韻寫了上面這首詩。其時趙都督還沒有動身,因此詩中採用的是虛擬的語氣,描寫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賞析】首聯“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寫啟程。首句介紹趙都督動身,以天上的將星喻指趙的出發。這一巧妙的聯想、比喻,同時還拓展了詩作開闊的空間,令人想到趙都督或許就是在這樣一個繁星滿天的夜晚出發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時節是柳條發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點折柳送別的特定場景,惜別之情,深蘊其中。

頷聯“萬里鳴刁斗,三*出井陘”,描寫*隊行進中的氣勢。把*中用具刁斗寫進詩中,富於實感地表現了*營的生活情景。中間又以一個“鳴”字突出聽覺,使人如聞一路*聲震天,外加“萬里”二字修飾,更顯得聲勢浩大,*威顯赫。“萬里”句由物見人,藉助聽覺渲染出征的氣勢,“三*”句則正面寫人,詩人彷彿親眼目睹這位將*率領三*正浩浩蕩蕩奔赴邊陲。一個“出”字,點出了此次進*的方位路線,與首句的“動將星”前後呼應。

以上兩聯,從啟程寫到行*,重在勾劃趙都督英勇赴邊的非凡氣勢;後兩聯表現趙都督的內心世界以及他戍邊衛國的耿耿忠心。頸聯“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正面寫他立功報國的思想。這兩句互文見義,意思是無論“辭鳳闕”或“取龍庭”,都下定“忘身”、“報國”的決心。“辭鳳闕”在出徵之前,“取龍庭”是在鏖戰之後,可見決心始終如一。

尾聯“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以議論結束全詩。上一聯作正面抒情,這一聯從反面議論,加以強調。“豈學”表示不應該學、不想學乃至決不學的意思。書生皓首窮經,不能為世所用,難免會有許多牢騷不平甚至生出棄文就武的想法。王維也有希望建功立業而又壯志難酬的隱衷,因此借題發揮,作為對於趙都督的讚揚之詞說了出來。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