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12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7~9題。(12分)馮其庸: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馮其庸,名遲...

練習題2.11W

問題詳情: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12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7~9題。(12分)馮其庸: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馮其庸,名遲...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12分)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7~9題。(12分)

馮其庸: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

馮其庸,名遲,字其庸,號寬堂。1924年生於*蘇無錫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兒時因戰亂失學,於放羊種地之餘不忘讀書,“書讀得很雜但卻讀了不少”。後來由中學調入**大學任教,也是因為他有喜歡讀書的習慣,以及在無錫讀國專時聽了當代許多著名學者的課。

對馮其庸先生來說,讀書就是生活。馮其庸表示:“這一輩子讀書有個特點,就是白天都沒機會讀書。只有到了晚上關起門來,自己拼命地補課,總是要讀到兩三點才睡覺。” 馮其庸的生活就是被一本本書摞起來的,他的人生就是一個書架,讀過的書中有著他的記憶。

在眾多研究和愛好中,馮其庸於紅學用力最深。1954年,馮其庸調到**大學國文教研室任教,從那時起,認真讀起了《紅樓夢》,這一讀就再沒有放下。在近50年的研究中,馮先生著有《解夢集》《夢邊集》《漱石集》《論庚辰本》《曹雪芹家世新考》《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等30餘種紅學專著,從曹氏家族的譜系研究到《紅樓夢》版本和脂硯齋評本的研究以及對《紅樓夢》時代背景、藝術思想的研究,都自成體系,為後人提供了一個高標準的參照系,成就最大。

“*”期間,因曾多次被*、作協借調寫作理論文章,馮其庸被批判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抄家多次,多種版本的《紅樓夢》也都被抄走。於是他悄悄託人借來一部庚辰本,“我白天挨批鬥,深夜卻祕密抄寫庚辰本《石頭記》,抄了將近一年,小楷狼毫筆抄壞了一大堆,但卻使我對《紅樓夢》開始有了些理解,這就是後來研究《紅樓夢》的一點點基礎。”後來,馮其庸在研究中發現了庚辰本照抄己卯本,在己卯本早已散失一半的遺憾下,庚辰本的珍貴价值得以被世人瞭解。

總在讀萬卷書,總在行萬里路。

在眾多的實地考察中,馮其庸先生十次進新疆的經歷早已傳為佳話。晚年的馮先生致力於西域學研究,數次踏訪西部,併力主在國學院設立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一次將西域學納入國學研究的視野。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教授王炳華回憶說,“1986年,先生第一次到新疆大學講學,就去了吐魯番、吉木薩爾、庫車,結果一發不可收”。20年間,他先後十赴新疆,涉瀚海,訪樓蘭,追尋玄奘西行東歸的古道。

1998年8月,年過古稀的馮其庸第二次登上帕米爾高原,於海拔4700米的明鐵蓋山口,發現玄奘取經回國的山口古道,此為玄奘東歸後1355年來的第一次發現。這一發現,轟動了中外學術界。2005年,馮其庸先生第三次登上帕米爾高原,為玄奘立東歸碑記。 談起艱*的高原沙漠之旅,馮其庸先生說:“對我來說,樂大於苦。有些苦,我根本沒在意。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同行的年輕人有的出現劇烈的高原反應,眼花氣喘,有些撐不住,我則基本如常,所以我戲稱自己是‘高山族’。尤其我的遊歷是和學術調查聯絡在一起的,每有收穫,那種喜悅,不可名狀,足以抵消一切*苦!”

也就在這一年,耄耋之年的馮其庸先生毅然擎起重振國學的大旗。並以走萬里路的感念生髮出“大國學”的理念。

2005年,**大學國學院成立,81歲的馮其庸先生受邀出任新*第一所國學院第一任院長。馮其庸先生對國學的定位既“新”且“大”,他認為國學是民族思想、精神、智慧、文化的總彙,是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共同財富。先生尤重課程建設和師資聘請,並倡導將遊學納入教學體系。課程設定及授課教師的安排多是在他親自指導下完成的。在這期間,*大學每月給他發放一定數額的津貼,而在離職三年之後,他悉數將其還給了國學院,為學生設立獎學金。他還把自己的一部分重要圖書也捐扶給了國學院,希望學生認真研究國學,發揚*的優秀傳統文化。

現在國學院開設了明清小說的課程,紅學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對於紅學,他一直像保護眼睛一樣珍視,而他在大家心中,也被視作紅學研究的“定海神針”。馮先生說:“紅學的研究沒有止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

