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25分)思想之河汩汩向前李澤厚對哲學的最初興趣,要追溯到12歲那年的一次“...

練習題2.49W

問題詳情: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25分)思想之河汩汩向前李澤厚對哲學的最初興趣,要追溯到12歲那年的一次“...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25分)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李澤厚對哲學的最初興趣,要追溯到12歲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機”。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爛漫、春意盎然,卻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這一切還有什麼意義呢?”這個人生之謎霎時間擊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擾與悲觀。

1950年,李澤厚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大哲學系。雖然身在*最高學府,他大學時代卻主要靠“自學”。那時剛解放,大學裡許多課程還未開,馮友蘭等哲學教授還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澤厚沒有上過*哲學史課。

李澤厚從大一開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時逃課,有時上課看自己的書。他用老師的借書*借圖書館的線裝書,每次借30函,要跑幾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時間他患病,一些活動不能參加,就把更多時間放在讀書和寫文章上。他找到一間廢棄的屋頂*樓,在這裡做了大量筆記。他回顧說:“我最大缺點之一,是不喜歡問,總是自己摸索,走了許多彎路。”

他的第一個研究目標是譚嗣同,本以為很好研究,“當時看譚嗣同,人很重要,書又不多,就投入進去了,結果吃虧了,他因為思想不成熟,觀點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寫了五遍,直到畢業才完成。多年後一個哈佛博士將其譯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麼細。這篇《譚嗣同論》後來收進了他的《*近代思想史論》一書,影響很大。

雖然承認年輕時“走了許多彎路”,但李澤厚至今認為導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時間、書籍和不斷從方法上總結經驗”。

李澤厚雖然成名早,但因*表現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勞動最多的人。“*”時,在幹校只准讀“毛選”,李澤厚在行囊裡偷偷帶了英文版的康德《純粹理*批判》,把“毛選”遮在上面掩護,還偷偷做了幾萬字的筆記。

蟄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萬字的《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出版了,令許多人大吃一驚。實際上,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書,通過“批判”,李澤厚在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他將康德與馬克思相聯絡,從中表達了“人類學本體論”的初步構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紀80年代,此書產生了巨大影響,至今已再版6次。

4個月後,他的《*近代思想史論》出版,同樣引起轟動。

上世紀80年代,是李澤厚的著述高峰期。繼上述諸書之後,他又出版了《美的歷程》《*古代思想史論》和《*現代思想史論》,到80年代末,他完成並出版了《華夏美學》和《美學四講》。

“那時,李澤厚每有新作發表,朋友間都要奔走相告。”時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記得《美的歷程》帶給他的震撼,“以十幾萬字的篇幅來完成這樣一個‘美的歷程’,高屋建瓴,勢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巡禮中觸控到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誠非大手筆不能為!”

在這之前,美學史的論著基本是教科書式的編年史,只有歸納,沒有獨創,更談不上自己的理論體系,除了讓人得到些“知識”,完全無助於提高審美能力。“當時我也看過好些文學史、美術史,不滿意。所以這本書,每章每節,我都有些新東西。”

《美的歷程》讓年輕人看到了“原來學問可以這樣做”:講哲學,可以不套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爭的既定框架;講文藝,也不一定要套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帽子,完全可以從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發。馮友蘭先生稱讚此書是對*美學、*文學以至於*哲學的精練概括,“一部死的歷史,你講活了”。

當時,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學熱”襲來,青年人對美學有一種近乎狂熱的興趣,《美的歷程》更成了青年學子的架上之書、枕邊之物。1986年,《*日報》一篇文章標題即為《請聽*街頭書攤小販吆喝聲“李澤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雖說《美的歷程》為李澤厚贏得巨大聲望,但他說:“這在我寫的書裡,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來,1988年出版的《華夏美學》更重要,因為叩問美的本體、解開美的哲學之謎,才是他真正的美學抱負!《華夏美學》在“儒道互補”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體”美學、“樂感”美學,極大地拓展了*美學精神的深度與廣度,也為他後面的哲學研究打開了新的通道。

