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小題。張夢陽:沉潛“魯”海四十載於仲達張夢陽大半生時間致力於魯迅研究,清寂的書齋,塵封...

練習題3.3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小題。張夢陽:沉潛“魯”海四十載於仲達張夢陽大半生時間致力於魯迅研究,清寂的書齋,塵封...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小題。

張夢陽:沉潛“魯”海四十載

於仲達

張夢陽大半生時間致力於魯迅研究,清寂的書齋,塵封的書籍,卻能讓一個學者得寂寞,堅守思想。一個冷板凳一坐就是四十年,這份寂寞誰能忍耐?現在的學術界,也早已經不是一片淨土了,形形**的人,各種各樣的圈子,唯獨缺乏“傻子”和“愚人”。張夢陽自稱是“笨人”,自然做的是“笨事”。

從1982 年至1991 年,用了人生最寶貴的九年年華,主持編纂了五卷一分冊一千萬字的《1913——1983 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彙編》;1992 年至1999 年用七年時間寫作了《阿Q新論——阿Q 與世界文學中的精神典型問題》和《悟*與奴*——魯迅與*知識分子的“國民*”》兩本專著,與人合作翻譯、出版了魯迅生前多次力主翻譯的《*人氣質》;2000 年至2003 年寫作了三卷本一百八十七萬字的《*魯迅學通史》;並梳理了阿Q、魯迅雜文等專題研究的學術史。近年構思和寫作了魯迅傳《苦魂三部曲》,確實是功德無量。學院裡每一個做魯迅研究的,都已經把他的書當作工具書了。但也就是這種精神打動了我:在這人人爭名逐利的年頭,居然還有人把自己的時間貢獻給魯迅研究,單憑這一點就足以使許多*研究者感到羞愧與欣慰。

魯迅逝世以後的70 多年間,研究他的論文和文章,汗牛充棟。張夢陽仔細爬梳了魯迅研究史,認真加以蒐集、梳理、分析和綜合,將魯迅當作20 世紀的一種傑出精神文化現象,作出高屋建瓴鞭辟入裡的結論。做這樣的工作,無疑要具有一種耐得寂寞的精神,先不說做研究,僅僅將有關魯迅的論文和著作加以蒐集和閱讀,就需要多少時間?然後再對它進行比較、分析和綜合,又需要多少時間?人之一生,除了吃喝拉撒休息應酬以外,還剩餘多少時間?張夢陽居室寬敞、舒適,收入不多但足夠花用。女兒一家已定居美國,職業醫生,處於白領上層,居住著兩層小樓、前後草坪的“豪宅”,生活優裕、穩定,多次要給他辦綠卡,到他們那裡長期居住。但美國優美的環境和豐富的物質,也沒有能吸引住他。

40 多年間,置身孤靜齋忍受了多少清苦與寂寞?他在後記中寫道:

又是一年秋風勁。*出現了百年來最寒冷的秋天,尚未供應暖氣,室內*冷異常。而正是在這種難耐的環境中,終於寫完了這部書的最後一個字。既覺得如釋重負,又感到無限惆悵,寫到最後時,竟禁不住熱淚奔湧,頓有生命即將耗盡之感。

我是一個很笨的人,不僅才氣不大,而且幾乎沒有什麼所謂的才氣,還頗有點愚鈍。我所採取的首先是清代樸學家式的笨拙卻很實在的文獻資料蒐集梳理法。第一步,大量收集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銳意窮搜,竭澤而漁,盡力做到沒有遺漏;第二步,按照魯迅學的方方面面和各個專題對論著資料進行分類;第三步,各類資料嚴格依照時間順序排列,依序細讀,做成編號卡片,卡片要求提煉精粹,簡要評說;第四步,反覆閱讀卡片,思考問題,梳理脈絡,辨析型別,探索含義,權衡得失,找出癥結,列出提綱;第五步,在電腦上寫作各個時期與各個分支的學史。寫畢,反覆與資料原文校核、訂正,力求準確。這一道道工序,有如煎*煨湯,一道不可缺少,而且只能用文火慢煨,不可急火猛燒。這樣,僅《野草》學史就積累三百餘張卡片,耗時整整半年。這的確是一項“費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是對於這種以文獻資料為基礎的書,只能這麼辦。因為這部書將來對於後世的價值,可能就在於文獻資料的全面系統和確鑿堅實。

