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2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張謇由於“通海為產棉最盛之區,而花身細軟尤為*之冠”,且“通海鄉人素以紡...

練習題3.29W

問題詳情:

 (2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張謇由於“通海為產棉最盛之區,而花身細軟尤為*之冠”,且“通海鄉人素以紡...

 (2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張謇由於“通海為產棉最盛之區,而花身細軟尤為*之冠”,且“通海鄉人素以紡織為生計”,決定從興辦紗廠起步。1895年10月開始籌建大生紗廠,1899年春開機生產。大生紗廠先後投入巨大的財力、人力、物力創辦了跨涉十多個行業的60多家企業,想要建立購、產、銷、運一條龍的自我迴圈體系。“盡花紡紗,賣紗收花,更續自轉”,“以紡成之紗銷於本地”。1897年發行第一批股票,約定“當經太常寺少堂盛(宣懷)、翰林院修撰張(即張謇),合領南洋商務局官機二萬錠,作為官股規銀二十五萬兩,議集商股規銀二十五萬兩,共計官商本規銀五十萬兩,以壹百兩為壹股。官紳訂立合同,永遠合辦。行本不足,另集新股,一體分利。以銀到之日起息,長年官利八釐,餘利照章按股分派。”1907年,張謇申請獲得了“二十年內,百里之內,不準別家另設紡廠”的專利權。張謇將大量利潤投入到了南通的地方社會事業中去,先後創辦或參與創辦了各級各類學校300餘所,興辦了大批文化體育衛生醫療設施、公共園林和慈善機構。1925年,大生各廠被銀行及其他團體接辦。胡適評價張謇是一個“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張謇實現“狀元辦廠”的原因有哪些?(6分)

材料二  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摧毀了*自身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瓦解著*傳統的封建經濟,把*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面臨“千古未有之變局”。

                                                          ——摘自《歷史學家茶座》

(2)依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概述自鴉片戰爭後到19世紀70年代以前,*經濟結構出現的變動。產生這種變動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4分)

材料三  1952~1956年我國經濟結構變動表

類     型

1952年

1956年

*經濟

國營經濟

19.1%

32.2%

合作社經濟

19.1%

53.4%

公私合營經濟

0.7%

7.3%

私有制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

6.9%

不足1%

個體經濟

71.8%

7.1%

(3)材料三反映出建國初期我國經濟結構發生了什麼變化?發生這種變化的直接原因是什麼?這一變化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6分)

材料四  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探測或開發自然資源,或者去生產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靜、更平穩地管理好已有的資源和工廠,為我們的剩餘產品重新開闢海外市場,解決消費不足的問題,按照消費狀況調整生產,更公平地分配產品和財富,使現存的經濟組織服務於*。

                                                          ——《羅斯福選集》

(4)材料四表明羅斯福認為美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按照消費狀況調整生產”的主要措施。(10分)

【回答】

(26分)

(1)民族危機加深;清*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張謇家鄉有辦棉紡織業的有利條件等。(2分一點,共6分,任答三點即可)

(2)變動: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近代民族工業興起(2分)。直接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2分)

(3)變化:*居主體地位。(2分)直接原因: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分)意義:社會主義制度在*基本建立。(2分)

(4)問題:產品剩餘,消費不足;社會分配不均。(4分)

措施: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調整企業生產;向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6分)

知識點: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