*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學專著《美學四講》出版,他的美學觀點主要集中在這本書中。時隔二十年後,2010年2月,美國最權威的世界*古今文藝理論選集《諾頓理論與批評文選》第二版,收錄了李澤厚《美學四講》“藝術”篇中的第二章“形成層與原始積澱”。這套文集由柏拉圖的論著選起,一直選到當代。李澤厚是進入這套一直由西方理論家統治的文論選的第一位*學人。

(節選自《文匯報》,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文章在介紹李澤厚哲學、美學思想和論著的同時,還藉助他人對其論著的高度評價,突出了李澤厚在*當代哲學、美學領域開創*的貢獻。

B.12歲的一次“精神危機”使李澤厚對人生倍感困擾與悲觀,卻也使他對哲學產生了興趣,這可以視為其思想之河的源頭。

C.上世紀80年代是李澤厚的著述高峰期,他相繼出版了《美的歷程》、《*古代思想史論》、《美學四講》等專著,在*掀起了一股美學熱。

D.《華夏美學》一書叩問美的本體、解開美的哲學之謎,表達了李澤厚真正的美學抱負,他的美學觀點也主要集中在這部專著中。

E.2010年2月,由西方理論家統治的權威文論選收錄了李澤厚的《美學四講》,這足以說明李澤厚的美學研究所達到的高度。

(2)請簡要概括李澤厚學術研究的歷程。(6分)

(3)《美的歷程》為李澤厚贏得巨大聲望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6分)

(4)雖然承認年輕時“走了許多彎路”,但李澤厚至今認為導師並不重要。你對“導師並不重要”這個觀點有何看法?請結合文字談談你的理解。(8分)

【回答】

(1)AB答A給3分,答B給2分,答C.D.E不給分。

(2)①大學時開始*研究,雖走了許多彎路,但其研究成果影響很大。②下放幹校勞動時,他克服困難,潛心讀書,做了大量筆記,為日後的研究著述奠定了堅實基礎。③上世紀70年代,《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出版,李澤厚通過“批判”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緊接著《*近代思想史論》出版,引起轟動。④上世紀80年代,《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等美學專著相繼出版,為李澤厚贏得了巨大聲望,並極大地拓展了*美學精神的深度與廣度。(6分;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任意三點、意思對即可)

(3)①高屋建瓴,系統展示文明古國心靈歷史,是對*美學、*文學以至於*哲學的精練概括。②比以往同類著作有創新,給青年人提供更靈活更科學的治學新方法,不僅傳授知識,更有利於提升審美能力。③恰逢“美學熱”來襲,《美的歷程》生逢其時。(6分;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

(4)觀點一:我認為李澤厚的觀點正確,導師不能對個人成功起決定作用。

理由:①李澤厚在大學主要靠自學獲得真知,他研究哲學史,卻沒有上過著名教授的哲學課。②關鍵是自己的行動。李澤厚總結重要的是“時間、書籍和不斷從方法上總結經驗”。③而且大學階段只是人生短暫的一個時期,他後來的輝煌成就都是離開學校離開導師以後才取得的,這更*導師對一個大家的塑造並不重要。

觀點二:我不認同這個觀點,我認為導師對成功很重要。

理由:①李澤厚上大學的時機不夠理想,名家教授還在接受思想改造,他沒有受教於名家,沒有充分感受到名家教誨的力量,否則,他會取得更加巨大的成就;②因為沒有老師指導,李澤厚走了許多彎路,他自己也認識到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研究譚嗣同吃虧,投入了過分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有導師教誨在前,他的研究會更加高效。③李澤厚身在北大校園,雖然沒有更多直接聆聽導師教誨,但大師雲集的校園氛圍,大師們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他們淵博的學識和包容的胸襟(用老師的圖書*借書,能逃課自由搞研究),使與其交遊受其薰陶的李澤厚受益匪淺。導師的力量有時是無形的,這對他以後的發展無疑會起到激勵指引作用。

