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鍾同,字世京,吉安永豐人。父復,宣德中進士及第。歷官修撰,與劉球善。球上封事,約與...

練習題1.1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鍾同,字世京,吉安永豐人。父復,宣德中進士及第。歷官修撰,與劉球善。球上封事,約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鍾同,字世京,吉安永豐人。父復,宣德中進士及第。歷官修撰,與劉球善。球上封事,約與俱,復妻勸止之。球詣復邸,邀偕行。復已他往,妻從屏間詈曰:“汝自上疏,何累他人為!”球出嘆曰:“彼乃謀及婦人。”遂獨上奏,竟死。居無何,復亦病死。妻深悔之,每哭輒曰:“早知爾,曷若與劉君偕死。”同幼聞母言,即感奮,思成父志。嘗入吉安忠節祠,見所祀歐陽修、楊邦乂諸人,嘆曰:“死不入此,非夫也。”

景泰二年舉進士,明年授御史。懷獻太子既薨,中外望復沂王於東宮。同與郎中章綸早朝,語及沂王,皆泣下,因與約疏請復儲。五年五月,同因上疏論時政,遂及復儲事,其略曰:

近得賊諜,言也先使偵京師及臨清虛實,期初秋大舉深入,直下河南。臣聞之不勝寒心,而廟堂大臣皆恬不介意。昔秦伐趙,諸侯自若,孔子順獨憂之,人皆以為狂。臣今者之言,何以異此。臣草茅時聞寺人構惡戕戮直臣劉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當時犯顏有人必能諫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塵之禍。

……

父有天下,固當傳之於子。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臣竊以為上皇之子,即陛下之子。沂王天資厚重,足令宗社有託。伏望擴天地之量,敦友于之仁,蠲吉具儀,建復儲位,實祖宗無疆之休。

疏入,帝不懌。下廷臣集議……左右言:事由同倡,帝乃封巨梃就獄中杖之,同竟死。時年三十二。

同之上疏也,策馬出,馬伏地不肯起。同叱曰:“吾不畏死,爾奚為者!”

馬猶盤闢再四,乃行。同死,馬長號數聲亦死。

英宗復位,贈同大理左寺丞,錄其子啟為國子生,尋授咸寧知縣。啟請父遺骸歸葬,詔給舟車路費。成化中,授次子越通政知事,給同妻羅氏月廩。尋賜同諡恭愍,從祀忠節祠,與球聯位,竟如同初志。

(節選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臣草茅時/聞寺人/構惡戕戮直臣劉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當時犯顏/有人必能諫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塵之禍。

B.臣草茅時聞寺人/構惡戕戮直臣劉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當時犯顏有人/必能諫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塵之禍。

C.臣草茅時/聞寺人構惡/戕戮直臣劉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當時犯顏有人/必能諫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塵之禍。

D.臣草茅時/聞寺人構惡/戕戮直臣/劉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當時犯顏有人/必能諫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塵之禍。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御史是*古代監察*質的官職,負責監察朝廷、諸侯官吏。例如宋代的包拯(包公)就做過御史,他以剛正不阿、鐵面無私著稱。

B.宣德、景泰都是明朝皇帝的年號。如宣德爐,即明宣德年間所造的銅香爐;景泰藍,即明景泰年間盛行的工藝美術品。

C.古人對身故的描述,常見的就是“卒”,早亡一般用“殤”,帝后級別用“崩”,稱諸侯或有爵位有封號的大員死去為“​薨”。

D.廟堂:*古代用來供奉死去的皇帝的地方叫太廟,太廟的殿堂就叫廟堂,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中的“廟堂”便是。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鍾同的父親鍾復,死於病,而非死於諫,鍾復的妻子對這事很後悔。鍾同幼小時聽到母親說起這事就非常感奮,又受同鄉人歐陽修、楊邦乂等人的影響,於是他決心要做個忠節之士。

B.懷獻太子死後,朝廷內外都希望恢復沂王的儲君身份。鍾同與郎中章綸早朝時,談及沂王,都流下了眼淚,於是一同上疏,直陳復儲之事。

C.鍾同冒死上疏,所騎的馬伏在地上不肯走,鍾同叱罵道:連我都不怕死,你還要怕什麼呢!鍾同死後,他的馬長號數聲也死了。

D.明英宗復位後,追贈鍾同大理左寺丞的名號,錄用他的兒子鍾啟為國子生,不久又外放到咸寧當知縣。鍾啟請求將父親的遺骸歸葬老家,英宗下詔撥給舟車路費。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球詣復邸,邀偕行。復已他往,妻從屏間詈曰:“汝自上疏,何累他人為!”

(2)尋賜同諡恭愍,從祀忠節祠,與球聯位,竟如同初志。

【回答】

11.C

12.D

13.B

14.

(1)譯文:劉球到鍾復的住所,邀請鍾復一同前往(上疏)。鍾復已經到別的地方去了,鍾復的妻子從屏風間罵道:“你自行上疏(好了),為什麼要連累別人呢!”

(共5分,“詣復邸”“詈”、“累”各1分、句意2分)

(2)譯文:不久,(朝廷)賜予鍾同“恭愍”諡號,次同(或“陪同”)享祀於忠節祠,牌位與劉球相 連,終於實現了鍾同當年的志向。(共5分,“尋”、“從”、“竟”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1.做斷句題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讀文段,整體把握文段的內容大意及主題;第二步,找出標誌*的詞語,如名詞、動詞、句首句末虛詞、有特殊用法的詞語等;第三步,先易後難,逐步斷句(先斷有把握的部分,後斷吃不準的部分);第四步,誦讀全文,詳加驗*。語段斷好後,再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語感,根據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結合文段意思,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2.廟堂,在此處指君主接受朝見、議論政事的殿堂,即朝廷。

考點:理解常見古文常識。能力層級為理解B。

13.B原文為“同上疏時政,遂及復儲事”,是鍾同一人上疏,主要是“議時政”順便談及“復儲之事”而非“直陳”。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4.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為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絡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絡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