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增強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

練習題9.68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增強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增強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俗文化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深厚傳統,而民俗文化學在*則是隨著整個社會走向現代的歷史程序而出現的,其深厚根基則是在幾千年的本土文化之中。據史料記載,起源古老的節日風俗乃至一切民間習俗,它的成因一般說來總是與原始社會中一個部落、一個部族或後來的一個民族全體成員最根本的共同願望密切相關,往往是從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實際需要而產生的,最初總有一種功利目的。而當風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對的**,有它自己的生命流程,隨著人類世代的綿延,風俗不斷被補充、被修正,並被代代相傳。由於生存環境的變遷,後代的人們往往不能理解遠古祖先創造這些習俗活動的真正動機,遂裉據各自的生存條件和狀況,對這些習俗作出新的合乎邏輯的解說,這樣就造成了或附會了許多有關習俗的解釋*民間傳說。可見,傳說的附會總是在習俗形成之後,實際上是為了延續或加強這一習俗才發生的。

   端午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無疑是中華民族最具深厚文化底蘊的民俗文化之一。端午也稱端主、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起初,端午節是從南方吳越地區傳播開來的祭祀龍圖騰的民俗節日,因此可以稱為龍的節日,是對龍圖騰的祭祀,是先民希望*和顯示自己的“龍子”身份,以此祈求龍保佑健康與安全,從而達到驅邪、療病或禱祝豐收等等的目的。可見,端午這個節日,遠在屈原出世以前已經存在,而它變為屈原的紀念日,又遠在屈原死去以後。為什麼傳說端午起源於屈原投汨羅*自殺,其根源於民眾生活的某種實際需要,而用某個傳說來解釋它。正如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提到的除屈原外,介子推、曹娥、越王勾踐的遭遇也都曾和端午節發生過關係。其實,在*的漫長曆史裡,民間流傳的端午習俗傳說一定還要更多更復雜。經過淘汰才留下了上述四人保存於古籍之中。又經過多少年的流傳到今天,人們已不再把端午習俗與介子推、曹娥、勾踐並提,而只與屈原相聯絡了。不但在漢族地區如此,在少數民族中也是如此;不但在大陸如此,在*、*、*,甚至在國外的華裔中也是如此。這就是說,屈原的傳說戰勝了其他所有的傳說,與端午節俗建立了最牢固的聯絡。屈原的品質,顯然要比他們更高潔,更符合我們民族的理想。中華民族在節俗和傳說的長期流傳中,集體地選擇了屈原,是存在於一個民族集體意識的深處,存在於融匯了這個民族的心理素質、審美意識、倫理觀念乃至社會*理想而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精髓之中。

   端午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伴隨著人類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發展而變化。從早期單一的辟邪驅瘟主題,逐步發展到兼顧辟邪驅瘟和紀念先賢,兩個主題並重。其中既包含著我國古代天文學、醫學知識,也體現著*的忠孝觀念。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端午節民俗中具有迷信*質的辟邪**逐步淡化,遊戲*成分(特別是其中龍舟競渡遊戲)逐步加強。可以說,同我國其它傳統民俗節日一樣,端午節的演變過程記錄著*人走過的歷史腳印。

   深沉的民族感情來源於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培育。當今,隨著時代的變遷,外來文化大舉入侵,許多人沉醉於“聖誕節”、“愚人節”等洋節,漸漸淡忘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傳統節日。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傳統民族節日在文化上的傳承。今天,我們只有用實際行動捍衛和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心懷敬畏、責無旁貸。

1.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老的民俗文化伴隨著人類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發展而變化。

B.端午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最具深厚文化底蘊的民俗文化之一。

C.端午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伴隨著人類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發展而變化。

D.像端午節這樣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民俗文化是增強民族感情的載體,需要我們傳承和弘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後代的人們往往根據各自生存狀況,產生了許多有關習俗的民間傳說,這與人們生存環境的變遷不無關係。

B.起源古老的節日風俗都是從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實際需要而產生的,最初總有一種功利目的。

C.屈原的傳說之所以與端午節俗建立了最牢固的聯絡是因為屈原的品質更高潔,更符合我們民族的理想。

D.從一開始的龍節到介子推等傳說再到屈原說最後到今天*成分的加強,端午節的習俗演變體現了民俗文化的補充*、修正*。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某地方一年一度大搞競龍舟比賽說明端午節的遊戲*成分加強,體現了國人對傳統節日的淡漠。

B.由韓國申報的“*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給*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敲響了*鍾。

C.“放花燈”向來被視為全*元宵節的代表,表明歷史底蘊深厚的民俗文化是維繫華*族認同感的重要載體。

D.陸游的詩作“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贏軀亦點丹”反映出端午節紀念先賢和辟邪驅瘟兩個主題。

【回答】

1. D

試題分析:題幹“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這是考查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其它選項以偏概全,不是本文最終寫作意圖。文章第一節,強調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增強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節說明端午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無疑是中華民族最具深厚文化底蘊的民俗文化之一;第三節肯定端午節的演變過程記錄著*人走過的歷史腳印;最後一節提出觀點,我們用實際行動捍衛和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心懷敬畏、責無旁貸,*為D項。

2. B

試題分析:題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的能力。首先瀏覽選項,然後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B項表述錯誤,原文“往往是從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實際需要而產生的”,丟掉了“往往”二字。

3.A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項文中並沒說“大搞競龍舟”是對傳統節日的淡漠,只是說風俗的演變,遊戲成分加強,但是無論什麼形式的習俗都應該體現了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重視。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