可以想象,張夢陽完全是在經過長期孜孜砣砣、點點滴滴的愚笨準備後動筆寫的,為了寫作,他忍受住了肉體和精神的折磨,不是出自對於魯迅的真正景仰,是不會傾情付出的。聰明人,是斷不會受此精神折磨的。

張夢陽出生於1945 年,從1972 年在*日報發表《魯迅雜文辯*法研究札記》算起,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多年,他的大半生都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魯迅研究。1973 年他從*師範大學中文系分配到河北農村教國小,行囊很小,被褥裡包裹著的一套《魯迅全集》卻很重。小小的破屋裡睡著三個人,寒冬的黑夜裡,他只能從被窩裡伸出頭來,趴在床頭前的一塊木板上、藉著一盞漿糊瓶做的小油燈讀《魯迅全集》,翻展的書頁已經磨折得昏黃糙舊了。在這種艱苦環境中讀書,激發了他頑強的生命意志,幾年下來,他把《魯迅全集》讀得爛熟。一提到魯迅重要的話,就能當場翻到出處。對魯迅的思想本質也有了較深的領悟與理解。在艱難困苦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往往有了自覺擔當社會責任的使命,這就是*知識分子的優秀傳統。

(有刪改)

相關連結:

①這兩段名人(別林斯基、托爾斯泰)名言,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最需要、最本質的東西,一切浮華終將在時間面前顏*盡失,留下的只是貢獻給人類文化寶庫的真正的思想藝術。  (張夢陽答朱自奮記者問)

②張著的價值不僅在於全景式地描述了20 世紀*魯迅學史的全貌,讓我們看到20世紀*精神文化史的一個側影;更為深遠的意義還在於科學學理精神和求實、正派學風之倡導與實行。(程致申《讀張夢陽的〈*魯迅學通史〉》)

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張夢陽潛心魯迅研究,其成果之一就是用九年時間編寫了五卷一分冊一千萬字的《1913—1983 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彙編》。

B.張夢陽對魯迅的思想本質有較深的領悟與理解,出自對於魯迅的真正景仰而產生研究魯迅的興趣,進而把《魯迅全集》讀得爛熟。

C.張夢陽不願意去美國和女兒生活在一起,堅持在寂寞難耐的環境中從事魯迅研究,顯示了一個學者不慕名利,專心學術研究的精神風範。

D.張夢陽全部窮盡了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類,排序,並依序細讀,簡要評說,再思考、梳理、辨析……每一道工序都不可缺少。

E.張夢陽大半生時間致力於魯迅研究,其研究成果已被很多人借鑑。他自己的行動和豐碩成果踐行了自己的人生信仰和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12.張夢陽自稱是“笨人”,做的是“笨事”。結合材料,具體說明張夢陽做了哪些“笨事”?

13.作為文人學者的人物評傳,本文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回答。

14.作為一名*研究者,張夢陽身上有哪些突出的品質?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

【回答】

11.EC(選E 項給3 分,選C 項給2 分,選D 項給1 分,選AB 不給分。)

12.①在艱苦的環境中,用了幾年的時間,把《魯迅全集》讀得爛熟。②採取清代樸學家式的梳理法蒐集魯迅研究的文獻資料。③忍受肉體和精神的折磨,用40 多年時問研究魯迅,取得豐碩成果。

13.①內容上,以敘述學術活動和挖掘人物的思想品質為主,對張夢陽的生平經歷只作概括介紹。②結構上,採用橫向式,打破通常的時間順序,抓住張夢陽40 多年潛心魯迅研究這一突出精神,以散文的形式組織材料,安排篇章結構。③語言風格上,夾敘夾議,滲透了作者的情感,強化了作品的思想感染力。

14.①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②將學術學問視同自己的生命。③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④科學的研究方法。⑤求真務實的學風。