觀點三:我認為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導師不可缺少,但成功關鍵取決於學生本身)

理由:①對目標明確,意志堅定,自學能力很強的學子來說,導師的作用並不是最重要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意志和能力。②對於更多普通學子來說,導師在治學過程中的引導和糾偏作用不可或缺,他可以指導學生更高效進行研究和學習。③無論對於哪一種人,治學關鍵環節的指導都可以使他前行的道路更加暢通,都比自己在黑暗中摸索要高效得多。導師對於普通人的作用是雪中送炭,對於傑出人物的作用是錦上添花,作用大小是不同的。(8分;其中“觀點”明確2分,“理由”答出一點給2分,均應聯絡文字作答,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觀點,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文章的內容和手法。題中,C項強加因果,當時的美學熱並不是李澤厚的著述掀起的。原文“上世紀80年代,是李澤厚的著述高峰期。繼上述諸書之後,他又出版了《美的歷程》《*古代思想史論》和《*現代思想史論》,到80年代末,他完成並出版了《華夏美學》和《美學四講》。”“當時,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學熱”襲來,青年人對美學有一種近乎狂熱的興趣,《美的歷程》更成了青年學子的架上之書、枕邊之物。”;D項李澤厚的美學觀點主要集中在《美學四講》中,原文“*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學專著《美學四講》出版,他的美學觀點主要集中在這本書中。”;E項不準確,美國權威文論選收錄的是《美學四講》中的部分內容。原文“美國最權威的世界*古今文藝理論選集《諾頓理論與批評文選》第二版,收錄了李澤厚《美學四講》‘藝術’篇中的第二章‘形成層與原始積澱’”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方法:①讀全文,概括主要內容;②抓標題,概括主要內容;③辨文體,概括主要內容;④找線索,概括主要內容;⑤理層次,概括主要內容。第一步:整體感知。明確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評價的基礎。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義或目的,整體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這是評價的根本。本文的主旨是“李澤厚的文學著述之多影響之大,踏實第一人,他的執著值得每一個人學習”要認真閱讀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內部的相互關係,取得對作品的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評價中出現以偏概全、主觀片面等問題。文章一時間為順序,介紹李澤厚著述情況以及其中的坎坷和艱*。第二步:篩選文中的關鍵資訊。無論寫人記事還是發表看法,關鍵*的語言最能顯示文章的思想內涵或作者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評價。第三步:評價要具體、客觀,不可含糊籠統。分析和評價都必須緊密結合文學作品實際,避免離開作品去進行漫無邊際的分析。分析和評價要以正確的思想為理論基礎,以辯*法為基本的分析法,並結合文學作品創作特有的藝術規律,對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不應依據個人的好惡去隨意評說。文章是傳記,傳記最重要就是真實*,時間、時間力求準確。

(2)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請簡要概括李澤厚學術研究的歷程”,這是考查學生篩選資訊和概括資訊的能力。首先應審題,明確答題的方向以及文中的答題區域,考生所找的事件應能體現“李澤厚學術研究的歷程”。文章第三段說“李澤厚從大一開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時逃課,有時上課看自己的書。他用老師的借書*借圖書館的線裝書,每次借30函,要跑幾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時間他患病,一些活動不能參加,就把更多時間放在讀書和寫文章上。他找到一間廢棄的屋頂*樓,在這裡做了大量筆記。”,文章第五段“‘*’時,在幹校只准讀“毛選”,李澤厚在行囊裡偷偷帶了英文版的康德《純粹理*批判》,把“毛選”遮在上面掩護,還偷偷做了幾萬字的筆記。”文章第七段說“1979年3月,34萬字的《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出版了,令許多人大吃一驚。”,第九段“上世紀80年代,是李澤厚的著述高峰期。繼上述諸書之後,他又出版了《美的歷程》《*古代思想史論》和《*現代思想史論》,到80年代末,他完成並出版了《華夏美學》和《美學四講》”。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去粗取精。基本要點有二:一是切塊法,即在鎖定與*有關資訊句段的基礎上,進一步縮小包圍圈,將目光鎖定在一段或幾段中的某一“塊”。可以依據寫作的角度切塊,也可以依據內容上的關鍵詞切塊,還可以依據語句上的連線詞(關聯詞、序數詞、*入語、介詞等)切塊。比如本題就可以依據一些提示*的句子切塊,“上世紀80年代”“1979年3月” “‘*’時”。二是抽條法,即在鎖定“塊”的基礎上,分出“條”來抽取*資訊,然後再提煉概括。比如“上世紀80年代”抽出的“條”是“極大地拓展了*美學精神的深度與廣度,也為他後面的哲學研究打開了新的通道。”“到80年代末,他完成並出版了《華夏美學》和《美學四講》”點面結合。有時候與*有關的資訊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塊”,而是分佈在全文的各部分,這就要對全文進行整體把握,點面結合,逐一摘取,避免遺漏。瞄準目標。目標語句使指代表有用資訊的語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語句或精要語句。瞄準目標語句,依題幹要求進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準確地解決問題的關鍵。