真正的學者永遠是一個跋涉者,一個求索者,正像杜甫詩中所說的:“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 這也可以看作馮其庸先生的夫子自道。2011年,站在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頒獎臺上,馮其庸先生深情地描述著大漠之上的朗朗星空,“做學問一定要看到宇宙之大之久,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只要一息尚存,我就會在學術道路上繼續前行,儘可能多地做一些事”。

書破萬卷,所涉浩瀚。馮其庸先生揚名於外,卻很難用一個詞語描述其身份。對於“大師”的稱號,先生說:“要是將‘大師' 理解為‘大學教師’,我倒很符合。”              

                                                           (摘編自《*教育報》,有刪改)

〖相關連結〗

①馮其庸為人寬厚,以“寬堂”為號可能就是表達這種人格上的追求。而這種人格力量反映到他的書畫上,其寬厚的氣局就表現出一種不同尋常的人格精神。馮其庸還擅長書法和繪畫,書法宗二王,畫宗青藤白石。所作書畫為國內外所推重,被譽為真正的文人畫。                                      

                                                                      (摘自百度百科)

②馮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書畫以涵養學術,兼文史而心*雙修。其書法逸筆草草、氣韻幽遠;其畫卷師法古人、洗盡鉛華;其學術結集《瓜飯樓叢稿》三十五卷冊,以紅學、西域學獨領風騷,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欽嘆。                                         

                                            (摘自首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頒獎詞)

7.“在眾多研究和愛好中,馮其庸於紅學用力最深”,下列不能體現他“於紅學用力最深” 的一項是(     )(3分)

A.馮其庸的研究領域寬,包括書畫在內的愛好也多,而他最下功夫、成就也最大的還是 對紅學的研究,如紅學專著《瓜飯樓叢稿》就達三十五卷冊。

B.馮其庸閱讀、研究《紅樓夢》近半個世紀,涉及作者、時代背景以及藝術思想等方面,研究全面豐富又自成體系,為後學者提供了高標準的參照系。

C.“*”期間,馮其庸被批判為“反動學術權威”,多次被抄家,珍愛的《紅樓夢》都被抄走,但他還是冒著危險在深夜偷偷抄寫借來的庚辰本。

D.馮其庸對紅學始終深切關注,他像保護眼睛一樣珍視紅學,而他也被視作紅學研究的“定海神針”,他認為研究之路沒有止境,勉勵後學擔當責任。

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及特點的分析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馮其庸一生酷愛讀書,兒時就利用一切時間去讀。對他來說,讀書就是生活,由於愛讀書的習慣,後來他才有機會由中學調入**大學任教。

B.馮其庸晚年致力於西域學的研究,他發現了玄奘取經回國的古道,而西域學能納人國學研究的視野,也是他力主設立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結果。

C.作為人大國學院首任院長,馮其庸對國學的認識頗有見地。他重視課程建設和師資聘請,親自指導完成了課程設定和授課教師的安排等工作。

D.馮其庸登上4000米的帕米爾高原,戲稱自己是“高山族”;別人尊其為“大師”,他說自己是“大學教師”,主要表現馮其庸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

E.本文題目點明瞭寫作物件,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借用杜甫詩句形象地表現了馮其庸謙遜的態度和不懈追求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讚佩之情。

9.馮其庸被稱為“大師”,你認為他是哪些方面的“大師”?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4分)

【回答】

7.A(《瓜飯樓叢稿》是他一生的學術研究成果結集,不只是“紅學專著”。)(3分)

8.BE(A 項,“他才有機會由中學調入**大學任教”,還因為他“讀國專時聽了當代許多著名學者的課”。C項,“親自指導完成了課程設定和授課教師的安排等工作”有誤,原文為“多是在他親自指導下完成的”,擴大範圍。D項,“他說自 己是‘大學教師’”主要表現馮其庸為人低調謙遜。)(寫對一個給2分,寫對兩個給5分)(5分)

9.①學術方面:多年致力於紅學、西域學等國學的研究,著作頗豐,成就巨大,影響深遠。

②書畫方面:書法逸筆草草、氣韻幽遠;畫卷師法古人、洗盡鉛華,被譽為真正的文人畫。

③人格方面:氣局寬厚,虛懷若谷,勤奮執著,不懼艱險,勇於擔當,無私奉獻。(4分)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