【解析】

1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題,可將選項分別帶入文字進行比較分析,A項,《1913—1983 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彙編》是張夢陽主持編纂的;B 項,顛倒因果,是讀熟了魯迅的作品,才有對魯迅的思想本質的較深的領悟與理解;D項,“全部窮盡了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與原文不符,原文只是說“大量收集”有關魯迅研究學術的論著資料。所以選EC。

【考點定位】分析語言特*,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易錯*示】解答此類多項選擇題,要在整體感知與理解文字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選項的設定,從內容、人物精神等角度來分析。根據選項內容,在原文中找到選項對應的資訊源,要把所有的資訊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選項與原文材料進行比較,找到兩者表達的資訊是否完全一致,核實選項是否完整準確地傳達了原文的資訊。對於有多個資訊源的選項,要辨別選項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資訊。例如選項A就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選項B犯了因果顛倒的錯誤,選項D犯了範圍擴大的錯誤。

1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資訊並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理解題幹中“蠢事”的含義,讀後可知,其實就是張夢陽勤奮刻苦腳踏實地的意思。所以要在整體感知文字內容的基礎上,從文字中篩選出能體現張夢陽做的“蠢事”的答題區域,然後根據語段內容的提示,用提煉*的語句概括作答。例如,第八段,“在這種艱苦環境中讀書,激發了他頑強的生命意志,幾年下來,他把《魯迅全集》讀得爛熟。”體現出了他的“蠢事”;以此類推,再結合著具體內容,從採取清代樸學家式的梳理法蒐集魯迅研究的文獻資料;忍受肉體和精神的折磨,用40 多年時問研究魯迅等方面概括作答即可。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解答此類題要遵循三個步驟。①一個原則:忠於原文。簡答題*源於文字,不可憑空去想。②兩個觀念:一是整體觀念。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二是聯絡觀念。聯絡全文,聯絡主題。③三個步驟:第一步:速讀文章,瞭解大意;第二步:根據試題,精讀文章;第三步:根據原文,結合題目,巧妙作答。例如本題就要從文字中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的具體語句概括作答。

13.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鑑賞傳記文字特*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字內容的感知與理解,從文字內容、結構、表現手法、語言特點等方面分析作答。例如,本題在語言上,這篇傳記採用了夾敘夾議的敘事手法,滲透了作者的情感,強化了作品的思想感染力。以此類推,結合著具體內容,從其它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考點定位】對文字的某種特*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評傳是人物傳記夾雜著作者評述的一種帶有文學評論**的體裁。這類傳記記敘與評論各半,它由傳主、本事、作者的思考與評析三要素構成。“傳中有評,評中有傳,評傳結合”是其特點。“傳要真實,評要中地”是評傳寫作的基本要求。鑑賞評傳的特*,可從其內容、結構、表現手法、語言特點等方面分析作答。例如本題在語言上,就採用了夾敘夾議的敘事手法。

14.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鑑賞人物形象及人物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傳主在文字中的言行舉止等描寫及議論*評價*的語句分析概括。例如,第一段“卻能讓一個學者得寂寞,堅守思想”這句評價*語句就體現出了張夢陽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品質,以此類推,再從其對待學術的態度,求真務實、科學的研究方法、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鑑賞作答即可。

【考點定位】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字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傳記是記載人物生平或事蹟的一類記敘文體,它的表現手法比較接近於小說。它往往是通過對傳主的正面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等來突出表現傳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豐滿,栩栩如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傳記作為寫人的藝術,為了渲染人物個*,離不開記敘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最能表達人物個*的細節。不寫事件,傳記無以表現人物;不寫細節,作者無以使人物生動起來。因此閱讀傳記需要特別關注細節描寫。作者通過傳主的日常生活細節,折*出傳主的思想觀點,保持傳主基本思想的整體*,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現出傳主的情感個*特徵,使得傳主的個*豐滿而鮮活,使傳主的生命歷程更富有光*,還可增強文章的可讀*。另外,還需特別留意有些側面描寫看似與傳主無關,但卻與刻畫傳主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本題就可從傳主的學術研究態度和精神,從他的求真務實,社會責任感,淡泊名利等方面探究作答即可。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