(3)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美的歷程》為李澤厚贏得巨大聲望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這是考察學生篩選資訊和概括資訊的能力。首先應審題,明確答題的方向以及文中的答題區域,答題區域在文章10.11.12.13節中,原文語句:“以十幾萬字的篇幅來完成這樣一個‘美的歷程’,高屋建瓴,勢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經心的巡禮中觸控到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誠非大手筆不能為!”“所以這本書,每章每節,我都有些新東西。”“當時,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學熱’襲來,青年人對美學有一種近乎狂熱的興趣,《美的歷程》更成了青年學子的架上之書、枕邊之物。”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去粗取精。基本要點有二:一是切塊法,即在鎖定與*有關資訊句段的基礎上,進一步縮小包圍圈,將目光鎖定在一段或幾段中的某一“塊”。可以依據寫作的角度切塊,也可以依據內容上的關鍵詞切塊,還可以依據語句上的連線詞(關聯詞、序數詞、*入語、介詞等)切塊。比如本題就“塊”就在文章10-14節。二是抽條法,即在鎖定“塊”的基礎上,分出“條”來抽取*資訊,然後再提煉概括。點面結合。有時候與*有關的資訊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塊”,而是分佈在全文的各部分,這就要對全文進行整體把握,點面結合,逐一摘取,避免遺漏。瞄準目標。目標語句使指代表有用資訊的語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語句或精要語句。瞄準目標語句,依題幹要求進行例,分析是否順應現代社會的潮流。提取和整合是迅速、準確地解決問題的關鍵。

(4)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你對‘導師並不重要’這個觀點有何看法?請結合文字談談你的理解。”,從題乾的提問來看,本題的*應包括如下內容:對“導師並不重要”觀點給出評判,無論合理與否都要結合文章中李澤厚的人生經歷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然後再從現代社會的情況分析其是否合理,同時要舉出他的具體事

【考點定位】探究文字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探討文字反映得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尤其是我們這一代人和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遍價值影響,並對作者的觀點態度和藝術處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討類似問題時,一方面需要探討文字之中蘊含的傳主的人生觀和人生價值,一方面要求我們聯絡現實生活探討其現實意義。比如本題就可以結合“大學階段的學習該如何進行”這個社會問題來答題。答題思路可概括為:觀點——引據——論述——小結。觀點:明白無誤地表明觀點。這是第一個得分點。引據:恰當引用論據,遵循“內引外聯”的原則,既要充分利用原文資訊,又要合理聯絡現實狀況。論述:即歸結回扣觀點,簡要作結。最後整合資訊,分條陳述,⑴要點須全面;⑵陳述有條理。作為綜合闡述題,觀點明確,言之有據,言之成理,是得分的關鍵點。具體步驟:第一句:應寫自己的觀點,句式是“我認為„„”或“我贊同„„”。接下來,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 3……”,把理由分點羅列。最後,可加總結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數、超範圍,可不寫總結句。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